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她是個95后文藝美女,喜歡機械電子,進入青島一所大學后,卻陰差陽錯被調劑成了“動物科學”專業,最初很多人都叫她“喂馬的”。殊不知,這是國內第一個開設“馬科學”專業的院校。這些每天和各種世界名馬打交道的“馬博士”,走出校門后將從事馬匹交易中介及管理等工作,像“伯樂”一樣替人識馬、相馬、管理馬,其收入堪稱“金領”,在歐美,這種人才年薪百萬稀松平常.在國內更是十分稀缺,陳楊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做馬術俱樂部的總教練!
今年23歲的陳楊,出生在成都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長得漂亮極了,身材勻稱高挑,長長的睫毛下—雙清澈的大眼睛。受家庭藝術氛圍的熏陶,女孩從小就打下了扎實的美術和音樂功底,尤其擅長油畫和鋼琴。大家都說,她將來是搞藝術的好苗子!
有趣的是,活潑開朗的陳楊從小就是男孩的性格,因為好奇心強,她特喜歡搗鼓機械,比如爸媽給她買的電動坦克、火車等各種玩具,以及家里的鬧鐘等,她都會大卸八塊一探究竟,然后再組裝上。因為對之興趣濃厚,后來陳楊就把機械電子作為大學學習的專業方向。
2015年,因為很久以前就向往海濱之城山東青島,陳報考了青島農業大學。遺感的是她最喜歡的“機電”,卻被調劑成了動物科學(馬業方向)。像第—次聽說這個專業的人—樣,陳楊也把“馬科學”和“馬夫”劃上了等號,“哪個女孩愿意來養馬啊!”
可是,當女孩真正了解了這個專業后大吃一驚。原來,這可不是培養“馬倌”的地方,而是專門打造“馬博士”的,從這里出來的畢業生將從事馬匹交易中介及管理等工作,像“伯樂”一樣替人識馬、相馬、管理馬。近年來馬術俱樂部和私人馬場在國內興起,一匹好馬價值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他們的收入可想而知。在國外,從事這種工作年薪幾十萬甚至百萬美元都稀松平常。目前在國內的馬專業人才,同樣十分稀缺,有的還進入中國馬業仂會和省市協會工作。
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2010年設立“馬科學”,是國內第一個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在課上,教授給同學們看了好多名馬及馬術俱樂部的照片。作為—個對小動物無感的人,不知怎么被這些馬給‘撩到了。”正是這位外籍教授,打開了陳楊新世界的大門,無論是未來的收入和就業前景都讓女孩怦然心動,正是這些因素讓她選擇安心當“馬夫”。
然而學習“馬科學”絕不是輕松的。隨著課程的深入,陳楊和同學們開始進入馬棚實訓,從打掃馬棚開始,學習相馬知識、馬房管理、馬疫病學、馬營養與飼料、馬調教與護理、馬育種和繁殖、馬術運動、賽馬與賽事管理等內容。
很多時候,陳楊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洗漱后給馬場幾十匹馬喂草料,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好玩的是,就連打掃馬棚也要親自上陣。
除了專業知識,騎馬對于馬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一項基本技能。第一次訓練時,因過去在電影里看到的都是古代英雄飛身上馬,陳楊腳踩馬鐙—下就竄了上去,沒想到因用力過猛,竟一頭從馬的另一邊栽了下去,旁邊的人不由得哄堂大笑……陳楊羞愧極了,顧不上疼痛,咬牙翻身爬起來,好像什么都沒發生。
最基本的騎馬動作,看起來好像輕松地一躍而上,真要學起來里面的學問就大了。起初,陳楊急了一身汗也沒能順利地翻身上馬。后來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些騎馬要領,但因無法掌握每匹馬的特點和脾性,陳楊不知多少次被掀下馬背,全身青一塊紫一塊的,躺在床上身體像散了架一樣難受。
一次,父母來看她,陳楊向媽媽訴苦說:“這里訓練太苦了,我可嘗到‘下馬威的滋味兒了。”老媽鼓勵她:“你不是崇拜佐羅嗎?只有苦練,才能像他那樣揚鞭馳騁呀。媽媽為你感到驕傲,摔倒了沒什么,爬起來繼續練!”為了給女兒補補身體,爸媽還特意在酒店點了滿桌子的美味佳肴。陳楊一邊吃一邊自言自語:“有爸媽陪著吃飯,哪怕喝上一碗粥,也覺得無比幸福!”媽媽聽后一陣心酸,馬上悄悄轉過身擦眼淚。
后來,騎師告訴陳楊,馬是很聰明的動物,因此在騎之前最好先和自己的馬交流一下,比如摸摸它的毛或者給它抓抓癢,讓它熟悉你的樣子和氣味。上馬時要從馬的左前方上,不要因為害怕而從馬的后方接近馬,否則可能會被馬踢傷,馬也不愿意讓來自后方的像要偷襲它的人來騎。正確方法是在馬的視線之內接近它,先抓住韁繩,再手握住馬鞍套上腳蹬,就可以很輕松地騎上馬背了。
漸漸地,陳楊總算能獨自在訓練場上騎馬了。正有點小得意時,教練卻告訴她,“這僅僅是小兒科,關鍵要看在野外能否嫻熟駕馭各種馬!”
