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

2017年底的一天凌晨,很多人早已進入了夢鄉。在江蘇的一個夜市大排檔里,很多年輕人喝著小酒,吃著宵夜,談笑風生,不亦樂乎。然而,與這環境格格不入的是,有一個花白頭發瘦弱蹣珊的身影,在酒桌間穿梭著,叫賣著籃子里的窩頭和花生,“花生3塊錢1包。窩頭2塊錢2個……”老人為何深夜叫賣,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隱情……
這個老人叫王建瑛,今年69歲了??梢院敛豢鋸埖卣f,當地所有大排檔的老板對她都非常熟悉。整整九年,她天天在夜市叫賣,一般都要賣到凌晨一兩點,有時甚至三點多。夜市里的??蛡儯灰姷酵踅ㄧ家欢ㄖ毁I她的貨品,不買其他人的。
為了不錯過大排檔的第一撥客人,每天晚上六點半,王建瑛就會騎著自行車從家里出發,七點鐘總會準時出現在大排檔的客流中,比起其他的小販,她格外敬業。從晚上七點開始,到凌晨兩三點鐘,送走最后一撥客人,她一刻也不休息。為了不耽誤時間,少上廁所,她甚至都很少喝水。不管高溫酷暑還是寒冬風雪,王建瑛的叫賣一天也沒有中斷過。
有一個夏天晚上,王建瑛和往常一樣在夜市叫賣,或許天氣太過炎熱,她突然暈倒在了地上,夜市老板娘趕緊把她扶起來,做了緊急處理。幸好,王建瑛很快清醒了。老板娘擔心地讓她去醫院看病,王建瑛搖搖頭,堅決不愿意。只休息了一會兒,她又開始繼續叫賣。
這哪是做買賣啊,簡直是在拼命。這種勞動強度,別說是老人,即使是年輕人也扛不住。除了賺錢不要命,王建瑛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愿意接受施舍。
王建瑛的住處,是一個建在居民樓下堆放雜物的倉房,面積不到20平方米,里面雜亂而又簡陋,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唯一的電器是一臺80年代的冰箱,也早就壞了不能用了。在屋子的一角,幾個盆盆碗碗里還盛放著剩菜剩飯。
說起這些剩菜剩飯,王建瑛感嘆道,人活著就要吃飯。她如何解決自己的三餐呢?她只能頓頓都在外面討飯吃。當然,她口中的討飯,不是直接伸手拿碗去要,而是替餐館義務打工,用勞動換取餐館客人的剩菜剩飯,這就是王建瑛的一日三餐。這日子確實太苦了,王建瑛的日子為何會這樣呢?她常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請你們相信我,我不會賴賬的,不會跑不會躲。
賴賬?莫非王建瑛是為了還債?她這樣玩命地賺錢,拼命地攢錢,究竟要還多少債呢?這筆債又是怎么來的呢?這一切,都得從九年前說起。
那時候,王建瑛家的生活條件挺不錯。家中有兩套房子,她有一份穩定的退休工資。王建瑛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個人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兩個孩子都挺爭氣,女兒被保送上了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大城市工作。兒子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畢業后進入當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眼看兒女都培養成才了,王建瑛本來也該享享清福了??赡闹?,一筆從天而降的巨債,讓這一切都化成了泡影。
2009年的一天,陸陸續續有好幾撥人找到了王建瑛家里。王建瑛打開門,疑惑地問道:“有什么事情嗎?”所有人都是來找王建瑛的兒子吳俊偉的,可都吞吞吐吐不愿說明原因。兒子已經好幾天沒回家了,王建瑛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晚上,又有一個人找上門來,在王建瑛一再追問下,對方才告訴她,她的兒子吳俊偉借錢不還。
得知兒子欠了錢,做母親的第一反應是問欠了多少錢?得到的答案,卻讓她難以置信——70多萬。這個數字對王建瑛來說,是什么概念?她只能想到兩個字,可怕!當時,王建瑛算了一下,按照她的退休工資,要還100年才還得清這些債務。那年,她已經60歲了,再活100年是160歲,根本就是個天文數字,這筆債務再活一個世紀也還不了。
兒子怎么會欠這么多錢呢?王建瑛震驚之余,突然想起來,一年前兒子曾經和她商量過要炒股的事情。她說家里沒有多少錢,兒子說自己會想辦法。王建瑛沒意識到,兒子所謂的辦法就是向周圍的人借錢。同事、朋友、同學……他舉債炒股。結果,炒虧了,他也沒敢告訴王建瑛。
