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偉,韓恩崑,張建生,吳會國,吳 嶺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寶坻臨床學院,天津 300000)
混合痔是常見的外科疾病,傳統外痔剝離、內痔結扎術是治療混合痔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肛門是一個具有自身特殊解剖結構及功能的器官,且痛覺非常敏銳,大部分患者在術后由于手術創傷,疼痛刺激,括約肌痙攣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因此,采取恰當的處理措施預防或減輕痔術后疼痛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采用局部外涂地爾硫卓軟膏可明顯減少括約肌痙攣次數,減輕術后疼痛,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混合痔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1~56歲,平均(35.56±4.12)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0~57歲,平均(36.55±3.2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委員會2005年制定的《痔臨床診治指南》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混合痔,既往無肛門手術史。
1.3 排除標準:①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合并其他肛門疾病,如:嚴重肛裂、肛瘺、肛周膿腫等;③合并嚴重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造血系統疾病及精神系統疾病患者;④直立性低血壓、平常口服鈣離子拮抗劑、對鈣離子拮抗劑過敏患者。
1.4 方法:手術均采用傳統外痔剝離、內痔結扎術。治療組術中及術后3次/d,肛緣局部外涂2% 地爾硫卓軟膏(廠家:山東華信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1494),取0.5~1 ml涂抹在肛緣及肛周2 cm處,并進行適量按摩以促進吸收。對照組術中及術后3次/d,肛緣及肛周2 cm處局部外涂凡士林軟膏,0.5~1 ml/次,并進行適量按摩。
1.5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24 h、48 h、72 h括約肌痙攣次數及術后疼痛程度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觀察。無痛:VAS評分0~1分;輕微疼痛:不需要止痛藥物,不影響睡眠,VAS評分2~3分;較重的疼痛:口服止痛藥物可緩解,對睡眠影響較輕,VAS評分4~6分;嚴重的疼痛:需要強效阿片類止痛藥,嚴重影響睡眠,VAS評分7~10分。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括約肌痙攣次數比較:見表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術后疼痛程度(VAS)比較:見表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括約肌痙攣次數比較()

表1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括約肌痙攣次數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 例數 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對照組30 15.2±3.3 10.2±2.5 4.5±1.4治療組 30 9.6±1.5① 5.6±2.3① 1.5±0.8①
表2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術后疼痛程度(VAS)比較(,次)

表2 兩組術后24 h、48 h、72 h術后疼痛程度(VAS)比較(,次)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 例數 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對照組30 8.2±0.8 5.8±1.2 4.2±1.4治療組 30 6.5±0.9① 3.5±0.5① 1.0±0.8①
傳統外痔剝離、內痔結扎術是治療混合痔的主要方式之一,治療痔具有很好的效果[1],但術后疼痛一直困擾著外科醫生和患者,甚至有些患者因懼怕術后疼痛而拒絕手術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是由于肛門周圍血管、神經比較豐富,齒狀線下受體神經支配,對痛覺極為敏感。手術損傷刺激引起外周神經細胞軸突中胞漿逆向流動,導致神經末梢釋放P物質,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組織水腫;并導致肛門局部微循環障礙,無氧代謝產物堆積,炎性致痛物質增加,局部水腫,創口張力增加,括約肌痙攣,使疼痛難以緩解。痔術后疼痛尚可反射性引起括約肌痙攣,使疼痛持續而劇烈[2]。如何應用簡單有效的措施減少術后疼痛,是當今肛腸界探索的一大課題。Davies[3]曾報道局部注射肉毒素減輕括約肌痙攣,從而達到減輕痔術后疼痛取得了滿意效果。Chauhan研究通過括約肌部分側切也可達到去除括約肌痙攣,減輕術后疼痛的目的[4-5]。地爾硫卓為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口服時藥物通過血液轉運、分布,抑制心臟與血管平滑肌去極化時的鈣離子內流從而發揮其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心動過速、心絞痛和高血壓的治療。最近國內外研究顯示局部應用地爾硫卓,能夠使肛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肛管內靜息壓力,減輕痔術后疼痛[6],吳躍銳在肛裂的治療中局部應用地爾硫卓軟膏[7],能有效降低肛管靜息壓,改善肛門內括約肌的痙攣,促進肛裂的愈合。Carapeti EA,Jonas M 研究表明[8-9],口服60 mg 地爾硫卓,2 次/d,能有效降低約17%的肛管靜息壓,濃度為2%的地爾硫卓軟膏,使用一次治療效果能維持長達3~5 h,肛管靜息壓可以下降28%,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治療效果,減少括約肌痙攣。
本研究中治療組術中及術后3次/d,肛緣局部外涂2%地爾硫卓軟膏,可使術后括約肌痙攣次數減少及術后疼痛減輕,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肛緣局部外涂2%地爾硫卓軟膏,較口服劑量明顯減少,無明顯不良反應;與局部注射肉毒素比較,操作方便、無創,同樣可以達到減輕肛門括約肌痙攣,減輕痔術后疼痛的目的,同時避免了括約肌部分側切損傷括約肌致肛門失禁的風險[10]。
綜上所述,局部外涂地爾硫卓軟膏可減少混合痔術后括約肌痙攣次數,減輕術后疼痛,鎮痛效果確切、無創、操作簡單,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