第一次到草原上騎馬,陳楊特意穿了一條厚而有彈力的褲子保護臀部,高筒的陸戰靴子保護小腿內側,為防手被韁繩磨破,她還特意戴了手套。陳楊縱身躍上馬背,聽著風從耳邊呼呼而過,那種愜意和由此產生的激情真是妙不可言。跑了一陣后,女孩驚喜地發現,和這些訓練有素的馬稍稍熟悉后,其實它們是很好駕馭的。但也有一點尤其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亂拽韁繩。再聰明的馬也會因不明白你的指令,而變得不知所措。
后來,陳楊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馬兒都非常敏感,馬的神經系統特別發達,神經細胞是人的100萬倍。任何一個細如游絲的動作經過它身上,它都會抖毛和顫栗。騎手和馬,完成著在塵世里心心相印的奔跑。騎手只有把馬騎得通透了,兩者才能融為一體。”
陳楊舉例說,一匹馬如果遇到了懸崖和大的溝坎,它本能的動作是躲避與退卻,這時如果馬背上的騎手顯出驚慌失措,這匹奔跑的馬,很有可能是跌倒或后退,它跨越障礙的雄心和力量,完全來自于騎手的信心和指令。她記得首次騎馬跨越障礙時,行至第一個障樁前,由于自己略顯猶豫,那匹馬突然四蹄一站,來了個“急剎”。陳楊飛離馬身,竟被慣性摔出10多米遠。
盡管吃了不少苦頭,但陳楊仍很喜歡馬術障礙這項刺激運動,她也漸漸知道如何與馬溝通,觀察馬的情緒。每匹馬的性格和體能都不一樣,跟馬相處也像交朋友,必須提醒它,也得容忍它……

陳楊真正和馬產生感情,是有一年暑假,她去馬場實習,作為志愿者參與了一場賽馬比賽。當時有一匹馬狀態不好,在最后一圈的時候失足摔倒,眼睜睜看著那匹馬倒在自己眼前,一點一點地咽氣,而騎手一直陪在馬的身邊,哭得撕心裂肺,這一幕深深刺激了陳楊。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她明白馬并不只是一門生意,而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伙伴,平時一定要管理、照顧好這些人類的朋友。所以每次騎馬前,陳楊都會欣喜而愛憐地撫摩著它的鬃毛和脖頸,馬兒也安靜地享受著這愛撫的動作,“這多像一個男人,撫摸著他心愛女人的長發。”陳楊的幽默,逗得身邊人不由哈哈大笑。
在馬場里,外籍教練教了她不少非常實用的要領,比如怎樣調整馬起跳前的恐懼,如何察覺馬身上的肌肉緊張,如何讓馬在最佳距離躍起……同時,對方要求非常嚴格,有時候為了訓練馬的背肌,需要反復進行抬前腿直立動作,連續幾十次。馬累,人也受不了,陳楊有幾次居然累得暈了過去,從馬上一頭栽下來。
好多人都以為在比賽時,騎手是大把攥住韁繩的,就連一些影視劇里也會出現這樣的特寫鏡頭。陳楊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比賽中選手通常是手心相對,拳眼向上地握著韁繩,對馬的控制可以細微到每個手指。這樣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
馬的世界讓陳楊大開眼界,無論是學校的馬場還是一些馬術俱樂部里,都不乏阿拉伯馬、溫血馬、夸特馬、舍特蘭馬、英純血等世界名馬。說起它們的價格,更是高的令人咋舌,隨便一匹就有幾百萬人民幣的身價,有的英國純血馬甚至價值千萬美元呢!
