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費文緒
記者約翰·卡雷魯向《鸚鵡螺》雜志主編邁克爾·西格爾講述了一個10億美元騙局的教訓。

硅谷用一個專門的術語“獨角獸”(unicorn)來描述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獨角獸”這個術語很有啟發性,不僅表明獲得巨大成功的初創公司很罕見,而且暗示這種成功的初創公司具有某種不真實性。
在硅谷近年來成立的初創公司中,沒有比名噪一時的血檢公司Theranos更完美地同時滿足“獨角獸”上述兩個維度的含義了。Theranos創始人是一位年僅19歲的斯坦福大學輟學學生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 Holmes),她進而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億萬富翁,Theranos從投資者那里融資近10億美元,巔峰時期公司市值甚至高達100億美元。Theranos 宣稱,研發出了血液檢測的高新技術,能讓血液檢測變得更加便宜、方便和快捷。Theranos 與食品藥品零售業巨頭西夫韋和沃爾格林合作,這兩家企業投入數億美元,在旗下的連鎖藥店里開設血檢室,提供Theranos血液檢測服務。數以萬計的美國人通過Theranos的專利技術做血液檢測。
問題是Theranos所謂的血檢專利技術自始至終就是一個騙局。從2015年開始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的一系列毀滅性報道中,記者約翰·卡雷魯(John Carreyrou)提醒我們,獨角獸通常只出現在童話中。他報道了Theranos利用現成的商業血液分析儀來分析它收到的很多血樣,而用Theranos自己的技術分析的血樣經常得到不準確的結果。一些病人基于Theranos技術得到的錯誤血檢數據,憂心忡忡地沖到醫院去,卻在醫院進行血液分析后,又安心地回家了。更糟糕的是,Theranos動用粗暴的威脅伎倆阻止公司員工泄露真相。
2018年5月,卡雷魯關于Theranos傳奇的新書《壞血》(Bad Blood)出版。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是一部邁克爾·克萊頓風格的小說——二流和三流的角色,精細具體的場景設置,帶有“可惜一切故事都是真實的”悲劇性反差。在一場競購戰后,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買到了該書版權籌拍電影,并請演員詹妮弗·勞倫斯飾演霍爾姆斯。
圍繞Theranos騙局揭發始末等問題,《鸚鵡螺》雜志主編邁克爾·西格爾(Michael Segal)電話采訪了約翰·卡雷魯。
如果有人告訴您,您的Theranos報道最終將會被拍成一部好萊塢電影,您會說些什么?
您知道這很有趣,因為自從一開始報道Theranos,我就一直恍如身處電影之中,尤其當Theranos開始發起針對我和我的新聞線人的焦土行動時。的確,如果當初有人告訴我說我寫的報道將會拍成好萊塢電影,而詹妮弗·勞倫斯將會出演伊麗莎白·霍爾姆斯,我是不會相信的。
Theranos 的愿景是什么?
Theranos起初的愿景是研制出一種便攜式血液檢測儀,能進行全套的實驗室血液檢測,滿足你真的需要的任何血檢,只需在你的指頭上扎一下、采集一兩滴血,就可以很快得到血檢結果,而且費用只是傳統實驗室檢測的一小部分。Theranos的夢想是最終讓這些便攜式血液檢測儀進入千家萬戶。
為什么這是一樁大買賣?
很多人害怕皮下注射器針頭,討厭看見采血試管和從他們手臂上抽走一管管的血,因此這些人實際上會對抽血推三阻四,進行實驗室血檢的頻率達不到應有的頻率。假設Theranos所宣稱的發明是真的,那么Theranos本可以成為游戲規則顛覆者,會使人們更頻繁地進行血液檢測。Theranos本可以改變血檢行業的格局——兩個行業巨頭Quest和LabCorp實質上實行了雙寡頭壟斷。
當霍爾姆斯創辦Theranos時,她是何許人?
她當時19歲,正在斯坦福大學上二年級。她中途退學,成立了她的公司,起初叫“實時治療”(Real-Time Cures),后來才改名叫Theranos,這個名詞是由英文單詞therapy(療法)和diagnosis(診斷)組合而成?;魻柲匪沟某跣氖茄兄瞥鲞@種手臂補丁式的未來設備,通過微型針頭抽血,進而診斷你的健康狀況,然后注射適當的藥物來治愈你。霍爾姆斯和她的共同創始人很快就意識到這種構想實際上并不可行,所以他們受便攜式血糖監測儀啟發,轉而研制便攜式血液檢測儀?;魻柲匪瓜M@種新設備能夠做世界上的每種血液檢測,而不僅僅是血糖檢測。
有其他研究團隊在追求利用一滴血進行多項血液檢測的目標嗎?
