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凌寒
塞內加爾方果力熱帶稀樹大草原的猩猩也許能提供一些線索,讓我們知道人類的祖先是如何走出林地、蛻去毛皮、開始直立行走的。

一只雄性黑猩猩在塞內加爾方果力熱帶稀樹大草原的水坑里飲水。方果力大草原的溫度可以達到華氏110度以上
九年后的今天,艾琳·維斯林(Erin Wessling)仍然記得她第一次來到位于塞內加爾東南部的方果力熱帶大草原時的情景。
“那種感覺就像走進了烤箱。”她說道。
方果力大草原的溫度可以達到華氏110度以上。每逢旱季,灌木叢大火就會席卷這片干燥的土地,留下沒有葉子的樹木和炙烤過的橙色土壤。
“這真是太瘋狂了?!本S斯林女士說,她現在是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生。
然而,盡管條件惡劣,維斯林女士和她的同事卻頻頻回到方果力大草原,因為這是一些著名居民(黑猩猩)的家園。
為了研究黑猩猩,科學家大多會前往非洲雨林和林地,在那里,猿類生活在密集的群體中。而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熱帶稀樹大草原上的黑猩猩,因其數量稀少而鮮少被人研究。
維斯林女士和她的同事認為,從生活在方果力大草原上的黑猩猩身上可以學到很多重要知識。
因為時代在不斷變化,所以“互聯網+”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相比較傳統的組織結構會發生較大的改變,整體的組織結構會更加扁平化,還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組織形式不斷出現。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要不斷跟隨時代的變化,并且及時進行調整。
因為黑猩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我們可以從黑猩猩獲得一些關于人類的深刻歷史。數百萬年前,我們的類人猿祖先逐漸從林地遷徙到熱帶稀樹大草原,并在某一時刻開始了直立行走。方果力大草原的黑猩猩展示了這種轉變是多么的困難,展示了這種挑戰如何驅動人類進化的一些重大變化:從汗腺進化到蛻去毛發和直立行走。
2000年,當維斯林女士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本科導師吉爾·普魯茲(Jill D.Pruetz)首次到訪熱帶稀樹大草原時,大草原就成為長期研究的對象。
普魯茲博士對方果力大草原進行了考察,她確認這是觀察大草原黑猩猩與森林黑猩猩的區別的絕佳地點。例如,在森林中,黑猩猩通常以成熟的水果為食。而在熱帶稀樹大草原上,這卻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但是,普魯茲博士不能只是安頓下來觀察黑猩猩。起初,黑猩猩一見到她就嚇跑了。因此,普魯茲博士和她的同事讓這些類人猿逐漸適應了他們存在,這花了四年時間。
最終,在2004年,普魯茲博士和她的同事終于可以從早到晚跟蹤觀察黑猩猩了?!澳阒恍枰旌群人托辛恕!逼蒸斊澆┦空f道,她現在是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教授。
這個團隊逐漸建立有關黑猩猩奇怪行為的目錄,這些行為很少出現在其他種類的黑猩猩身上。森林黑猩猩能夠從其食用的水果中獲得足夠的水分,因此它們僅需飲用少量的水,并且可以在尋找食物時閑逛。相比之下,方果力黑猩猩每天都需要喝水,在干旱的環境中將自己的行蹤鎖定在可靠的水源附近。
當森林黑猩猩一整天都很活躍的時候,普魯茲博士卻發現草原黑猩猩每天要休息5到7個小時。旱季時,普魯茲博士經常會發現它們躲藏在小洞穴里,當雨季來臨時,黑猩猩則會溜進新形成的池塘中,并在那里泡上幾個小時。
普魯茲博士通宵熬夜觀察它們,發現它們會在太陽下山后花上幾個小時來尋找食物。她說:“這可能也是白天時的場景?!?/p>
所有這些奇怪的行為都表明黑猩猩在努力適應方果力大草原的惡劣條件。但普魯茲博士的所有觀察都無法揭示黑猩猩體內的情況。“我不知道它們的壓力有多大?!彼f道。
為了找到答案,2014年,維斯林女士開始著手收集黑猩猩的尿液。

艾琳·維斯林和一只方果力黑猩猩。通過收集黑猩猩的尿液,她和她的同事能夠通過測量皮質醇(一種壓力荷爾蒙)和其他化合物的水平來確定黑猩猩生活的困難程度
