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武
[摘 要]網絡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突破難點,達到最優化得教學效果。
[關鍵詞]網絡;教學;優化
一、網頁名稱
earthquake
二、設計目的
1.利用電腦和網絡技術,指導學生學習UNIT4 EARTHQUAKE 的有關內容,將單詞,詞組。句型,語法,對話和課文等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得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一目了然。
2. 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補充大量地震的背景知識,通過閱讀,練習和鞏固,擴大學生的視野,達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
3.利用電腦和網絡的特點,將聲音,動畫,圖象,文字等融為一體,使學習過程生動,活潑,形象,直觀,激發學生的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三、教材內容簡介
高中英語第一冊第四單元圍繞earthquake 這個話題,學習earthquake 的有關知識,同時繼續學習語法——定語從句,解決閱讀中出現的語法問題并完成有關聽,讀,寫的任務。
四、 教學研究目的
電腦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有著傳統媒體, 不可比擬的巨大優越性,如信息量大,資源共享, 圖文聲像并茂,操作簡單方便等。此頁旨在研究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更好地達到語言教學目的。
五、教學過程及網頁結構
本網頁共分為七大板快:主頁,學習目標,主題簡介,對話,課文,語法,和活動。
1.主頁(home page ) 。以地震錄象為背景,將學生緊張地帶進學習中去。
2.學習目標(studying Aim ) 。用表格將本文的知識要點和學習要求呈現出來,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
3.主題簡介用文字和圖片介紹地震的原因,后果等增加學生對地震的認識和了解。
4.對話。 學習有關地震的對話,其中重要的單詞和詞組均附有注釋。
5.課文 。 包括詞匯, 課文和練習 三個塊面。 詞匯部分幫助學生在閱讀之前,首先掃除單詞障礙。在閱讀中如遇到難點,課文部分均有注釋。 為了檢查閱讀效果,沒有理解練習,供學生選做。
6.語法。 包括語法介紹 和語法練習共三個塊面。該部分介紹了本單元重點語法————定語從句,并設計多項選擇和單項選擇題, 以便學生檢查學習效果。
7.活動 。該部分為知識擴展,包括聽力, 寫作, 閱讀共四個方面。
六、教學使用及效果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查找、獲取大量豐富有效的信息來源,彌補自己原有知識的不足,更好的進行協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多維互動式學習研究。具體還體現在:
網絡課可以節省大量不必要的時間。
電子課是電腦輸入,在應用Word文檔在處理文字時的威力是那么大,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決心要做研究型的教師,網絡課卻給了成為一個研究型教師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時間。省下的時間用來研究、探討教材、反思教學得失。備課直接決定著上課及其最終的效果,網頁設計的制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深入的鉆研和探討,而網絡恰恰適用他們的需要,利用好網絡環境更好的進行協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多維互動式學習響應了“探索面向現代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教學”口號。為我國未來教學工作探討和創造出科學合理、優質高效的新模式,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開拓性事業,是一項創造未來,為保持教學體系生機活力的事業”,要做到的就是更加深入地探討,以便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順應網絡時代,以更好地在教育教學中體現協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多維互動式學習。實現“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
本網頁設計合理, 操作簡便,既全面反映了教材內容,又圍繞主題擴展了知識,達到了課內與課外知識的相輔成, 和諧統一。多媒體技術的輔助運用,既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又滿足了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在教學實踐中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和喜愛,教學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