20年來,在大學和學術界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一直朝著這一目標努力。據我所知,還沒有人成功破解這一難題。
霍爾姆斯進軍血檢領域并宣稱“我將憑一己之力干成這件事”,這是有點自負了。
霍爾姆斯的這種做法是欺詐和狂妄自大的綜合產物?;魻柲匪购蚑heranos總裁桑尼·巴爾瓦尼(Sunny Balw ani)甚至沒有好奇心看看競爭對手們正在做什么,以及他們是如何創新的。他們這方面的好奇心為零,因此他們也完全不了解別人在此期間在做什么創新。
在此期間,誰是行業領導者?
有一種因為真正有效而一再流行起來的設備叫做Piccolo Xpress,是一家叫做Abaxis的公司研制的。這種設備商業化已經有段時間了,能用很少的樣本進行大約30或31項一般的化驗分析。Piccolo Xpress是一種半便攜式設備,看起來像一臺迷你的自動取款機。在Theranos初創時期,霍爾姆斯拜訪了醫療風險投資事務所,這家公司在醫療技術領域的投資經驗豐富,投資了Abaxis公司。醫療風險投資事務所的投資人對微流控技術很熟悉,詢問霍爾姆斯她設想的新技術與Abaxis公司的技術有何不同。她當時甚至不知道Abaxis公司有一種血液檢測設備,當然她也就不知道Abaxis公司的血檢設備的工作機理?;魻柲匪箤︶t療風險投資事務所刺探她的問題采取守勢,最終一怒之下離開。
Theranos實際上研發了什么技術?

宏偉的愿景:2015年時的伊麗莎白·霍爾姆斯
基本來說,血液檢測技術有三次迭代。第一次迭代是利用微流控技術,基本上就是重新利用計算機芯片工業開創的微加工技術,來移動微量的液體。Theranos在這個方向嘗試了若干年,直到霍爾姆斯在2007年秋季失去耐心而放棄。那時,她轉向一種實質上是改裝后的點膠機器人。有個工程師從新澤西一家名叫Fisnar的公司訂購了一種點膠機器人,學習了其內部構造,然后重新造出了一種更小型的版本。這是一個在龍門架上的機械臂,具有三個運動度,機械臂的頭部固定有一個吸量管,它能重復科學家在工作臺上的操作。最終,這個設備被命名為“愛迪生機”,只能做其中一類檢測,就是人們所知的免疫檢測。它還容易出錯。第三次迭代是迷你實驗室(miniLab),霍爾姆斯想要做更多的檢測,而不僅僅是免疫檢測。迷你實驗室并沒有發明任何血液檢測的新技術,只不過是把現有的實驗室設備微型化,然后打包到一個盒子里。到Theranos開通血液檢測服務的時候,迷你實驗室就是一個功能失靈的典型。
Theranos提供了什么服務?
Theranos提供了250項不同的血液檢測,其中12項檢測由愛迪生機來做,不過效果并不好,因為會出錯。其他238項檢測則由常規的老實驗室設備完成,這些設備從第三方機構比如西門子公司購買。Theranos通過篡改西門子的設備以進行小樣本檢測,從而維持了他們能從指尖采血并開展多種檢測的假象。
Theranos籌集到了多少錢?
總共籌集到了9億美元。如果算上2017年從紐約私募股權基金——峰堡投資集團獲得的6500萬美元債務融資,Theranos融資規??傆媽⒔?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錢中的最大一部分是在2013年之后籌集到的,當Theranos在沃爾格林旗下的連鎖藥店開通指尖采血檢測后。通過使技術商業化而變得合法化,才真正使Theranos能夠籌集到大部分資金。這也是Theranos開始玩安全性詐騙的部分。早期投資者,比如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和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并沒有被騙。他們富有遠見地投資了一個全新的創業公司,而且他們非常清楚大多數創業公司以失敗告終。2013年之后奔著Theranos來的投資者,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已是一個有10年歷史的公司,而且這家公司告訴他們有一種產品可以做全套血液檢測。
這么多聰明人怎么可能都被Theranos蒙蔽呢?
