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虹
【摘要】本文從適應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出發,提出當前我國大型礦山企業管理中構建全員、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重要性,并從構建“五位一體”模式入手,實現企業管理流程的優化與再造。
【關鍵詞】企業管理 效能監察 工作體系
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大孤山鐵礦從優化管理流程、規范企業管理人員經營行為人手,建立“五位一體”效能監察體系,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顯成果。
一、構建“五位一體”效能監察體系的重要性
1.適應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實施契約化管理的需要。隨著企業改革深化和契約化管理的實施,解決企業內部非完全市場化體制機制與外部市場化環境之間產生的各種不適應、不協調矛盾,必須通過構建新的效能監察體系,激發企業內生動能,實現管理流程的優化與再造,打造主業優勢強、管控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強、政治保障強的現代企業。
3.正面回應職工關注的需要。建立適應企業監督管理新機制,引入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讓職工通過日常監督、網絡問企、民主管理等活動,參與礦生產組織全過程,正面回應職工群眾的關注,使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嵌入進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促進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4.進一步發揮紀檢監察作用的需要。建立全員、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旨在最大化解決監督資源無法形成合力、重復監督和監督力量不夠存在空白點和真空的問題,擴大監督效應,提高監督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紀委的再監督、再管理作用。
二、體系內涵
“五位一體”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是建立黨風、行政、審計、職工群眾、公司巡視巡察為內容的“五位一體”工作體系。這個體系是以推進契約化管理為契機,以風險管控為核心,以紀檢監察、專業管理、內部審計、職工監督、上級巡視巡察等為手段,以信息化系統為平臺,吸收各專業部門監督檢查結果,充分發揮專業人才、企業管理者和各個執行層面等各方監督力量,打造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要被監督的陽光企業,形成全方位、無死角、全過程的立體化監督體系。
1.監督責任主體不再僅僅局限于紀委、審計等專業監督人員,而是分配給所有管理者和職工群眾,業務管理者都有下監一級的縱向監督責任,將各業務部門管理者轉變為本業務鏈上的一名監督者,形成一個個縱向的按業務劃分的監督鏈條,從而實現“全員”,對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無死角監控。
2.紀委作為監督主責部門,負責召集相關部門進行專業檢查、收集并整理各個部門縱向監督檢查結果、審計結果、上級和外部信訪、巡視巡察結果,從橫向進行結合、分析,評估風險及控制水平,對影響大、造成損失大、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結構不合理、流程不順暢、管控有漏洞、長期監督缺失等薄弱環節,形成監察建議,進行跟蹤督導。
3.在監督檢查中建立前后臺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將專業部門日常檢查、物耗管控月檢查、礦產資源月巡視、網絡問企意見建議等常規檢查結果和公司信訪件反饋、審計意見、巡視巡察通報等專業監督檢查相結合,既注重發揮專業技術能力,指導監督檢查的判斷,為改進建議提供專業指導。
4.研發監督工作信息平臺,將核對、匯總、統計等需要大量勞動力、記憶力的操作性、事務性工作轉移至電子信息平臺處理,使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落到實處。
5.建立無空擋的全方位追責體系。不僅從違紀違法層面加強問責,同時將企業內部的各類管理問題責任追究和流程優化與再造歸口緊密結合,進一步延展效能監察體系的執行深度及廣度,發揮效能監察體系的再管理作用,推動整體管理水平提升。
三、實施路徑
1.建立組織管理體系。成立了由黨委書記、礦長任組長,紀委書記、分管副礦長任副組長,紀檢監察、設備、綜合管理、財務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實施統一領導,加強頂層推動,明確分級管理,形成下監一級的監督體系。
2.建立“全員”監督格局。在日常監督過程中,紀檢監察部門注重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組織專業部門深入研討,廣泛聽取專業意見,形成規范嚴謹、便于執行的效能監察方案,提高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審計、生產、設備、管理等專業部門負責對主管業務進行規范性的監督檢查和整改指導,通過監督制度執行情況,動態彌補制度漏洞、完善和優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并形成常規性的機制。黨群、管理部門負責收集整理網絡問企、合理化建議、共產黨員工程等平臺的意見、建議,發揮職工民主監督作用,推動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對職工群眾最關注的、最容易出問題的物耗管控系統中,利用局域網網絡系統的開放功能,賦予更多的人具有查看權限,從作業區計劃、部門審批、供銷公司采購、礦總庫管理、機臺消耗、舊物回收等環節實施全過程陽光操作。特別是機臺消耗和舊物回收兩個最為重要的關鍵環節,采用全員參與、群控群防的方式,即作業區領料員領取物資、檢修工安裝、機臺確認的方式,整個過程全員參與,各負其責,確保所有物資材料備件領用耗行為實現依法、依規、透明、高效運行。
