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力 李勇
摘要:文獻資源是記錄間接知識的主要載體。考試是教學中最重要的評價測量手段之一,考察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必不可少地需要從各種文獻記述中獲得支持。在命制實驗試題時,需要開發這些文獻資源,把考察的知識和技能放在一個特定的知識情境中,給出信息擴充原有知識結構,考查學生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文獻資源;實驗試題;設計
文獻,是指用文字、代碼或者符號記錄的認知經驗和總結,是知識傳遞的重要載體。從課程資源開發角度來看,文獻資源特指獨立于教科書以外,和課程相關的圖書、期刊、典章、報紙、會議報告、權威記述等,也包括錄音、視頻、網頁等新型媒體形式,是信息集中化、系統化、成熟化的呈現形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直接體驗與實踐,但這和生物學科教學以文字記述的間接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基本特征并不沖突。開放的教學觀主張,建設適應于學生發展的課程要有序地接受容納教科書以外的更多課程資源。文獻是人類知識經驗最主要的物質形式和傳遞載體,也是課程資源中最常規,最普遍的存在形式。
生物學科獲得知識的基本手段是實驗與觀察。近些年來,生物學科的各級各類考試中,試題對實驗部分的考查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對教科書中原文記述的實驗過程步驟和操作方法,更傾向于立足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重要概念,靈活生成試題,綜合考查學生有關學科實驗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尤其重視對學生實驗技能方法與思想的考查。因此,利用各種文獻資源提供的信息,靈活組織知識情境編制實驗試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在全新情境中獲取并利用知識解決有關實驗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
一、 文獻資源的主要存在形式
在生物實驗試題命制中應用的文獻資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 生物學期刊雜志、學術報告、會議通報等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和前瞻性的文獻資源。它們反映相關領域的最前沿成果和趨勢,用專業術語和學科特有的表達方式表述,邏輯思維縝密復雜。這些文獻應用于生物實驗試題設計時,應注意和課程的通俗性相適應,經過概括加工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避免過于艱澀影響學生理解。
2. 生物學經典教材和權威著作等凸顯準確性和系統性的文獻資源。它們記述學科最準確,最系統的知識框架,是學科知識體系構成中最重要的基石,分科細致,內容豐富詳實,反映的知識層次遠高于高中階段的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些文獻應用于實驗試題命制時,應避開過于深奧的專業知識,盡量貼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取舍簡化,防止沖淡試題的基礎性。
3. 中高考、學業水平測試,奧林匹克競賽、大學自主招生試題等經過反復論證和實踐檢驗的生物實驗試題資源。它們的特點是經過開發加工以試題形式出現,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實用性,反映了課程改革對考試題目的具體要求和發展趨勢,在教學和考試中被引用和借鑒得極為廣泛,但會因為在不同訓練中重復出現,弱化原有的評價考查效果,在應用時要進行改編創新,保持新穎程度。
二、 開發文獻資源編寫生物實驗試題常用的幾種方法
1. 圍繞重要概念,引用文獻中的經典生物學實驗,考察獲取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教材在涉及重要概念時通常會輔以相應的實驗內容,以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產生和應用的過程。在命題中,引用文獻中的相關實驗,把重要概念的知識應用情境進行改換,用貼合教材的知識結構進行知識情境設計,考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和變通的能力,是最常見的做法。學生需要把知識還原到在具體實驗中,才能作答得分,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2. 引述文獻資源中新成果新動態,以具體案例整合不同章節的知識點,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閱讀材料獲取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體現了試題偏重于科學、技術與社會相聯系的總體趨向。這種題目靈活度高,綜合性強,對考查學生在學習中建構的知識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學生需要根據題目中給的信息提示提取不同知識點統合成網絡,并仔細篩選組織語言才能得出準確答案。
3. 把教材或者文獻記述的生物學實驗知識和學生能接觸到的生產生活中案例結合,生成靈活多變的題目,考察知識遷移能力和應變能力。這類題貼近學生自身體驗,立意新穎,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綜合性,答案開放度較大,必要時可設置一定的提示性語言,引導學生思維。
4. 根據權威考試中的經典試題進行再改編加工和創新是對文獻資源應用于試題命制的最普遍的方法手段,既保證了題目的經典性又體現了穩中求變的要求,在各類考試和習題中都有很好的應用,尤其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專題化訓練中,普遍被使用。
此外,開發生物科學史中的內容進行綜合命題也是近些年常見的方法。這類試題通常要求學生根據科學史中具體的實驗和探索歷程,補全實驗過程步驟或者評價實驗有效性和注意事項等,通過對科學家的研究過程進行分析考察,挖掘學科史中蘊含的巨大教育價值,體現課程改革注重過程體驗的理念。
三、 開發文獻資源編寫生物實驗試題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生物實驗試題的命制也越來越趨向于側重訓練和考查學生的知識的獲取和運用能力,在不脫離教科書的大前提下,越來越廣泛地和各種文獻資源深入融合。在文獻資源的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引述的文獻資源必須仔細甄別論證,確保準確詳實。開發文獻資源的最重要前提就是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命制試題引述的文獻應該來源清晰,敘述準確,通俗易懂,不能有知識上的漏洞或者語言上的歧義。
2. 引進的文獻必須貼合課標給出的重要概念,不能隨意擴展,漫無邊際。開發文獻為的是對教科書內容進行挖掘和擴充,要遵循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結構,尊重教材的權威地位,不能喧賓奪主。
3. 引入的文獻應該在原文基礎上進行提煉加工,要表述清晰概括,通俗易懂,重點突出,簡單明了。給學生創設應用知識的新情境,并不是設置語言陷阱和思維誤區,應該更關注文獻資源、重要概念、學生年齡特點的適切性。對于過于專業的語言和圖表等應該進行適當加工,不因辭害意,不故弄玄虛,反復推敲,用最直觀易懂的語言表述才是合理的形式。
作者簡介:任力,一級教師,吉林省白山市,白山市教育學院;李勇,一級教師,吉林省白山市,白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