霍爾姆斯非常擅于利用比她年長的有名望之人的信譽來施加影響。當她還是十幾歲時,第一個為她擔保并給她提供信譽的人是錢寧·羅伯遜(Channing Robertson),此人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教師中的明星,并且是反對煙草行業的原告的專家型證人。他陪同霍爾姆斯到一些風險投資公司爭取投資,并給她擔保。然后,她遇到了唐納德·盧卡斯(Donald L.Lucas),他是拉里·埃里森的著名伯樂,公開幫助拉里·埃里森創立甲骨文公司?;魻柲匪拱驯R卡斯玩弄于股掌之間,盧卡斯成為她的董事會主席。盧卡斯還幫助霍爾姆斯接觸硅谷的其他投資者。后來,當盧卡斯在2011年因阿爾茨海默病變得頭腦昏聵時,霍爾姆斯投靠了另一個大佬、一個更年長的人——美國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據大家所說,舒爾茨熱衷于科學。當霍爾姆斯把自己的愿景展現給他,把她的技術告訴他,他大為贊賞并且加入了她的董事會。然后,舒爾茨把霍爾姆斯介紹給他圈子里的其他所有名人,諸如亨利·基辛格、薩姆·納恩,以及克林頓總統時期的美國前國防部長比爾·佩里。他們自己主動加入董事會,一部分是受到他們的股份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誘惑。這樣,人們就會想,“如果Theranos有一個陣容這么豪華的董事會,那么,這個公司一定是真的吧?!?/p>
但是,Theranos的這些董事會成員中沒有一人是科學家。
事實如此。正是這一點讓你能責備人們太容易上當受騙。當我開始挖掘這家公司的內幕時,我搜尋的首要事情之一就是12位左右的董事會成員中究竟有多少人具有醫學經驗。答案是兩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前主任威廉·福奇(William Foege),以及在成為政治家之前曾是外科醫生的比爾·弗里斯特(Bill Frist)。兩人對實驗室科學或是血液檢測都沒有什么特別的專門知識。董事會的其他成員是年齡在65~90歲之間的政治家,以及前軍隊指揮官。鑒定一家血液檢測公司,真正要看的不應該是其董事會成員的履歷。
Theranos的雇員對外界是怎么說的?
關于Theranos及其做法和公司文化,現在的雇員和前雇員匿名公開的評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負面和由衷的評論。桑尼·巴爾瓦尼很可能讓人力資源部的員工放出源源不斷的虛假正面評論,來淹沒負面評論。這是Theranos傳奇故事中非常超現實的一個方面。
您最初是怎么開始懷疑Theranos有貓膩的?
第一個提示是一個三手的提示。密蘇里州的一位執業病理學家是兼職博客作家,他開了一個沒有名氣的病理學博客,名為Pathology Blawg。他在《紐約客》雜志上讀到了霍爾姆斯的故事,寫了一篇質疑短文。隨后,一群與霍爾姆斯不和或是有理由不信任她的人,紛紛聯系博主。我能不屈不撓地曝光Theranos的內幕,原因就是我早就聽說,那里有一位首要線人可以聯系到。如果我沒有了解到任何第一手資料,我也不確信我是否會花這么多時間在這個報道上。
對當今的虛假科學揭發者,可能沒有像您這樣擁有新聞線人,您有什么忠告?
