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偉賢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泌尿一區,廣東 惠州 516001)
輸尿管結石是臨床外科較常見的一種上尿路結石,患者常呈現血尿和腰部絞痛,嚴重者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積水、梗阻等[1]。目前臨床上因考慮到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較弱,耐受手術性差,故在輸尿管鏡下手術逐步取代了開放性手術[2],主要有氣壓彈道碎石和鈥激光碎石兩種方式。為此,本研究分析對患有輸尿管結石的老年患者實施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與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的效果對比和對腎臟功能影響的差異。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接診的90例確診為輸尿管結石的老年患者,按系統隨機化法分為A組和B組各45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研究,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A組使用AURIGA30W鈥激光機(德國威孚萊)實施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調整儀器功率確保結石碎至直徑≤0.2 cm并吸出結石;B組使用氣壓彈道碎石機(國產ELE型)實施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確保結石碎至直徑≤0.3 cm并吸出結石,直徑0.3~0.5 cm的結石可用取石鉗取出。
兩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常規抗感染、止血、解痙治療,
患者取截石位,利用灌注水泵擴張作用將輸尿管鏡行至輸尿管結石處,將雙J管于碎石完成后置入輸尿管內,常規留置導尿管,術后1個月行腎-輸尿管-膀胱X光(KUB)、血肌酐和尿素氮復查。
1.3 觀察指標:記錄患者手術用時、住院天數、成功碎石率和術后30 d排空結石率作為治療效果的評價指標,以血肌酐、尿素氮表示腎臟功能恢復情況,以術后殘留結石直徑≤4 mm為成功碎石標準,以術后第30天KUB復查無結石為排空結石標準,并觀察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用SPSS 19.0對兩組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實施χ2檢驗,若P<0.05說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情況:治療后A組手術用時、住院天數、成功碎石率和術后30天排空結石率均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情況
2.2 兩組手術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情況:兩組患者術前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以上指標均下降且A組指標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 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情況()

表3 兩組手術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情況()
注:與手術前比較,①P<0.05;與A組比較:②P<0.05
組別 例數 肌酐(μmol/L)術前 術后尿素氮(mmol/L)術前 術后A組 45 239.98±111.06 110.94±31.02① 9.51±2.36 5.03±1.35①B組 45 240.17±110.65 131.47±47.56①② 9.58±2.33 7.54±2.31①②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A組出現1例術后發熱和1例輸尿管穿孔,發生率為4.4%,B組出現2例術后發熱和1例輸尿管斷裂,發生率為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輸尿管結石大多數是由于腎臟內的尿鹽晶體脫落阻塞輸尿管所致,當輸尿管存在狹窄或憩室等因素時,尿液會滯留或引起感染進而促進結石生成[3]。臨床上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對老年輸尿管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均不佳。目前經輸尿管鏡碎石成為臨床治療的熱點,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與氣壓彈道碎石兩種治療方式[4]。
本研究顯示,A組手術用時和住院天數均較短,而成功碎石率和術后30 d排空結石率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有輸尿管結石的老年患者實施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其治療效果優于氣壓彈道碎石。肖超等人的研究[5]也顯示,鈥激光方式碎石能夠使結石粉碎更徹底,明顯縮短住院天數和手術用時,使結石排出更充分,利于患者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氣壓彈道碎石是在氣體壓縮時產生能量,以脈沖的形式對結石起到解體作用,在碎石時會引起一定的震動和碎石的位移。而鈥激光通過石英光纖傳導激光,對任何結石均有較好的粉碎作用,且結石被粉碎后體積較小[6],其一方面利于結石更順利地排除,另一方面在術中避免了氣壓彈道碎石引起的震動與碎石位移對輸尿管壁的沖擊,其對患者腎臟等器官造成的影響較小,進而有利于碎石的后續清除和排空。該結果與郭一泓等人的觀點[7]一致。同時本試驗中兩組患者術前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以上指標均下降且A組指標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碎石方法均有利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恢復,且以鈥激光方式碎石促進腎臟功能恢復更明顯。分析原因是由于鈥激光能夠使結石粉碎和排除更徹底,可以更快地減少碎石對腎臟的損害和腎功能的影響[8],從而利于功能的恢復。成俊等人的研究[9]指出,鈥激光碎石不僅能改善患者腎臟功能,更有利于其功能恢復而且對同時伴有急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樣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在對比兩組不良反應方面時發現,鈥激光碎石出現1例術后發熱和1例輸尿管穿孔,發生率為4.4%,氣壓彈道碎石出現2例術后發熱和1例輸尿管斷裂,發生率為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發生率均較低,說明患者對兩種治療均有較好的耐受性,兩種手術方式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臨床可行性。該結果與韋炳陽的觀點[10]一致。
綜上所述,對患有輸尿管結石的老年患者實施鈥激光碎石治療比實施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的效果更佳,腎臟功能恢復更快,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