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輝,洪 瑾,黃玉瓊,何文學
(貴航安順醫院,貴州 安順 561000)
進行功能神經外科手術的風險性較高,可能會損傷到顱腦[1]。手術的安全性與麻醉質量密切相關。若想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首先需要確保對患者施行麻醉的質量。右美托咪定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鎮靜催眠藥。為了評價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在貴航安順醫院接受功能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72例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期間在貴航安順醫院接受功能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取7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選患者均具有進行功能神經外科手術的指征。其中,排除對本次研究所用的藥物過敏、合并有精神疾病及重要器官器質性疾病的患者。采用雙盲法將這7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6例/組)。觀察組3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6例;其年齡為24~65歲,平均年齡(43.31±10.25)歲;其體重為47~70 kg,平均體重(55.12±4.12)kg。對照組3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5例;其年齡為23~66歲,平均年齡(43.42±10.14)歲;其體重為46~70 kg,平均體重(55.23±4.05)kg。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經貴航安順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在手術期間,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在麻醉期間,為觀察組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進行輔助麻醉,對對照組患者不進行輔助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調節丙泊酚的血漿靶控輸注濃度,將患者的麻醉深度級別控制在D2~E1之間,并將瑞芬太尼的效應室濃度調節至2~6 ng/ml。在手術結束前30 min開始,為觀察組患者停止輸注丙泊酚,并為其勻速輸注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負荷量),輸注的時間為10 min左右。然后繼續以每小時0.3 μg/kg的速度為其持續輸注右美托咪定。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調整瑞芬太尼的輸注量。在準備喚醒患者時,將右美托咪定的輸注速度調節至每小時0.1μg/kg。在患者的吞咽嗆咳反射、自主呼吸恢復后,為其拔除氣管導管。
在麻醉期間,密切觀察兩組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統計其每分鐘體動及嗆咳的次數,并以此來評估麻醉的質量。記錄患者在喚醒期間的心率和血壓,并以此評估麻醉的安全性。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患者術中每分鐘體動的次數及嗆咳的次數、心率、收縮壓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中每分鐘體動的次數及嗆咳的次數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次,±s )

表1 兩組患者術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次,±s )
組別 例數 術中每分鐘體動的次數 術中每分鐘嗆咳的次數觀察組 360.06±0.040.07±0.15對照組 360.42±0.160.33±0.10
在喚醒期間,觀察組患者的心率和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喚醒期間生命體征指標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喚醒期間生命體征指標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Hg)觀察組 3676.54±6.34117.21±12.34對照組 3693.51±5.25140.05±10.26
麻醉質量是影響手術效果的關鍵性因素,而麻醉藥物、麻醉方式的選擇都會對麻醉質量造成影響[2]。右美托咪定屬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近年來,此藥在功能神經外科手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右美托咪定的鎮靜機制比較特殊。此藥可通過激動患者脊髓中α2-腎上腺素受體的方式發揮鎮痛的作用,減少其在接受手術期間發生的應激反應,同時不會對其呼吸功能造成影響。此外,右美托咪定還具有抗焦慮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用右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輔助麻醉后,只要輕微地刺激患者,就可將其喚醒,且刺激消失后,患者又會恢復到鎮靜狀態。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4-5],用右美托咪定對接受功能神經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可有效地降低其心動過緩的發生率,保持其血壓的穩定,且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每分鐘體動的次數及嗆咳的次數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喚醒期間,觀察組患者的心率和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減少患者術中發生體動、嗆咳的次數,穩定其生命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