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處在中學階段的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他們將成為發展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力軍。加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將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以符合現代化國家發展的需要。然而從目前整體來看,學生接受法律教育的條件還有待完善,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本文將通過對中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狀態的分析,從客觀角度說明了加強學生法律教育的必然性,并且提出了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教學;法律意識;中學生;主要途徑
一、 中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
(一) 中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
1. 法律意識教育效果不佳
大多數中學學生都自愿接受學校對于他們的法律知識傳授。他們通過電視、相關資料以及現實生活中感受到學法、知法、懂法、用法是我們在社會環境中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立足之本,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對于法律知識的傳授僅局限于課堂,并且教師只是以灌輸的形式講解教材理論知識,使得法律教育變得刻板枯燥,使學生沒有切實感受到接受法律教育的現實作用。在學生群體中,雖然大部分學生接受法律資料,但是由于學生處在相對于封閉的學校,因此大部分對于其中的內容都是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導致法律教育事倍功半的后果。
2. 法律理念認識不足
大部分學生對于法律理念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導致其對法律不能很好的信服和遵從,也影響了學生依靠法律生存和治國的目標和理想,這就需要中學生結合法律理念,在客觀理性了解其中內容的基礎上,以與時俱進的眼光建立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的法律理念,從而在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建立依靠法律促進國家安定繁榮的信心。
(二) 影響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因素
首先,現在的中學生都屬于獨生子女,并且都還處于對人生和社會的懵懂時期,對于問題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學校也經常受到“以教材為基準,注重考試成績”思想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其次,由于中學生對于自身掌控以及外界事物辨別能力還有不完善,他們往往容易受到周圍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傷害,如果學生缺少對于加強法律意識的重視,也就不能及時受到法律的保護。還有,中學階段學生正處在個人性格和人生三觀成型的時期,他們往往會受到來自家庭的影響,比如家庭風氣和父母對于三觀所持有的態度等,這將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道路,就好比樹苗分枝會從既定方向發展直至成熟一樣。此時如果父母自身狀態和關系發生改變,都將會在學生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影像,乃至影響學生對人生的看法。
二、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的途徑
(一) 加強學生對法律意識的理解
從客觀的角度了解學生掌握法律知識的狀況,結合學校現有條件,制定相應合理的學習目標。加強學生整體的學習法律知識的意識,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端正法律教學的狀態,從而為學生知法懂法提供保障。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法律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法律法規進行自我保護和自我管理的意識,從而讓學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身做責,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于法律的信仰,讓學生學會以法律的角度,建立發展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理想。從而讓學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學會用法、護法,并且在學習生活中重視自身修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以符合將來發展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需要。
(二) 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想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到法律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訴求,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可以嘗試變換多種課堂教學形式,例如采用視頻教學、小組學習,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對政治法律教學保持興趣,從而以更加專注的學習態度投入到課堂中。教師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讓各個小組討論生活中、學校中遇到的一些不良誘惑,然后充分交流自己是如何拒絕這些不良誘惑的。通過小組討論,同學之間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在愉快的討論氛圍中掌握了課程知識。
(三) 理論聯系實際
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到實際,從而真正做到知法、守法和護法,不僅自己不做違法的事,對于不法侵害也要敢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開展一些活動,通過活動形式體驗法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嘗試主動拿起法律武器,提高學生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勇氣和決心。初中生是未成年人的典型代表,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變化較大。一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知識傳授和講解,另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況對發生在某同學身上的家庭暴力現象進行實際案例剖析,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第一輪解決和回答問題的方法,并強調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然后對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教師一邊進行貫穿講述,一邊要求學生結合案例進行深刻認識,進而達到初中學生在法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要求。
三、 結語
面對當代中學生,面對新問題、新情況,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應不斷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以此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新方法、新途徑,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意識的培養,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讓廣大中學生健康成長,并在美好的藍天下閃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參考文獻:
[1]杜培堯.論思想政治課教學對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智富時代,2015(9).
[2]杜紅艷.淺談初中思品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軟件:電子版,2016(12).
作者簡介:朱敏,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