劉 楠
(臨沂市公安消防支隊費縣大隊,山東 臨沂 2734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業發展水平迅猛提升,市場經濟背景下大規模商業建筑項目逐漸增多,對于大規模商業建筑來講,消防與疏散設計對于確保建筑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關鍵的,這對于消防與疏散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建筑防火與疏散設計水平是非常關鍵的,受到了集中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建筑水平的提高,大規模商業建筑消防與疏散設計水平逐漸提升,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依舊存在系列問題,所以進一步提高大規模商業建筑的消防和疏散設計水平已經成為建筑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筆者針對《談大規模商業建筑的消防和疏散設計》一題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1)建筑物內部人員抵達某一個安全區域的時候,應該切實保證其不會受到火災的連帶性傷害;2)當建筑物發生火災的時候,應該將火勢有效的控制在某一個防火分區當中,有效的預防火災的進一步蔓延與擴大,實現對建筑物其他防火分區的有效保護;3)當建筑物中發生火災的時候,應該確保內部人員及時安全疏散,最大程度的減少疏散的時間;4)大規模商業建筑消防與疏散設計的根本性目標就是確保建筑得到最優化的保護。
在實踐中,大規模商業建筑在使用功能上都具有特定的要求,無論是體量還是尺寸上都是比較大的,而且商業使用功能多是由建筑的中部發揮出來的,而用于應急疏散的樓梯間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建筑物的四周,大規模商業建筑無論在橫向跨度還是在縱向跨度上都是比較大的,基于這一實際情況在設計與布置疏散樓梯的時候應該在建筑物的中部也增加疏散樓梯,切實保證商業建筑每一個安全疏散距離都符合相關的規定要求,但是如果采用這樣的設計方式,疏散樓梯往往不能直接通向室外,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今大規模商業建筑投入使用之后都具備綜合性的功能,百貨、餐飲、娛樂、影院往往都是一體化的,例如Shopping Mall模式,其與傳統百貨商場最大的區別在于這一經營模式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商店,而傳統百貨商場是各種各樣品牌的組合。現階段很多大規模商業建筑都是店中店的經營模式,在對防火區域進行劃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利用耐火極限在3 h以上的防火卷簾門將建筑物中的中庭走廊、連接店鋪與店鋪之間的空間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中庭走廊是建筑的公共服務中心,也是整個建筑物中的共享空間,這里是人流的匯集地。基于此,一旦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防火卷簾門會在自動報警系統的作用下快速降落,在降落的途中沒有停滯的功能,這就導致火災發生時中庭走廊會滯留很多的待疏散人員,容易產生中庭內部的待疏散人員不能及時的得到疏散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大規模商業建筑的防火設計功能都是比較復雜的,同時由于大規模商業建筑規模大、跨度大(一般都處于60 m~100 m之間)。基于此,人員從建筑的第一層到達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離都不能滿足GB 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5.3.13條或GB 50045—19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第6.1.7條關于營業廳疏散距離的要求[1]。所以在大規模商業建筑中,一旦發生火災,受到疏散距離過長的影響,極其容易產生受困人員不能及時被疏散的問題。
由于大規模商業建筑中庭等區域在設計與使用的過程中對于通透性的要求比較高,建筑面積往往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使用的時候,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集聚人流的情況也比較多,所以在針對這些區域進行消防與疏散設計的時候,應該切實保證區域內部的建筑構件以及裝修都要采用非燃化的材料,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不能在區域內部堆放雜物,尤其是一些可燃性的物品要堅決杜絕,與此同時需要對于建筑物的中庭區域的煙氣進行時效性與動態性的控制與處理,極大程度的提升建筑物中庭區域的煙氣排放能力,使得建筑物的中庭區域被打造成為一個無形的防火分隔區域,確保建筑物中庭區域的消防安全,為災情出現的時候人員的及時疏散營造有利的條件[2]。另外,在這一區域的消防設計中,應該集中關注噴水滅火系統的完善,如何采用消防水泡等措施,在火災發生的最初階段可以做出有效的應急反應,從而有效的優化大規模商業建筑的商業設計。
大規模商業建筑的使用功能一般都是綜合性的,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具有人員密度比較大、火災的負載量十分巨大等特點,在對其進行消防設計的過程中,如何確保內部人員的安全疏散是關鍵所在,有效減少火災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是消防與疏散設計的主要目的。針對大規模商業建筑面積大、橫向與縱向跨度都比較大等特點,在進行消防與疏散設計的時候,可以有效借鑒避難走廊的設計經驗,在建筑物的第一層有效的設計上安全疏散通道,切實解決建筑物中部疏散不能直接性的通往室外的問題。在設計建筑中部疏散樓梯的時候,應該在疏散樓梯和安全疏散通道之間設置上可以應急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或者安裝上常閉式甲級防火門[3]。另外還需要集中注意以下幾點:
1)直接與安全疏散通道相通的疏散出口應該多于2個,并且要將其設置在不同的方向上;
2)對于每一個防火區域來講,其與安全疏散通道入口地方的面積應該不小于6 m2,同時需要采用正壓送風的方式,在前室中所安裝的門必須是甲級防火門;
4)安全疏散通道的寬度不能小于兩人同行時所需要的寬度;
5)在大型商業建筑中,每一個防火區域中都應該采用機械化的排煙系統以及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噴頭的全自動型滅火系統實現消防技術的進一步強化,有效的預防火災發生時火勢的蔓延以及毒害氣體的擴散導致相鄰防火區域受到火災的關聯,進而產生更加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大規模商業建筑的空間一般都是比較大的,使用過程中的功能性比較復雜,在使用上的要求也比較特殊,按照常規化的消防與疏散設計方法進行容易導致一些矛盾與實際問題的產生,往往不能滿足相關部門的規范要求。所以,在針對大規模商業建筑進行消防與疏散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結合建筑物的實際情況,有效對建筑物的內部空間、火災負荷做出分析,制定出整體性防火與疏散設計方案,并結合具體目標開展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