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平
〔摘 要〕電子合成器是新一代的電聲鍵盤樂器,廣泛應用于音樂領域,它音域寬廣,音色豐富,采用先進數字采樣技術產生合成音色,幾乎能以假亂真達到真實樂器的音色效果。如何把它融入傳統的戲曲樂隊,起到美化音樂的作用,為戲曲音樂增添色彩,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合成器;即興演奏; 戲曲音樂
電子合成器相較于傳統樂器,它的特色非常鮮明,在戲曲樂隊中對于渲染音樂情緒、烘托舞蹈氣氛、表現特殊音效等,具有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但對這一樂器的處理并不容易,筆者根據三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就如何用電子合成器即興伴奏戲曲音樂談幾點看法與體會。
一、戲曲音樂即興伴奏的特點與作用
戲曲音樂的即興伴奏是指在無準備的情況下,伴奏者臨時根據音樂的風格、內容以及樂隊的編制情況等,在短時間內有邏輯地配以恰當的和聲與音型,邊創作、邊用樂器一次性完成伴奏的一種創作與演奏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傳統戲曲音樂是程式化的,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樂譜,而需要伴奏者隨演員的唱腔,憑聽覺來即興伴奏,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這是戲曲樂隊中樂手必須具備的一種演奏技能,即興伴奏就好比是“即興演講”或“即興發言”。雖然它受到構思的時間局限,但它卻具有獨創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即反應靈敏、和聲簡潔、音型精煉、指法熟練、手法豐富、一氣呵成。
戲曲音樂的即興伴奏是表現和豐富音樂作品的一種藝術形式。伴奏者通過樂器在短時間內創造性的即興編配,不但能幫助演員準確地掌握節奏、速度、音準,連接樂曲的樂句或樂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完善音樂作品,豐富和聲效果,烘托音樂氛圍,使演員和伴奏者共同而又準確地表現音樂的思想感情和內容。同時,還能幫助那些經常擔任伴奏任務的同志不斷提高創作與演奏水平。
二、戲曲音樂即興伴奏中電子合成器的和聲配置
電子合成器是一種高科技的電子鍵盤樂器,它是戲曲樂隊中內聲部的靈魂,能把各種樂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具備超強的親和力。怎樣配置好電子合成器的和聲也是戲曲音樂伴奏的主要課題。因此,我們在演奏中要有扎實的和聲基礎,即興編配和聲時要注意戲曲音樂的特殊性,以免破壞作品的原有風格。

羽調式:羽調式的Ⅰ(613)、Ⅳ(246)、Ⅴ(357)級和弦都是小三和弦,色彩比較柔和,抒情,屬小調性質,對含偏音的和弦稍作處理,即可與自然小調樂曲配法相似。為羽調式戲曲音樂配和弦常用Ⅰ、Ⅵ、Ⅴ、Ⅲ四個和弦。
由此可以看出,西洋大小調與戲曲音樂的調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我們能掌握好電子合成器即興伴奏戲曲音樂的和聲配置關系,也就是一大成功。
三、戲曲樂隊中電子合成器怎樣與其他樂器默契配合
電子合成器在戲曲樂隊中,雖然有著主導和親和作用,但卻不能一味地自我表現。一般情況下,戲曲樂隊中三大件主要演奏主旋律聲部,不同劇種又有自己不同的主奏樂器,如京劇中的京胡、花鼓戲中的大筒等,它們代表了該劇種音樂的特色。當三大件擔任包腔演奏時,電子合成器是不能演奏主旋律的,應以和聲襯托,但如果有彈撥樂器組或弦樂組伴奏和聲聲部時,電子合成器常以密集和聲方式(很少用開放和聲)在高音區(常超越旋律聲部)以持續音烘托、陪襯,或以縹渺、繚繞的效果襯托主旋律,并常用小提琴(Violin)音色或宇宙音(cosmictone),使整個樂隊的演奏顯得更加豐滿和富于立體感。電子合成器還可以充當復調音樂的其他聲部。
這里重點談談電子合成器與戲曲樂隊低音聲部的配合問題。現階段大部分戲曲樂隊編制不齊,有的樂隊甚至沒有低音聲部,這時,電子合成器就要完全以左手來代替低音聲部。戲曲樂隊的低音聲部一般由大提琴、弦貝司擔任,我們就要在電子合成器內找到模仿弦樂群(STRing)音色和弦樂撥奏(PiZZ string)音色來替代低音,這要求鍵盤手有一定的配器經驗。美麗的低音聲部往往能給音樂注入新的活力。在有大提琴、弦貝司的情況下,怎樣把電子合成器和低音樂器配合好?通常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是當大提琴、弦貝司在低聲部奏主旋律時,低聲部的和弦低音由電子合成器的左手部分接替。
二是當大提琴、弦貝司演奏和弦的低音時,電子合成器應避免用左手伴奏和弦低音,可以轉入和聲聲部以及復調聲部。
三是當大提琴、弦貝司在低聲部奏主旋律時,要身兼兩職,即同時擔當主旋律聲部和旋律低音的雙重作用。這時電子合成器可在上聲部高音區采用嚴格模仿、變化模仿(卡農)、復調旋律或持續音陪襯等手法。
四是當大提琴、弦貝司奏主旋律時,電子合成器可在上聲部高兩個八度或三個、四個八度重復主旋律,使旋律色彩重疊,這種效果具有宏大的氣勢,常用在音樂高潮處。
四、戲曲音樂中電子合成器常用的和聲演奏織體
在彈撥樂器組或弦樂組演奏主旋律時,或在和聲聲部編制不齊的戲曲樂隊中,需要電子合成器來擔當和聲聲部演奏,這時伴奏方式多種多樣,因作品而異。下面,筆者就經驗給大家介紹幾種伴奏方式:
1、簡單的和弦陳述法:和弦以飽滿的柱形結構烘托音樂形象。如:

旋律華彩法相較前面幾種難度稍大。它一定要根據音樂特點、形象、風格等作旋律化的裝飾。
以上所述都來自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與實踐。例如:2016年由岳陽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投排的大型巴陵戲《遠在江湖》參加“湘戲晉京” 優秀劇目展演后,回到地方進行巡演,由于演出的需要院部決定樂隊減編,原外請樂手的低音與內聲部完全交與電子合成器來完成。筆者設計用雙鍵盤來演奏,一臺使用采樣音色string和pizz string來完成低音聲部,另一臺調用多種采樣音色來彌補內聲部的副旋律與和聲聲部,演出中參照原樂隊配器總譜大量運用了以上的和聲配置與演奏手法,完美地重現了大樂隊的氣勢與風格。
(責任編輯: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