和人類一樣,黑猩猩的尿液中也含有能夠反映它們身體狀況的分子。例如,當它們感到壓力時,就會分泌皮質醇激素。胰腺分泌一種叫作C肽的物質來應對食物,C肽的水平能夠反映出黑猩猩是否獲得了足夠的能量。如果一只黑猩猩脫水,其尿液中就會積累肌酸酐蛋白。
科學家會定期從森林黑猩猩那里收集尿液,在那里,他們只需要走到一棵大樹下,然后伸出一片葉子接著就行了。而在熱帶草原上,維斯林女士不得不等到黑猩猩緩慢離開它撒尿的地方后,才能去收集尿液。當她到達現場時,尿液有可能已經滲入地下或蒸發?!澳阒荒苎郾牨牽粗愕臉颖鞠??!本S斯林女士說。
維斯林女士從20只黑猩猩身上收集了368份尿液樣本,這些樣本會帶回德國進行分析。黑猩猩的C肽水平表明他們進食了相當數量的食物,可能也吃過白蟻來獲得額外的卡路里。雖然這是飲食健康的一個指標,但對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分析則說明了其他問題。許多黑猩猩都分泌了高水平的皮質醇,這表明熱帶稀樹大草原上的生活壓力有可能很大。它們的肌酸酐水平也很高,證明熱帶稀樹大草原的酷熱引發了脫水。
盡管方果力黑猩猩一直試圖保護自己不受高溫的影響,但高溫仍然嚴懲了它們?!皬哪撤N程度上講,這些黑猩猩就生活在它們力所能及的范圍邊緣,” 普魯茲博士說道, “這真的為你對它們進行研究提供了生物學基礎。”
早期的古人類也許同樣運用了方果力黑猩猩的一些策略,比如待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人類的皮膚腺體使得我們比黑猩猩更容易出汗,而直立姿勢的起源可能就是為了保持涼爽。
這項研究早些時候發表在《人類進化》雜志上。對研究人類演化的科學家來說,方果力黑猩猩為我們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祖先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相似之處。對DNA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兩個進化分支大約在700萬年前“分道揚鑣”了。
我們這一分支最早的成員(被稱為“古人類”)可能在某些方面像黑猩猩一樣,長著皮毛、借助指關節在森林里行走。
在數百萬年的時間里,隨著熱帶稀樹大草原的擴張,非洲的熱帶雨林縮減成零散的方塊。在阿里卡的東部和南部,古人類遷徙到了開闊的棲息地,最終到達了干旱的大草原,這些地方像方果力大草原一樣令人生畏。
“人類如何以及何時才學會更好地應對炎熱,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未解之謎?!?哈佛大學古人類學家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說道。
在方果力大草原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像黑猩猩一樣的人類祖先可能已經在東非熱帶稀樹大草原上勉強生存。食物可能還不算最大的挑戰;相反,他們面臨的最大危機也許是高溫。
這種壓力只有在古人類進化出新的生理適應性時才會克服。例如,人類的皮膚腺體使得我們比黑猩猩更容易出汗。我們直立姿勢的起源也可能跟我們與炎熱做斗爭密不可分。
一些研究人員已經提出,早期的古人類開始站立是為了摘到懸掛在樹上的果實。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彼得·惠勒(Peter Wheeler)認為;直立的姿勢有助于人類在干燥的環境中保持涼爽。在熱帶稀樹大草原上,站得高可能意味著更涼快。
普魯茲博士猜測惠勒博士可能是對的,她希望能對方果力黑猩猩進行更多的研究來驗證她的想法。為了應對高溫,黑猩猩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姿勢——就猿類解剖學而言,它們是可以做到的?,F在,可以通過熱成像攝像機來測量從黑猩猩身上散發的熱量。
“我們以前真的沒有這個機會,”她說,“我們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方果力黑猩猩提供了如下的證據:為了應對熱帶稀樹大草原的酷熱,它們不會在遠離水源的地方游蕩,并且把部分狩獵活動轉移到了夜間。早期的古人類可能使用了方果力大草原黑猩猩的一些策略,比如呆在水源附近,并將大量的活動從白天轉移到晚上
資料來源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