王建瑛萬萬沒想到,平時月收入才一千元左右的兒子,竟然敢借下這么一大筆債,這下炒股血本無歸,該怎么還給人家呢?債主逼債最厲害的時候,把家里的門板也拍壞了。
按理說,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兒子欠的錢,該找兒子要啊,為何找王建瑛呢?債主們也是一臉無奈,上哪兒找吳俊偉?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離家出走,索性失蹤了。
吳俊偉這一走了之,債主們只能干瞪眼。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如果子女都已經成年,而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么子女的個人債務,應該由個人來承擔。父母沒有替子女償還債務的義務。
眼看著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了,債主們氣得牙根癢癢??烧l也想不到,就在這時候,吳俊偉的媽媽王建瑛竟然主動站了出來。她把十幾個債主找到了一起,當面表態兒子的債她來還,“你們放心,只要我有一口氣,這些債務我全部扛到底。請你們相信我!”王建瑛的話擲地有聲,可相信她的人卻沒幾個。
說這句話時,王建瑛已經過了60歲,退休工資就幾百塊錢,她拿什么還呢?但王建瑛真不是隨便說說的,送走了債主,她的第一個決定就是——賣房。她賣掉了老伴留給她過晚年的房子,住進了貯藏室。賣了房子,王建瑛又把目光放在了家里能值點錢的東西上,能賣的全都賣了。眼見王建瑛把家給搬空了,女兒再也看不下去了。
吳俊偉的姐姐其實也不容易,在弟弟欠下巨額債務的同時,她被查出患了癌癥。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已經是自顧不暇了,但她還是二話沒說,把自己之前準備買房子的30萬拿了出來??杉幢氵@樣,還是不夠。
無奈之下,王建瑛又去保險公司退保險,損失了4000多元,退了4萬元保險金。經過這樣的努力,債務還有17.2萬元的缺口。保險是王建瑛的丈夫生前給她買的,那是她這輩子最后的保障了,連這個都退了卻還是不夠,她還有什么路可走呢?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王建瑛只能靠打工來還債。
六十多歲的人,找份工作談何容易。剛開始,王建瑛到飯店當服務員,可沒多久就因為年紀太大而被辭退了。多次碰壁后,王建瑛終于找到了一個年輕人不愛干的活。什么活兒呢?看護植物人。
這是一份極其辛苦的工作。每次給植物人翻身,對王建瑛都是一次考驗。即便是大冬天穿著棉襖,她都會出一身汗,可想而知那得需要使多大的勁兒。常常,她感覺自己不是在給病人翻身,簡直是在翻大象。那段時間,她的手指由于負重過多,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十個手指頭全都伸不直了。每到陰雨天,手關節就止不住地疼??杉幢氵@樣,她也得咬著牙干,因為不干就沒有錢拿,就沒法還債。
沒多久,王建瑛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住了。一次,她突然暈倒在了醫院里。倒下的瞬間,她腦子微微有些清醒,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行,不能倒下,咬緊牙關要挺過去,還有債務沒還。債務還完了,就有母子團圓的希望了?!敝皇?,她還是倒下了,過重的勞動負荷終究還是壓垮了她。
王建瑛這一倒,病人家屬再也不敢用她了,這份工作就這么又丟了。真是讓人絕望啊,她還能干什么工作呢。走投無路時;王建瑛忽然靈光一閃,對了,自己可以做窩頭,以前自己的兩個孩子最愛吃她做的窩頭了。
就這樣,王建瑛白天在家蒸窩頭,煮花生,晚上拿到夜市大排檔去賣。這一賣,就是九年。很多人是因為她的故事對她格外關照,也愿意盡己所能地幫助她。但王建瑛有一個原則:感謝幫助,不接受施舍。買她的窩頭歡迎,但不買東西只給錢不行。就連到大排檔撿人家的剩飯,那也不白撿,她會替飯店義務打工。
然而,債務一筆筆在償還,兒子的消息卻始終石沉大海。王建瑛拒絕了女兒接她同住的提議,固執地守著小倉房,等著兒子的消息。一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放炮竹的時候,王建瑛特別難受。別人都是兒孫繞膝,老少滿堂,而她則是孤零零一個人,度過任何一個節假日。
