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平

從字面的意思理解,紅色食品就是指外表呈紅色的食品。紅色在視覺上能給人興奮刺激,讓人精神振奮、食欲大增。紅色食品里也藏著很多養生密碼,不同的紅色食品保健功效各異。
紅色食品對身體的益處很多。營養學家認為,紅色食品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們都富含天然鐵質。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成人每天的鐵需要量是10~15毫克,孕婦則翻倍。紅色食品大多數都含有鐵元素,例如我們常吃的櫻桃、大棗等都是貧血患者的天然良藥,可以抗疲勞、防治缺鐵性貧血。攝入適量的鐵元素有助于保證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行。
紅色食品除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鐵元素,具有良好的補血效果外,還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增強心臟功能,具有維護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寒力和抗病能力。
紅辣椒、番茄、紅棗、紅莧菜等紅色食品中,均富含β胡蘿卜素,不但能清除人體氧自由基,而且參與合成維生素A,對人體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可提高預防感冒的能力。
研究還發現,果蔬類紅色食品大多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它們富含番茄紅素、花青素、多酚類色素、丹寧酸等,都具有抗氧化、調控細胞生長代謝、調節膽固醇水平、預防腫瘤的作用,其中番茄紅素還對男性前列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紅色食品如番茄、紅辣椒、西瓜等還是改善焦慮情緒的天然藥物,也是抑郁癥患者的首選。
果蔬中的紅辣椒是極具代表性的紅色食品,存在于辣椒皮中的辣椒紅素賦予了紅辣椒鮮亮奪目的紅色。辣椒具有溫中散寒、開胃除濕的功效。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刺激唾液和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還能興奮心血管系統,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因此在寒冷潮濕環境有祛風除濕的作用。我國潮濕或寒冷地區都把辣椒作為重要的食材添加到日常飲食中。紅辣椒中抗氧化劑、硒和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甚至高于柑橘和檸檬等酸味水果。紅辣椒所含的膳食纖維還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葡萄糖水平,改善腸道功能。紅辣椒不僅含有辣椒紅素,還富含有多種保健作用的辣椒素。研究顯示,辣椒素可以減少人體膽固醇的合成,同時能預防動脈狹窄,增加血流量,從而改善心血管功能。辣椒素對于預防癌癥、減少炎癥、降低血壓等也都有一定幫助。需要提醒的是,辣椒辛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多吃,有胃潰瘍、咽喉痛、眼疾、痔瘡等疾病的人更要慎食。
番茄,也就是俗稱的西紅柿,作為紅色蔬果的代表之一,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成熟西紅柿中的主要色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一般來說,番茄成熟度越高,番茄紅素含量就越高。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番茄紅素可以預防前列腺癌。男性每天在飲食中攝入6.5毫克以上番茄紅素與攝入最少者相比,可以使前列腺癌發生的風險減少21%。此外,研究還發現,高番茄紅素攝入還能降低食管癌、口腔癌胃癌、結直腸癌和肺癌的風險。需要說明的是,番茄紅素屬于脂溶性的營養素,和油脂搭配吸收利用率更高。使用食用油烹調番茄,有利于人體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利用,加強其保健功效。因此,番茄熟吃更好,做成西紅柿炒雞蛋、橄欖油浸番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番茄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特別是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如鐵、鎂、鈣等,這在其他植物性食物中還是比較少見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紅蘋果也是常見的一種紅色水果,富含果膠、糖分和維生素C。它還是溫和的通便劑,可以用于輔助治療腸道功能紊亂,也可以抗腹瀉,還可用于貧血和哮喘的輔助治療。紅蘋果還能夠緩解神經系統緊張,促進睡眠。每天晚上吃一個紅蘋果,或者放一個蘋果在床邊嗅其特有香氣,會有一定的助眠效果。對于希望保持體形的人來說,蘋果也是個上佳選擇,因為紅蘋果幾乎不合脂肪,每100克只有不到58千卡的熱量,是十分適合用來控制體重的水果。法國圖盧茲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一個蘋果可以在8周內使膽固醇水平降低。
紅色食品中的肉類即所謂“紅肉”,我們提倡盡量選購新鮮的,而不是加工過的肉制品。紅肉主要含蛋白質、脂肪及礦物質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膳食中的鐵分為兩類,其中紅肉當中的“血紅素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一般來說,肉類的顏色越紅,其中所含血紅素鐵就越多。相比之下,植物性食品中鐵的吸收率普遍較低,乳制品含鐵則非常少。
以牛肉為例,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可以有效補血養血,冬季食用牛肉還可以暖胃補益。牛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可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與合成,從而及時補充體力,提高抵抗力。牛肉脂肪含量適中,且富含亞油酸,這種潛在的抗氧化劑有助于養顏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