總是有可能悄悄地暗中向監管機構提出申訴,這正是我的一位心腹線人最終的做法。埃里卡·張(Erika Cheung)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在Theranos工作了幾個月,最終鼓起勇氣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的實驗室監管人員舉報。CMS的實驗室監管人員立馬啟動了對Theranos的檢查,結果證明這次檢查對于支持我在《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至關重要。你也可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司法部(DOJ)提出申訴。
在Theranos丑聞中,監管機構當然成了英雄。
確實如此。你也許會責備監管機構沒能盡快把Theranos當時在做的事情揪出來,但是一旦他們確實感覺到Theranos在做的事情不對勁,他們就會大舉出動,兩個監管機構相繼介入調查,并且實質上讓Theranos關門大吉。我不會苛責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或CMS,因為他們都被Theranos欺騙了。2013年12月初,當美國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案(CLIA)的監管人員來更換Theranos實驗室的CLIA執照時,霍爾姆斯并沒有展示樓下的實驗室——Theranos所稱的“諾曼底”,那里有愛迪生機和他們篡改的西門子設備。霍爾姆斯只展示了放有商業血檢設備的常規實驗室,從而誤導了CLIA監管人員。霍爾姆斯的這種行為明擺著是向聯邦官員撒謊。
相反,在Theranos丑聞中,律師所起的作用相當負面。
是的。律師向知情者施壓,威脅他們,迫使他們保持沉默?;魻柲匪沟穆蓭煷笮l·博伊斯(David Boies)是霍爾姆斯方面的神來之筆,因為對于那些心懷內疚不安、質疑Theranos運作方式的員工們來說,大衛·博伊斯是一個真正的威嚇者。受到起訴的威脅以及被大衛·博伊斯跟蹤的流言,總是在員工中間流傳著。結果,沒有員工敢說出實情。正是這一點,使得Theranos的騙局一直維持了這么長時間。
霍爾姆斯現在仍在經營Theranos,并保留了一些員工——她在想什么?
霍爾姆斯這么做,多少還是心存幻想。而且霍爾姆斯所做的一切,只會讓司法部更憤怒,更堅決地提起公訴。這僅僅是我的猜測,不過我認為霍爾姆斯采取的態度并不明智——她繼續經營公司,繼續我行我素,假裝沒有發生過任何不正當行為。
當您報道這個故事時,您對硅谷的文化有什么了解?
我了解到的一件事是硅谷確實有很多創新,但也有傲慢自大和裝模作樣,而且為數之多令人難以置信。人們之所以在硅谷,就是因為他們可以賺些錢,可以裝模作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聰明而無所不知的形象。只是因為你賺了些錢,并不意味著你就是無價之寶,也并不意味著你就能夠開辟一個你從未得到過訓練的領域。我覺得Theranos是關于硅谷的狂妄自大者的警示故事。
Theranos是否標志著硅谷泡沫之巔?
當我揭露的Theranos騙局故事出版后,我確信,它將標志著獨角獸熱潮的巔峰。實際上,獨角獸泡沫并沒有破滅——可能破滅了一點點,但是并沒有破滅很多,并不是像2000年和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那種方式。我們沒有看到這種大規模的泡沫破滅,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公司大多數不是上市公司。需要更長時間,人們才能得出對這些公司的真實估值。但是,今天是否可以主張Theranos體現了一種硅谷巔峰綜合征?絕對可以。
我們應該對Theranos騙局感到驚訝,還是應該驚訝于沒有發生更多這種騙局?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考慮到過去10年來硅谷發生的事情——龐大的資金流入硅谷,很大原因是美國聯邦保持了如此低的利率,激發了投資者尋找新途徑獲得回報。隨著大量的資金流入硅谷,創業者能夠挑選讓誰來投資他們,并且拒絕那些做太多盡職調查的投資者——調查你是否有過分和不正當行為的成分。20世紀90年末,我成為一名新聞記者,當安然公司因造假案分崩離析之時,我報道一些周圍的公司丑聞。那些公司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現在,硅谷的生態系統是私營公司無需履行與上市公司相同的義務,無需公布季度財務報告、披露項目或公司內部運作情況。其結果是,事情出差錯和人們走捷徑的風險會變得更大。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對Theranos如今淪落到這步田地大驚小怪。
需要改變什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需要對這些私營公司進行更多監管,而且我認為SEC開始這樣做了,征兆就是提出了反對Theranos繼續我行我素的指控,因為私營公司將會跳出來爭論,“私營公司關SEC什么事?SEC本來監管的是上市公司啊?!钡牵嬖谀隳軌蛸I到這些獨角獸公司股份的市場,所以這些獨角獸的股份是在進行交易的。監管這個不透明的市場是SEC的工作。我要說的另一件事將很重要,那就是司法部是否對Theranos案件提出犯罪指控。我的線人告訴我,調查一直持續了兩年多,將得出結論,很可能提出指控。我認為,如果指控是由大陪審團遞交的,這對于硅谷的生態系統將是一個很大的信號,預示著不正當行為是要承擔后果的,而且今后不正當行為將不會再如此輕易地逃脫法律的制裁。
資料來源 Nauti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