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張升升+史巍+田麗麗
摘要:審計是效能監察的經常采用而且行之有效的一項監督手段。在審計的眾多類型中,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是一項重要類型。作者試圖從內部審計的自身特點、內容結構、開展程序、組織保障等方面對如何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做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效能監察;跟蹤審計;開展
審計是效能監察的經常采用而且行之有效的一項監督手段。在審計的眾多類型中,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是一項重要類型。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是施工過程中隨著施工進度,對工程項目的完成投資、工作進度、質量控制等情況及其他事項實施審計監督的方法。跟蹤審計的實施過程與工程項目施工過程同步進行。施工過程是動態的,并且施工往往是立體交叉式推進,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又不能影響施工進展,因此,科學合理地確定審計的方法和內容,是高質量完成工程項目跟蹤審計的關鍵。
一、施工過程中的跟蹤審計重點
1、工程項目開工前的情況審計。審計人員在開工前要進行現場勘察,做好原始記錄,為工程結算審計做好資料準備。特別是對于工程項目前有“三通一平”等清除拆除工程的情況,跟蹤審計人員要在拆除之前進行工程量核實,否則拆除后就無法核實工程量,因為這是一種隱蔽工程,要特別注意。拆除后的舊材料、舊設備等廢舊物資有些是被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有些則會被處理變現,審計要及時審查廢舊物資處理的過程,是否符合相關制度流程,資金是否及時收回入賬,否則資金會形成“小金庫”,這正是效能監察的重點。
2、工程項目過程中的過程審計。在施工過程中要著重兩方面審計: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及工程費用結算審計。施工進度方面,工程項目能否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交付,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按期投入使用,發揮作用。審計應主要審查工作計劃制定、工序安排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有有力措施保證按期完工。在工程費用結算審計方面要重點監督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材料使用,特別是要注意基礎、地下及裝修前處置等隱蔽工程。對停工、復工等事件及質量和安全事故要及時到現場進行簽證記錄,并開展計算和分析等工作,要弄清原因,分清責任,控制工程造價,為以后的索賠工作和工程結算審計做準備。隱蔽工程是施工的重點,是施工的難點,也是跟蹤審計的重點。在這期間,審計人員要堅持現場監督,現場核實,查看施工方法、工藝是否與批準的內容相一致,審查是否有偷工減料或虛報基礎工程量的情況,審查是否有地下水,土質情況,地下障礙物情況,施工現場及材料倒運情況。施工過程中,審計人員深入施工現場,掌握的資料越詳細,工程跟蹤審計工作就越有深度,審計效果也越好。
二、施工跟蹤審計的方法
1.應在工程項目正式立項時,即將其納入審計視野,關注其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式進點時間可安排在即將正式開工前。
2.審計組應在項目現場設立辦公場所,與被審計單位建立定期例會制度,參加被審計單位的重要例會,及時了解、掌握項目有關情況,提出審計意見,并且作好會議記錄。
3.要重視做好審計宣傳工作,使被審計單位了解跟蹤審計的程序、內容及應配合的要求,自覺接受審計。
4.審計組成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掌握工程進展、變更等真實情況,了解工程建設中涉及的有關技術問題,熟悉工程計量規則及有關費用的測算辦法,并且作好相關記錄。
5.審計人員應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定期(一般為每月一次,次月對上月)對各參建單位(包括工程項目相關單位)實際完成的工作內容、工作數量、工作質量進行核定,開具核定單。
6.審計組應根據跟蹤審計實施方案的要求,要求被審計單位按照審計組規定的時間和方法報送工程結算資料,并及時確定審計結果:
①采用“按實結算”方式的,必須要求施工企業按照已完成的形象進度,及時報送“分部、分項工程”的結算資料,予以審計。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到“工程施工完成,工程結算審計基本結束”;
②采用“中標價包干,設計變更、額外工作量簽證按實調整”結算方式的,必須要求施工企業每月將已發生的設計變更、簽證工作量編制“變更部分結算”,經審計后作為工程竣工結算的組成部分;
③采用“單價包干、工程量按實結算”方式的,必須要求施工企業對已完成的形象進度上報“分部、分項工程”的結算資料,經審計后作為工程竣工結算的組成部分;
④無論采用“按實結算”、“中標價包干,設計變更、額外工作量簽證按實調整”、“單價包干、工程量按實結算”中的哪一種結算方式,對于設計變更及額外增加的分部、分項工程單價都必須先申報,經審計組審定后再作為工程竣工結算的依據;
⑤對于在建工程其他費用的審計,亦應本著“及時、完整、準確”的原則進行審計,并按時做好《審計工作底稿》。
7.審計組應建立《跟蹤審計項目臺賬》,由主審人員負責及時登記審計時間、工作紀實(包括工作內容、審計事實、發現問題、審計意見、整改情況、審計成果)。臺帳要注重反映量化成果,成為反映跟蹤審計全貌的工作日志。
三、跟蹤審計的實施技巧
施工過程跟蹤審計還應解決如何創新審計程序、方式及如何加強對審計質量控制的問題。傳統的審計已經將審計通知書—審計作業—審計報告—審計復核 —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作為一種程式,其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往往在審計結束后作出。然而,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是與施工作業同時進行的,審計隨時可能發現一些問題,隨時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糾正問題,如果對審計中的發現仍按常規程序履行,那么有很多事項就會失去時效性,跟蹤審計的效果和作用就會減弱。因此,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必須就審計發現隨時作出審計意見和決定,以增加審計工作的時效性,同時盡量避免施工進度受到審計工作的影響。
根據工程項目跟蹤審計的特點,審計發表審計意見和作出審計決定可采取三種形式,即口頭形式、審計底稿及審計整改單形式以及正式審計公文形式。對審計中發現的一般性問題,審計發現后有關單位立即主動整改的問題,以及審計對工作進度安排、施工組織等方面的意見,審計人員可用口頭的形式向有關單位和部門發表審計意見,并視其重要程度在事后補作審計記錄;對因質量問題需要停工、返工和對施工方案及投資、進度、質量控制措施等存在異議,或需對其提出必要的審計建議,且經初步交換意見與有關單位和部門達成一致的,可用審計底稿和審計整改單的形式提出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對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有傾向性的問題、經審計多次提出屢犯不改的問題,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的設計方案存在缺陷等問題,審計部門應出具正式的審計文書,包括審計函、審計意見、審計決定等,同時要求被審計單位反饋情況。
工程項目跟蹤審計作為現代審計的一種重要方式,已經在大中型工程項目審計中采用,并且取得了明顯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的經濟成果。雖然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在審計中與施工、監理、建設管理等工作密切結合,以內部控制審計為重點,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跟蹤點,準確掌握審計參與管理的程度,把握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原則,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審計程序和審計質量保證體系,跟蹤審計會逐步步入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然而,要真正解決審計中出現的問題,規范并統一審計行為,還應盡快制訂有關工程項目跟蹤審計的制度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