故事到這,可能會有人說,兒子自己欠錢跑了,把老媽留下來頂賬,還惦記他干嘛呢?可王建瑛卻始終認為,自己兒子俊偉是個好孩子,大家都錯怪他了。
這話似乎讓人有些聽不懂了,直到過了許久之后,王建瑛才說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真相,一個多年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我放他走的?!?/p>
原來,當年吳俊偉出去躲債,曾經被王建瑛找了回來??蓻]想到,兒子回來之后,先后兩次被債主打傷,不堪重負之下,他甚至出現了精神障礙,這讓王建瑛心疼不已。幾天后,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兒子不堪重負,竟然投河自殺,幸好被路人救了上來。盡管是大熱天,從水里上來的兒子仍然渾身發抖,看著兒子一頭一身的水,王建瑛心疼不已。兒子絕望地哭喊著:“活不下去了,只有解脫。他們還會變本加厲地逼債,沒有錢給他們,誰都救不了我?!贝饲榇司?,讓王建瑛心如刀割。
王建瑛找兒子回來,本是為了和他商量如何一起還債??僧斔吹絻鹤右呀洷粋鶆諌嚎辶?,已經徹底絕望的時候,出于一個母親的本能,她告訴自己得讓兒子活下去。兒子的這次投河,讓王建瑛感觸很深,那一瞬間,她想盡快送他離開這里,送他出去謀生,送他出去逃命。
就這樣,王建瑛親自把兒子送上了火車。走的時候,她千叮嚀萬囑咐,和兒子做了一個約定,你一定要回來,過個一年半載往家里打個電話。兒子點頭答應,保證肯定回來。
要說母愛有多偉大,有時候,它能奮力地撐起蒼天,而有時候,它又能苦守著化作頑石。它能咽下所有的苦,只為了把剩下的那點兒甜輕輕地放在孩子的舌尖。王建瑛把兒子推向了生路,而她自己卻選擇留在了絕境,她要替兒子救贖。
分別時的這個約定是王建瑛拼命工作的動力??蛇@個約定,兒子還記得嗎?如果記得的話,為什么不給母親來個信呢。打工還債的同時,王建瑛一直到處打聽兒子的下落??偹愎Ψ虿回撚行娜?,她終于得到了一個可靠的消息。
2015年,女兒通過朋友和同學得到了一個消息,吳俊偉的戶口暫住證在徐州。聽著這個消息,王建瑛感覺過去幾年的心酸,仿佛一瞬間都過去了,著實興奮了幾天。她不敢耽擱,趕緊買了火車票直奔徐州。然而,她滿懷希望過去,到了徐州卻撲了空。派出所民警同情地告訴王建瑛,暫住證的有效期只有一年,吳俊偉早就離開這里了,今后若有消息一定通知她。
好不容易找到的線索又斷了。但一個母親想要尋找兒子的心,必然是百折不回,永遠也不會放棄。一次偶然的機會,報紙上的一條消息,讓王建瑛受到了啟發。那則新聞報道了一位癌癥末期的老父親想見兒子一面的故事。王建瑛立刻想到,這位父親在找兒子,她也在找兒子,情況很類似。如今,靠自己找兒子如同大海撈針,只有借助報紙和媒體,才有希望把兒子找回來。
隨著媒體的報道,她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可與此同時,她最不愿看見的事情也發生了,負面效應隨之而來,那就是兒子更不敢回來了?;蛟S他怕回來了,沒臉見人。
2017年底的一天,對王建瑛來說是不尋常的日子。這一天,她把最后一筆欠款交到了債主手上,70多萬債務全部還清。那一刻,王建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她對著遠方的天空輕輕地說,俊偉,你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回來了。
在王建瑛心里,兒子始終是個好孩子,兒子當初借錢炒股,出發點也是為了能讓母親過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她從來沒有怪過兒子。其實,說起孝心,即使抬回了金山銀山,也不如守在老人身邊,承歡膝下,那才是盡孝。
王建瑛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兒子在外面混不下去,會不會又想不開走上絕路。她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她都要等待兒子回來。即使債務還清了,她也要繼續住在貯藏室里,不愿跟女兒回去。她想親口對兒子說,一切障礙都已經排除了,人生在世就要有志氣,跌倒了就要重新爬起來。是啊,噩夢都過去了,兒子該回家了,回家嘗嘗母親親手做的窩頭,母親這些年的不易,都藏在這個窩頭里了,該你孝順媽媽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