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據媒體報道,日前,里海周邊五個國家元首開會商討里海問題,確定里海屬于非海非湖的特殊法律地位,請問里海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嗎?
安徽讀者 王勝寒
里海能否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弄清楚里海是湖還是海。
里海位于亞歐交界處,是全球最大內陸水域。但距今1.1萬年前,里海仍有水道與黑海相連,并非完全的內陸水域。從傳統地理意義上說,里海是湖;但由于面積巨大,達37萬平方公里,給人的感覺類似于海,因此在英語、俄語、哈薩克語、現代波斯語、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和其他突厥語系語言中都被稱為“海”。在1991年蘇聯解體前,里海周邊只有前蘇聯和伊朗兩個國家,兩國之間通過協議對里海水域實施共管即可。前蘇聯曾與伊朗簽署里海漁業協議,但并未就里海定位與油氣資源開發達成共識。不過,至少當時里海是海還是湖還不是一個特別復雜嚴重的問題。前蘇聯解體后,里海周邊出現5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一方面,各國在里海的主權水域沒有明確劃界,另一方面,各國也都想開發利用里海資源。這時,問題一下子就變得非常復雜。
如果里海被確定為海洋,那么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則應根據本國海岸線長度來劃定海洋邊界并明確各國專屬經濟區范圍。如果里海被確定為湖泊,則不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岸各國將平均享有里海資源,且任何一方開采能源須征得五國一致同意才能付諸實施。
今年8月,這五國終于達成共識,并簽署里海法律地位公約。公約既沒有將里海界定為海,也沒有將其界定為湖。根據公約,里海沿岸國家海岸線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為該國領海,領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為該國專屬捕魚區,其他水體以及這些水體的漁業資源將由里海沿岸五國共同擁有。公約強調,里海海底資源將由相鄰國家根據國際法準則通過談判進行分割。從目前里海沿岸五國達成的公約看,里海主權和經濟開發的法律適用,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一定相似性,但又并非完全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甄翔)
環球時報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