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臨汾龍鳳婦產醫院住院部,山西 臨汾 041000)
細菌性陰道炎是婦科的常見病。該病多發于孕婦、幼女及糖尿病患者等人群中。細菌性陰道炎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1]。該病的發病機制與陰道菌群失調、厭氧菌及加特納菌等增殖異常有關。細菌性陰道炎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導致其出現繼發性婦科炎癥及不孕癥[2]。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抗厭氧菌藥對細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治療,但長期濫用抗生素可增加其耐藥菌,進而造成其病情的復發。本文主要探討聯用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治療細菌性陰道炎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間在臨汾龍鳳婦產醫院住院部接受治療的20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這20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分為甲硝唑組和聯用組,每組各有100例患者。甲硝唑組患者的年齡為20~39歲,平均年齡為(30.6±2.6)歲;其病程為6~60 d,平均病程為(18.9±4.9)d;其中,已婚患者有57例,未婚患者有43例(均有性生活史)。聯用組患者的年齡為20~39歲,平均年齡為(30.8±2.1)歲;其病程為5~58 d,平均病程為(17.2±4.7)d;其中,已婚患者有60例,未婚患者有40例(均有性生活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可比性。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有陰部瘙癢、白帶增多的癥狀。2)患者陰部出現不同程度的膿性分泌物。其排除標準是:1)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患者合并有支原體性陰道炎。3)患者的肝、腎功能不全。4)患者合并有霉菌性陰道炎。5)患者對本次研究所用的藥物過敏。
在兩組患者的非月經期期間,為其使用甲硝唑進行治療。甲硝唑的用法是:口服,400 mg/次,2次/d。連續治療7 d。在此基礎上,對聯用組患者加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進行治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的用法是:每晚睡前,患者清洗外陰后,將藥物用給藥工具送入陰道后穹隆處,5.0 g/次,1次/晚。連續治療7 d。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7 d后的臨床療效、病情的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1)治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其陰道黏膜色澤正常,其病原體檢查的結果呈陰性。2)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其病原體檢查的結果呈陰性。3)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其病原體檢查的結果呈陽性。4)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其病原體檢查的結果呈陽性。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7 d后,與甲硝唑組患者相比,聯用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治療期間,在聯用組患者中,病情復發的患者有4例,該組患者病情的復發率為4%。在甲硝唑組患者中,病情復發的患者有12例,該組患者病情的復發率為12%。與甲硝唑組患者相比,聯用組患者病情的復發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078,P<0.05)。
在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細菌性陰道炎是婦科的常見病。該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陰道菌群失調、厭氧菌及加特納菌等異常增殖有關。有研究表明,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生還與患者濫用抗生素、性生活不潔及陰道洗液使用頻繁等因素有關。相關的研究表明,該病多發于幼女、絕經女性人群中。這是由于幼女、絕經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較少,會造成其陰道上皮過薄、陰道內的PH值過高,進而易使其受到細菌感染。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均為抗厭氧菌藥物。甲硝唑可有效抑制細菌遺傳物質的合成,干擾細菌的增殖,進而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有研究表明,為細菌性陰道炎患者使用甲硝唑進行治療時,效果并不理想,其病情的復發率較高[4]。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可直接作用于敏感菌核糖體的50 S亞基,阻止肽鏈的延長,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可有效地殺滅病原菌。有研究表明,聯用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對細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借助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的長效性對患者進行局部用藥,可有效提升其治療的效果,降低其病情的復發率[5]。本文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與甲硝唑組患者相比,聯用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病情的復發率更低。這說明,聯用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治療細菌性陰道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