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指帶狀皰疹臨床治愈后持續疼痛超過1個月[1],是困擾中老年人群的頑痛癥之一[2]。2017年2月—2018年1月,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嘗試自制通脈止痛貼穴位貼敷聯合甲鈷胺靜脈輸注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并與單純使用甲鈷胺靜脈輸注對比觀察,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科2017年2月—2018年1月就診的病人,參照《皮膚性病學》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診斷標準[1],即帶狀皰疹臨床治愈、皮損消失后疼痛持續超過1個月;排除標準:①嚴重的心肝腎及神經系統疾病病人;②過敏體質或對貼敷藥物成分過敏者;③孕婦、哺乳期婦女。共納入128例病人,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4例。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3]對病人進行疼痛評估,根據疼痛強度的評分值將觀察指標設定為4個等級:無痛(0分),輕度疼痛(1分~3分),中度疼痛(4分~6分),重度疼痛(7分~10分)。兩組病人年齡、性別、病程、疼痛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
對照組給予甲鈷胺注射液500 mg靜脈輸注,每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通脈止痛貼穴位貼敷每日1次。1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療程結束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
1.2.1 通脈止痛貼藥物組成
醋香附15 g、醋元胡30 g、全蟲6 g、五靈脂12 g、紅花15 g、川烏1 g、草烏1 g,將上述藥物研成極細末,姜汁調成膏,制成1 cm×1 cm×1 cm的藥貼。
1.2.2 穴位貼敷穴位選取
根據疼痛部位選取阿是穴和相應神經節段的夾脊穴[4],以及辨證選穴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曲池等;每日1次,每次4 h~6 h。
1.2.3 護理
①疼痛護理:觀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時間、程度、情緒、睡眠,及時評估病人疼痛程度。指導病人穿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健側臥位,盡量減少對局部皮膚的刺激,保持皮膚的干燥、清潔。告知病人及家屬疾病的相關知識[5],運用放松訓練緩解疼痛,轉移分散疼痛與不適。②生活護理:適當運動,指導做八段錦、養生操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配合行氣、活血、清利肝膽的食物,如紅花萵苣湯、黑木耳冬瓜湯、黑豆薏苡仁粥等,禁食生冷海鮮及辛辣之品[6]。③心理護理:了解病人的心理動態,增強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針對病人個體差異,因人施護、有的放矢地進行宣教指導,釋放負面情緒,特別是焦慮、失眠、情緒不穩定的病人,積極進行心理干預[7],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度及對治療的依從性,建立和諧、高效的護患溝通,使病人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關愛,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對治療充滿信心。④穴位貼敷護理:穴位貼敷時保持環境溫度適宜,避免受涼,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貼敷后盡量減少出汗,局部注意防水。觀察貼敷后局部皮膚反應,一般病人會出現瘙癢、灼熱感,如癢痛明顯,發現水皰、紅斑,立即停藥或改用溫和之劑。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醫皮膚科常見病診斷療效指南》[8]和疼痛程度評分分級[3]的變化進行療效判定。對病人治療前后的疼痛及伴隨癥狀進行比較,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疼痛改善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治愈:病人疼痛消失或疼痛改善率≥90%,睡眠正常,無不良反應;顯效:疼痛改善率為70%~89%,未見不良反應;有效:疼痛改善率為30% ~69%,睡眠受到一定影響,偶有焦慮、緊張;無效:疼痛改善率<30%,出現失眠、焦慮、緊張等。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運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Z檢驗或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病人臨床效果比較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一般中老年人多見[9],病人大多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工作和睡眠,且增加抑郁、焦慮等情感障礙的發病率[10]。帶狀皰疹屬我國醫學的“蛇串瘡”“腰纏龍”,后遺神經痛主因皮損消退,余毒瘀阻經絡,致氣血阻滯,或因久病不愈,致使肝郁化火,肝失條達,氣滯血瘀,或火毒侵襲肝膽經絡,損傷陰津,致使氣血瘀滯,故予以通絡散瘀、活血止痛[11]。通脈止痛貼中,選用藥物為通經活絡、開竅走竄、氣味俱厚、用力猛烈、有毒之品[12],醋香附、醋元胡理氣解郁,推動氣血運行;全蟲通絡止痛;五靈脂、紅花活血散瘀止痛;川烏、草烏辛熱大毒,現代藥理證實具有麻醉止痛、擴血管等作用。《本金逢源》記載,生姜搗汁,則“大走經絡”,所選穴位,以阿是穴、膀胱經、膽經之穴為主[13],與患病臟腑相應的經絡吻合,亦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所分布的位置有關。穴位貼敷通過穴位刺激作用、腧穴與經絡的傳導作用[14],及皮膚組織對藥物有效成分吸收后的藥效作用[15],三劍合一,降低痛覺神經的敏感性,減輕疼痛等。經本研究表明,通脈止痛貼穴位貼敷聯合甲鈷胺靜脈輸注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肯定,緩解疼痛有效,操作簡便,無痛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但其鎮痛機制,藥物與穴位的作用機制方面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