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明
(新都區人民醫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近年來,孕婦孕期營養過剩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孕婦若發生營養過剩的情況對其健康有著很大的危害。孕期營養過剩的危害主要有:1)孕婦在孕期若攝入過多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有可能導致中毒。2)孕婦長期飽食,多余的蛋白質會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其體內,使其出現下肢浮腫的現象,還會使其發生肥胖癥。同時,體內存在過多的脂肪還會妨礙孕婦吸收鈣、鐵等營養素。3)孕婦滋補過度、營養過剩,會使其胎兒的體重超標,在其進行自然分娩時易發生危險。有研究表明,對孕婦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對保障母嬰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對孕婦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新都區人民醫院進行孕檢及分娩的90名孕婦。將這90名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5名孕婦。在觀察組孕婦中,有初產婦25名,經產婦20名;其平均年齡為(26.33±7.01)歲。在對照組孕婦中,有初產婦26名,經產婦19名;其平均年齡為(26.32±7.02)歲。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孕婦均進行常規的產檢及分娩。對兩組孕婦均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協助孕婦進行各項產檢。2)告知孕婦孕期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孕婦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管理的方法是:1)向孕婦詳細介紹孕期增重的常見因素,告知其孕期過度增重對母嬰健康的危害,以增加其對營養及體重管理的依從性。與孕婦多進行交流,了解其具體的心理狀態,為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為孕婦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1)對孕婦的飲食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根據營養學知識,針對其口味及飲食習慣,為其制定初步的飲食計劃。以“少吃多餐”為基本原則,注意為孕婦選擇口味清淡的食物。在孕婦孕期的第16周開始,為其補充肉類、蛋類食物,同時為其補充葉酸。(2)定時通知孕婦到醫院進行體重檢測,從其孕期的第20周開始,對其進行嚴格的產前檢查,有效記錄其體重、血糖、血脂的水平。告知孕婦在家時每周進行一次體重稱量,并進行記錄。(3)根據孕婦體重的具體變化數值,參考IOM(國際移民組織)發布的孕期體重指南為其制定孕期體重的管理曲線,并觀察其BMI(體重指數)的變化趨勢。根據孕婦的BMI,為其合理調整飲食計劃。(4)指導孕婦自己利用體重管理軟件和體重曲線管理卡對其體重進行評估。對于體重增長異常的孕婦,根據其營養攝入的情況、血糖的水平、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3)鼓勵孕婦進行適宜的鍛煉(如適當做一些輕體力的家務勞動或外出散步等),以增強其體質,控制其體重。
對比兩組孕婦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及在圍產期出現異常情況孕婦所占的比率,并對比兩組孕婦所產新生兒中異常新生兒所占的比率。1)使用醫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兩組孕婦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其對護理的滿意度越高。2)孕婦體重增長正常的判定標準:孕婦孕前的BMI<19.8,其孕期總增重量的正常范圍為12.5~18 kg;孕婦孕前的BMI在19.9~26之間,其孕期總增重量的正常范圍為11.5~16 kg;孕婦孕前的BMI在26.1~29.9之間,其孕期總增重量的正常范圍為7~11.5 kg;孕婦孕前的BMI>30,其孕期總增重量的正常值>6 kg。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1.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圍產期,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觀察組孕婦中體重超重孕婦所占的比率、接受剖宮產孕婦所占的比率、出現糖代謝異常孕婦所占的比率、出現產后出血孕婦所占的比率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在圍產期兩組孕婦中出現異常情況的孕婦所占比率的對比[%(n)]
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觀察組孕婦所產新生兒中,巨大兒所占的比率、低體重兒所占的比率、發生窒息的新生兒所占的比率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所產新生兒中異常新生兒所占比率的對比[%(n)]
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觀察組孕婦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對護理滿意度評分的對比(分,)

表3 兩組孕婦對護理滿意度評分的對比(分,)
組別 人數 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觀察組 4590.22±3.12對照組 4575.56±3.22
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是指根據營養學知識控制孕婦孕產期體重的一種管理方式。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的主要目的有:1)將孕婦的體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保證其孕期內的體重增長合理。2)滿足孕婦的營養需求,保證其胎兒可以在其子宮內正常生長。3)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將孕婦體重增長的幅度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以降低其進行剖宮產的幾率。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的主要內容有:1)告知孕婦體重超重的危害,使其明白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為孕婦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并根據孕婦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為其制定的飲食計劃,以保證其攝入的營養均衡。有研究表明,胎兒組織器官的發育情況與其母體的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保證孕婦的身體健康可以保障其胎兒的正常發育[2]。孕婦常會發生偏食和挑食的現象(如不喝牛奶、不食動物內臟等),導致其孕期攝入的營養素不均衡。對孕婦進行全面的營養狀況分析,并根據其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對保證母嬰的營養均衡具有重要意義[3]。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觀察組孕婦中體重超重孕婦所占的比率、接受剖宮產孕婦所占的比率、出現糖代謝異常孕婦所占的比率、出現產后出血孕婦所占的比率均更低,其所產新生兒中,巨大兒所占的比率、低體重兒所占的比率、發生窒息的新生兒所占的比率均更低,其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更高。
綜上所述,對孕婦進行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保障母嬰的健康,并提高其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