陳楊經常遛的一匹馬名叫“王子”,每當他們見面時,它就一邊打著響鼻,一邊用臉往她身上蹭。見陳楊趕不上它時,“王子”就停下來等著她,然后圍著她撒歡兒。
陳楊經常與各種馬兒相處,比如喂馬,遛馬,給馬刷鬃毛和尾巴,還邊對話邊給其按摩,這是她和馬溝通的方式。陳楊幽默地稱,她的學習生活是天天和世界名馬“談戀愛”。
前年五一假期,青島一家馬術俱樂部舉辦“全國名人馬主30公里耐力賽”,在此期間,陳楊結識了美國馬繁育專家Andy,通過交流,她受益匪淺,對馬術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在Andy幫助下,陳楊還有幸參觀了德國漢堡賽馬會,據說歐美至少有10億人在通過各種方式觀看這場比賽,當時德國政府要員和來自很多國家的政界、商界、體育界和演藝界的大明星都會來觀賽。還有一些“賽馬寶貝”進行現場表演,也讓她大開眼界。
在班上,陳楊是不折不扣的女學霸,在自己的專業上學習成績很優秀,不僅參與翻譯了《馬的解剖》《馬的營養學》等外文著作,以及中國純血馬資料錄入工作,她還參與撰寫了一些與馬有關的學術文章,刊登在《馬術》等專業刊物上。
陳楊性格里的直爽很討人喜歡,大二時,凱瑟琳教授就鼓勵她勤工儉學,做學校外籍教授們的助手。這樣,每個月就能賺到好幾千元,陳楊根本不需要爸媽再給伙食費。
2017年2月,陳楊開始擔任新西蘭馬獸醫Dr.Davis教授的助教,還在一家國際馬術俱樂部擔任法國教練Vivi的助教。除此之外,今年讀大三的陳楊已連續兩學期擔任校特聘教授,并參與了學院組織的《馬科小冊子》的撰寫和編輯工作,且該書將作為馬科專業學生教學用書。小小年紀能取得如此成績,真令人刮目相看。
2018年4月15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首屆馬文化節開幕式,在學校五環體育場盛大舉行,奔跑速度極快的美國夸特馬,善于障礙超越的荷蘭溫血馬,具有持久耐力的俄羅斯汗血馬,綜合素質極強的阿根廷馬球馬,還有小巧玲瓏的法國進口迷你馬……眾多世界頂級名馬在陳楊等騎手的引領下進^會場,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大家近距離欣賞了一匹匹風格姿態各異的世界名馬,少數懂騎術的還參與了騎乘體驗。有同學興奮地說,“今天我近距離接觸到了常在小說、電視里看到的汗血寶馬,真是威武極了!”
其間,陳楊還向觀眾講解了不少有關馬的知識,令人眼界大開。比如最引人注目的“英純血”,它們原產于英國,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品種,身材高大,以其短距離競賽速度快聞名于世,其步法輕快而有彈性。有趣的是這種“貴族馬”特別高傲,平時根本不和國產馬以及混血馬在一起,只與純血馬扎堆。純血馬還特別有教養,被國產馬踢的時候,也是愛搭不理的,根本不和對方計較,釘馬鐵時根本不用樁子。而國產馬有一定的野性,不僅吃東西時愛爭搶,釘馬鐵時不用樁子它還踢人。觀眾聽了不由忍俊不禁,覺得很有趣!
陳楊說,在明星中,精通騎術的也大有人在,巒樹、沙寶亮、黃曉明、胡軍、黃渤……尤其歌星沙寶亮,已經達到專業運動員的水平。更有趣的是,他的太太和女兒也是馬背上的高手呢!他們家在北京甚至有自己的私人馬場。
如今很多明星、企業家等大咖,都把賽馬當成了釋放情懷的手段,賽馬已經成了一項既貴族化,又特別時髦的運動。正因如此,目前在我國的上海、北京、成都、大連等地已經有了很多賽馬俱樂部。陳楊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做國際馬術俱樂部的總教練。她希望自己一生從事這一職業,為我國的賽馬運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