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其中,股權融資包括私募股權融資、公開發行股票等,債權融資主要包括銀行貸款、企業私募債的發放等。我國旅游企業除了采用這些傳統的融資方式外,還有一些政府的投資行為,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等費用。當前旅游企業更多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少部分公司采用公開發行股票、發行企業債券及私募股權融資等方式進行融資。大部分旅游企業采用的傳統融資方式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旅游行業屬于較為傳統的服務行業,整體效率較低,加之旅游業競爭日趨激烈[1],旅游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品牌意識和核心競爭力,并且許多旅游企業為爭奪客源進行價格競爭,導致國內旅游企業盈利能力下降,難以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以旅行社為例,目前全國旅行社行業平均利潤率不足1%[2]??傮w上來說,我國許多旅游企業內部產權結構較為簡單,企業內部的管理規范性不強,對其上市融資造成了較大障礙。
經過一定的發展,我國初步形成了服務于主要龍頭企業的主板市場、服務于成長中后期的創新能力較強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服務于初創期的小微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地方股權交易的場外市場。而目前主板市場尚未真正成為藍籌股主導的市場,中小板和創業版市場剛剛起步,場外市場的制度建設、發展規模、成長速度較為滯后,難以為真正的實體經濟服務。與一些較為成熟的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結構單一,難以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應進一步將市場層次多樣化、板塊間增強互動。且國內資本市場與發達國家融資能力仍有較大差距,海外上市國內旅游企業融資能力明顯比 A 股上市企業融資能力更強,如表1。

表1 旅游企業上市融資能力比較
數據截至2016年4月
針對旅游企業融資環境而言,外部的融資渠道不暢,造成企業融資規模難以發展。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性產業,涉及到食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對于旅游業的投資不僅涉及該產業,更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因此資金的投入周期長、數額大[3],許多資金來源依靠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除此之外,當前旅游企業間接融資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而旅游企業仍多為中小企業,由于盈利規模與能力限制,銀行對旅游企業的信貸投入較少,且獲得風險投資以及上市難度較大,也難以滿足發行企業債券等較高的要求,融資成本較高。現旅游企業私募債券不足百支,而私募股權多集中于大型旅游企業(見表2、表3),因此總體來說旅游企業融資方式單一且融資規模有限。

表2 旅游代表企業私募債情況表
資料來源:和訊網

表3 旅游代表企業融資情況表
資料來源:Innov100產業創新創投數據平臺
企業的融資能力取決于其盈利能力,因此旅游企業需要通過完善經營管理制度提升內部管理水平,通過資產配置優化、技術革新等方式提高效率,通過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獲利能力。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在線旅游行業因其方便快捷的服務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可,也提升了旅游業的運營效率,如表3所示,以“去哪兒”、“攜程”、“驢媽媽”為代表的在線旅游企業,近些年來發展態勢良好,獲得的資金數額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趨勢,可見在線旅游企業已經成為了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新熱點。因此需要通過產業政策針對旅游業的發展方向與旅游企業的經營理念給予一定的指導,尤其是中小型的旅游企業,處于市場競爭的相對劣勢,亟需產業政策的扶持與指導,在市場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企業能否有效融資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資本市場體系的條件,由于現有資本體系的結構與能力局限,阻礙了旅游企業的融資與發展,因此必須首先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國有銀行的改革,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的改革,完善金融調控機制,逐漸實現利率市場化,為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實現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奠定了基礎,從而促進旅游企業的融資多樣化與規范化。
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資金需求主要依賴傳統借貸,所帶來的經濟活力受到了較大抑制,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旅游企業在資本市場的順利融資需要更為完善的相關政策制度保障體系的建立,目前旅游行業仍存在景區資源類企業產權與經營權責任不明晰等問題,為融資帶來了較大的障礙。因此建立配套的制度保障體系,將產權關系等矛盾問題落實解決將切實為旅游企業的有效開發與融資提供法律的保障和便利。
本文探討了旅游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問題,并從政策視角下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研究有以下主要結論:一是我國旅游企業存在旅游企業競爭力不足、資本市場結構與能力局限、融資渠道局限的問題。二是相對應的解決策略有:加強產業指導、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政策制度保障體系。從以上各點對于旅游企業融資機制進行展開和深入,在政策方面為旅游企業融資提供支撐與保證,定能為旅游企業融資難問題帶來改善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