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醫院內二科,河北 張家口 076150)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此病的發生與空氣污染、吸煙及小氣道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1]。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可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此病患者的預后通常較差。盡早對此病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聯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效果。
從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醫院接受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選取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中西結合組(n=30)和參考組(n=30)。中西結合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其年齡為40~78歲,平均年齡(62.9±4.5)歲;其病程為3~24年,平均病程(12.7±1.8)年。參考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40~79歲,平均年齡(63.1±4.7)歲;其病程為3~25年,平均病程(12.9±1.6)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合并有其他的肺部疾病。2)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3)過敏體質。4)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5)未簽署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為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的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包括根據其病情應用抗生素、祛痰藥、支氣管舒張劑、強心利尿劑對其進行治療、對其進行吸氧治療(將氧流量控制在3 L/min左右)、嚴格限制其鈉鹽的攝入量等。在此基礎上,為中西結合組患者加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進行治療。方法如下:1)將10~20 ml的丹參注射液加入到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2)將20~100 ml的參附注射液加入到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其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
1)痊愈:治療后,患者的咳喘等癥狀完全消失,其肺部無哮鳴音。2)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喘等癥狀明顯改善,其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3)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喘等癥狀有所改善,其肺部哮鳴音有所減少。4)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喘等癥狀未改善,其肺部哮鳴音未減少。
對本文中的數據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中西結合組患者的FEV1和FEV1/FVC相比,P>0.05。治療后,中西結合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高于參考組患者,P<0.05。詳見表1。
中西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33%)高于參考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0.00%),P<0.05。詳見表2。
表1 對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分析(±s )

表1 對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分析(±s )
組別FEV1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中西結合組 301.58±0.293.17±0.8354.79±3.8664.28±4.72參考組 301.54±0.352.01±0.4254.83±3.7959.11±4.86 t值 0.16862.67090.04054.1798 P值 0.86670.00980.96780.0001例數

表2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分析
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盡早對此病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支氣管舒張劑、抗生素、強心利尿劑及吸氧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但療效不夠理想[4]。有研究指出,聯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進其康復。唐鋮等[5]在臨床研究中對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30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進行治療)治療的有效率〔93.3%(28/30)〕高于參考組患者(僅進行常規的西藥治療)治療的有效率〔86.7%(26/30)〕,治療后其各項肺功能指標及動脈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參考組患者。可見,聯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中西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33%)高于參考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0.00%)。治療后,中西結合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高于參考組患者。
綜上所述,聯用丹參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