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嫻 (江門市新會保健院,廣東 江門 529100)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逐年提高,由于其胎齡小,胃腸道發育還不成熟,且吸吮能力不足,喂養不耐受較為常見,臨床表現為嘔吐、腹脹、胃潴留、加奶困難等,不利于營養的攝入與吸收,嚴重影響早產兒的生存質量和體重增長[1]。臨床研究表明,早產兒開奶時間越晚,喂養不耐受越嚴重,對早產兒的成活和體重增長影響就越大。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縮短喂養不耐受時間,對于提高早產兒存活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為研究對象,用以探討多潘立酮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符合喂養不耐受診斷標準,并排除胃腸道畸形、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將90例早產兒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平均胎齡(31.4±2.8)周,出生體重(1 908.4±137.8)g。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平均胎齡(30.9±4.3)周,出生體重(2 036.5±212.5)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早產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兩組早產兒均置于暖箱中進行保暖,采取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維持電解質平衡,防治感染,治療原發病,部分患兒給予靜脈營養支持。對照組采取鼻飼喂養,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多潘立酮混懸液鼻飼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多潘立酮混懸液鼻飼(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84)0.3 ml/(kg·次),每6小時1次,在喂奶前10~30 min進行鼻飼,同時在喂奶前后讓患兒吸吮消毒的未開孔皮奶頭約10 min,治療時間7 d。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觀察兩組患兒的喂養不耐受消失時間(臨床癥狀包括嘔吐、腹脹、胃潴留)、達到完全腸內營養時間及體重增長量變化,比較其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①有效:治療7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嘔吐、腹脹、便秘和胃潴留等)均得到較好控制;②無效:治療7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2]。
1.4 統計學方法:研究數據均采用 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喂養不耐受消失時間(如嘔吐、腹脹、胃潴留)和達到完全腸內營養時間均明顯縮短,體重增長量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喂養不耐受消失時間(d)達到完全腸內營養時間(d)體重增長量(g/d)45 3.4±1.6 7.4±3.3 24.5±4.8對照組 45 6.2±1.7 9.2±3.6 21.9±3.4 t值 8.05 2.47 2.97 P值觀察組<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7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早產兒胃腸道功能發育不成熟,胃腸激素水平低,消化酶分泌不足,胃排空能力差,常出現喂養不耐受的情況,且胎齡越小,體重越低,喂養不耐受發生率越高,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易影響患兒體重增長和生長發育,易出現消化道出血,嚴重者可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直接威脅患兒生命[3]。部分喂養不耐受患兒可能需要靜脈營養時間較長,多會出現膽囊膽汁排泄障礙,易出現膽汁淤積、高膽紅素血癥等并發癥,不利于其生長發育及預后。因此,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問題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喂養不耐受藥物為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作為外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通過直接作用于胃腸壁多巴胺受體,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腸道排空,協調胃與十二指腸運動,減少胃食管反流,對于喂養不耐受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4]。該藥物僅有少量透過血腦屏障,幾乎不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安全性高。非營養性吮吸可訓練早產兒的吮吸吞咽功能,刺激口腔內感覺神經,促進胃腸道發育,繼而促使胃腸功能成熟(包括胃腸蠕動,胃腸激素分泌),同時興奮迷走神經,調節胃腸肽的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胃排空,減少食管反流,促進胃腸功能發育成熟,幫助早產兒從腸外營養盡快過渡到全胃腸營養[5]。我院采取多潘立酮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旨在進一步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喂養不耐受消失時間(包括嘔吐、腹脹消失時間、胃潴留)和達到完全腸內營養時間均明顯縮短,體重增長量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多潘立酮聯合非營養性吸吮發揮協同作用,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胃排空,縮短喂養不耐受時間,改善早產兒營養吸收狀態,安全、有效,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多潘立酮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患者療效顯著,有利于縮短喂養不耐受時間,促進胃腸道功能成熟,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