3.實行全流程監察。依托礦業公司智慧礦山平臺,建立并投入使用了物資消耗全壽命周期管理系統。系統共有計劃、電子票據、機房庫存、班組機臺領耗、預裝及回收五大業務模塊,以原始票據電子化切人為載體,借助計算機網絡的支持、收集、處理、分享功能,對物資預算、計劃、查詢、審批、領取、消耗和報廢回收進行全過程、全壽命跟蹤控制和全方位、無死角監控監察。該系統將效能監察作為一個單獨管理模塊嵌入物資管理流程,利用信息平臺的開放性,對整個物耗管控體系進行全流程監控。并成立專業化檢查組定期監察,全員參與、分兵把口、群控群防,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整個流程接受監督、整個程序操作可控,整個過程沒有管理死角。
4.強化職能部門管控。在生產源頭上強化礦產資源管控,成立由武裝保衛、生產、地測、紀委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每個月對采場和周邊排巖場進行不間斷巡視,對周邊企業、村民和不法分子蠶食國有資源現象進行及時制止。在生產組織環節強化生產過程管控,成立由生產、工程、設備、紀委等部門和作業區相關人員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按照“準時化”、“精益化”生產要求,對外委剝巖計量驗收、工程質量、膠帶運輸系統延伸工程等進行全過程跟蹤。在材料備件消耗環節強化物資備件消耗管控,成立由設備、供應、庫房管理、紀委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每月對相關部門、作業區物資管理的每個流程、每個環節進行檢查,保證材料物資物盡其用,確保部門、作業區不出現物資管理的漏洞和“空單”、流失的責任問題,等等。通過運行常態化的效能監察模式,將專業部門日常檢查、紀委聯合檢查和上級巡視巡察、職工群眾監督反饋等監察手段有效融合,實現了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5.加強違規責任追究。堅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規必追責,對在物耗管控檢查、礦產資源保護巡視、能源管控巡視、工程即時監督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出現的問題,及時跟進,限期整改。對優秀的管理人員建議提拔重用,對不稱職的管理人員實施提示、督辦、告誡,對違法違紀、有重大錯誤的管理人員依紀依規予以查辦。近兩年,先后對10余名部門及作業區主要領導進行了警示、提醒,將兩名作業區主要領導調離作業區領導崗位,有效增強了全員、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的能動性和震懾力。
四、運行效果
1.共擔企業困難、共享企業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通過建立“五位一體”全員、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使全體職工深刻認識到開展全員、全流程監督勢在必行,即是保護國家和企業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保護職工賴以生存的根本,更是保護廣大干部、職工少犯錯誤、不犯錯誤的需要。而且,通過鼓勵職工群眾為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流程、查找管理缺陷出謀劃策、獻計出力,推倒了干群間的“隔心墻”,架起了一座連心橋,營造了共擔企業困難、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濃厚氛圍。
2.全員監督、全員管理的意識明顯增強。通過運行“五位一體”全員、全流程效能監察體系,搭建網絡問企、聯絡員直通車等監督平臺,鼓勵、聽取并采納每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使全員、全流程監督理念扎根于職工群眾之中,吸引更多的職工想監督、會監督、能監督,形成了全員監督、全員管控的良好局面。職工通過網絡問企、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渠道提交各類管理及廉政意見、建議1499條,采納實施456條,堵塞漏洞、創造效益達77.3萬元。
3.推動了管理升級,確保契約化目標順利實現。把管人和管事聯系起來,可以進一步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防止出現工作上的交叉和重合,避免出現監督真空,也增強了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有力地促進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2017年,大孤山鐵礦實現降本增效5354萬元,全年利潤指標比預算增利1040萬元。2018年,大孤山鐵礦將全面完成契約化經營目標,實現扭虧為盈,預計利潤將實現1127萬元以上。
4.廉潔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紀檢監察作用進一步發揮。各監督主體緊密配合,認真履職,不僅使監督工作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提高了監督的當期性、有效性,而且對監督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發現、快速上報、持續跟蹤,顯著提高了企業風險監控和化解的水平,也進一步強化了廉潔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