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霜,郭林涵,劉 暉
(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內江 6411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眼底有出血斑點、微動脈瘤、黃白色硬性滲出、視網膜的微血管出現異常改變等[1]。近年來,有研究人員使用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對DR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但術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2]。本文以近年來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5例(共86眼)DR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治療該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5例(共86眼)DR患者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獲得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這65例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65例患者中,有男33例(共50眼)、女32例(共36眼);其年齡為28~68歲,平均年齡為(48.00±3.64)歲;其糖尿病病程為1~25年,平均病程為(13.00±1.32)年;其中,有5例(共9眼)Ⅰ型糖尿病患者,有60例(共77眼)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他們中,有12例合并有視網膜裂孔的患者,有15例合并有白內障的患者,有11例合并有視網膜脫離的患者,有13例合并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有14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
在這65例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對其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視力、眼壓、光定位、間接眼底鏡、眼球彩超、血糖及尿糖等的檢查。2)對患者的患眼進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睫狀體的平坦部位進行標準的鞏膜三通道閉合式玻璃體切割術。術中盡可能將增殖的纖維血管膜和混濁積血的玻璃體切除干凈。患者若存在新生的血管膜,或其纖維增殖條索與其視網膜粘連的較為緊密,則采用剝、剪、鉤、切的方式盡量切斷其增殖膜,并將其增殖膜分割成島狀,以解除其增殖膜對視網膜的牽拉作用。3)對患者進行鞏膜環扎術,向其患眼內注入4~10 ml的硅油,然后根據其具體病情對其進行超聲乳化晶體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或視網膜切開松解術等。4)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均對其進行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將激光的能量設置為120~150 mW,將進行光凝治療的時間控制在0.2 s,將治療的間隔設置為1個激光斑,將激光的點數設置為721~1196點,平均點數為(943±65.81)點。5)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眼底檢查。對于仍存在無灌注區和新生血管區的患者,對其進行熒光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并在其上述的區域補打激光。6)術后讓患者以俯臥位休養1周,讓其口服米格列奈(10 mg/次,3次/d),并為其連續使用1周的抗生素滴眼液。
手術結束后,觀察這65例患者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對這65例患者均進行為期3~12個月的隨訪,觀察其視力的恢復情況。在進行最后1次隨訪時,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這65例患者患眼的最佳矯正視力,然后將檢測的結果與術前對其進行視力檢測的結果進行對比。將患者的視力從低到高分為光感(即有光感)、手動(即可感知手動)、指數(即可辨認手指的數目)、0.01~0.02、0.03~0.09、0.1~0.2及≥0.3七個等級。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錄入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手術后,這65例患者的患眼中,視力為光感、手動及指數的患眼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接受手術前,視力為0.01~0.02、0.03~0.09、0.1~0.2及≥0.3的患眼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接受手術前,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手術前后這65例患者患眼視力的對比 [眼(%)]
在這65例患者的患眼中,有3眼(占3.49%)在術中發生醫源性裂孔,有13眼(占15.12%)在術后發生眼內出血,有1眼(占1.16%)在術后發生白內障,有7眼(占8.14%)在術后發生視網膜脫離,有4眼(占4.65%)在術后發生高眼壓。這65例患者的患眼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2.56%(28/86)
DR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該病主要的病理改變包括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周細胞選擇性丟失、毛細血管的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內皮細胞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3]。該病患者的患眼中出現新生血管是確診其患有DR的主要標志。該病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出現視力受損的現象,甚至失明。
進行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DR較為有效的方法。對該病患者進行玻璃體切除術無法完全消除其病因,但有利于控制其病情,穩定并提高其視力。在此基礎上用硅油填充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改善其視覺的功能。這是因為:1)硅油的屈光指數與玻璃體十分接近。用硅油填充玻璃體腔后,患者眼底的細節清晰可見,可提高進行激光光凝治療的效果。2)將硅油注入玻璃體腔后,硅油難以被患眼所吸收,且能長時間地存在于患眼中,為裂孔的愈合提供充足的時間,并可維持、固定玻璃體腔的容積,保持眼球的外形。3)注入硅油可有效地抑制視網膜增殖前膜及眼內增殖性細胞的擴散,阻礙纖維膜的生長與收縮,改變牽引膜的方向,從而恢復黃斑的功能[4]。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手術后,這65例患者的患眼中,視力為光感、手動及指數的患眼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接受手術前,視力為0.01~0.02、0.03~0.09、0.1~0.2及≥0.3的患眼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接受手術前,P<0.05。這說明,用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治療DR可促進患者患眼視力的恢復。這一研究結果與于茜等[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的結果還顯示,這65例患者的患眼中,共有28眼在術中及術后發生各類并發癥,占患眼總數的32.56%。筆者分析,這可能與手術傷及患者眼底血管的腔口、其裂孔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硅油填充的時間過長、影響到其眼內的新陳代謝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對DR患者用玻璃體切除術聯合硅油填充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提高其視力,改善其視功能。不過,患者在接受該手術的過程中及術后可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影響其手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