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東營市勝利第三十四中學以團隊活動為依托,以志愿服務為突破口,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學生志愿服務隊伍逐步壯大,未成年人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逐步增強,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
“星星火炬”志愿服務隊多年來致力于宣傳弘揚志愿精神,帶領全體志愿者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積極參與,認真服務,圍繞“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藍天”、“文明禮儀我先行”、“我與綠色共成長”等特色團隊活動開展志愿服務,多次被全國少工委、團省委、團市委表彰,2017年12月榮獲“山東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稱號,團隊負責人曹麗霞老師榮獲“山東省優秀志愿者”稱號。
而作為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三十四中學團委書記的曹麗霞,更是在經歷了一段痛苦與陽光并行的抗癌旅程后,讓她在逆境中體悟到親人、同事與志愿者的真情,關愛猶如一道溫暖的陽光點亮了灰暗的生命。此后,她在關愛中重新啟程,巧妙地將志愿活動與學校德育教育相結合,帶領學生廣泛地參與到志愿服務中,滋潤了埋藏在學生心中愛的種子。
2011年是曹麗霞在語文教學一線的第 19個年頭,然而她怎么也沒想到一場疾病讓她離開了心愛的教學崗位。在人生重大的轉折點上,曹麗霞得到了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料,同事們的關懷和照顧,學生們真誠的祝福。關愛給了她新生的力量,歷經一次手術、六次化療、40次放療,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病床上的她將QQ改名為“美麗人生”,將Q齡改成了0歲,寓意著第二段生命的開始,她覺得新生命不僅要活得美麗,更要活出價值。

2013年,病情漸好的曹麗霞開始接手學校的團委、少先隊工作。契機下,教育的敏感性促使她思索志愿活動對學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她認為志愿活動是學校課堂學習的延伸,德育教育的補充,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大平臺。為了讓團隊活動深刻育人、啟迪思維,曹麗霞提出了將志愿活動與團隊活動相結合的想法,該想法很快得到了學校的認可。于是,東營勝利三十四中學“星星火炬”志愿服務隊在2014年10月成立,是由學校團委直接領導,由教師、學生和家長組成的全校公益性組織。
“星星火炬”志愿服務隊從一開始的20人,發展到現有注冊志愿者2300人,有少先隊員1092人、團員428人,教師志愿者125人,家長志愿者655人,下設環保、文明、助學、敬老、紅色教育、安全、宣傳7個專項服務部和36個班級志愿服務小隊,每個志愿小隊都有3-5名志愿骨干負責策劃、組織、上傳活動,團委定期對志愿骨干進行培訓,對于每一位志愿者、每個活動項目都有具體詳盡的服務要求、實施條例和激勵機制。
每年1月“星星火炬”團隊骨干都會認真策劃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在東營市文明辦申報并納入《東營市年度志愿服務項目名錄》,按計劃每天認真開展,同時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在學校中設立“紅領巾禮儀崗”“文明監督崗”“護綠植綠崗”“校園解說崗”“動物喂養崗”“廣播宣傳崗”“安全護學崗”“圖書管理崗”等百余個志愿崗位,號召隊員們爭當校園小主人,每天積極參與“紅領巾志愿崗”活動,從身邊做起,如習總書記所說的“讓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每項志愿崗位做好計劃、記錄、考核,“東營志愿服務網”及時上傳活動,已有累積7600人次參加紅領巾志愿崗服務。走在校園里,處處可見紅領巾志愿者服務的身影。
志愿服務隊認真策劃適合學生特點的志愿服務項目,認真組織每一次志愿活動,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每次活動結束后都鼓勵小志愿者寫出自己的體會,上傳志愿網,與大家一起分享,不斷在學生心里灑下愛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還鼓勵學生續寫雷鋒日記,裝訂成冊,每學期會進行一次《我的雷鋒日記》評比,現在已收到300余冊,優秀的雷鋒日記進行展覽,還組織志愿精神宣講員進班講述自己難忘的志愿故事。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帶動更多人積極加入到志愿活動中來。
“小手拉大手,共筑一片碧水藍天”環保在行動。未成年學生開展活動,安全是第一位,發動家長參與既能保障學生安全,又能擴大活動的宣傳面。按照團市委、市少工委的工作部署,東營勝利三十四中學團委從2016年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藍天”環保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方式,提高全民綠色環保意識,攜手共建美麗東營,累計帶動近1200個家庭、3600人次參與活動,影響6.5萬名市民。家長們從開始被動參與到主動參加,到現在可以協助學生組織活動,也成為了志愿者隊伍中的主力軍,讓青少年在活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家長與孩子一起服務的過程中也改善了親子關系,目睹了孩子的成長變化,更支持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全家一起做志愿的越來越多,已經有不少星級志愿者家庭。小手拉大手的模式使志愿者隊伍可以健康持續發展。
“我與綠色共成長”詮釋自然和諧相處。結合學校已開展9年的“我與綠色共成長”活動,多次舉行志愿解說,700名小小解說志愿者爭先恐后地了解學校三百種動植物的知識,以高年級義務向低年級解說的形式,呼喚起學生熱愛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手拉手助學”活動中,學生通過捐贈衣物文具、愛心義賣等形式,定期為臨朐、西藏阿里地區的學校帶去溫暖與關懷,5年來已累計資助貧困生152人次,籌集善款累計達5萬元;為了發揚志愿精神,學校將門前街道命名為“學雷鋒一條街”,每天上學放學都有文明禮儀崗志愿者執勤,每逢周末還會組織義務清掃、禁毒宣傳、環保宣傳等志愿活動。
“紅領巾心向黨”紅色精神代代傳。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勝北社區景苑南區黨員服務社多次開展“喜迎十九大,我向習爺爺說句心里話”“我與我的祖國詩歌朗誦會”“迎國慶,紅色剪紙”“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國夢”聯歡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志愿活動,還通過尋訪東營市健在的六位抗戰老兵,給老兵拜年,聽老兵講故事,獻上精彩的節目,讓志愿者們在一次次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歌頌偉大的祖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6年以來,東營勝利三十四中學團委以志愿服務為橋梁,開展校外公益性活動,搭建起更多學生認知社會、體悟生活、奉獻社會的實踐平臺。小志愿者從認真服務學校、老師和同學出發,到走出學校,走進社區服務居民,服務社會大眾,志愿之花遍地開放。寒暑假的長途汽車總站留下了孩子們認真幫旅客推行李、指路、取票的身影;每月的敬老院,曾擁有老人綻放的笑顏和同學們熱情的臉龐;烈日下的十字路口,志愿者與交警叔叔阿姨一起指揮文明出行,汗水濕透衣衫;國慶期間的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游區,處處可見“星星火炬”志愿者維持景區秩序,服務近40000名游客;冬季來了,寒冷的校園卻處處充滿溫暖,500多名師生積極參加“衣舊情深”手拉手暖冬行動,1024件御寒衣物已寄往西藏阿里地區……
曹麗霞說,東營市勝利第三十四中學將繼續努力,加強志愿者考核表彰,讓更多的優秀志愿者脫穎而出,在志愿活動中起到榜樣和帶頭作用,擴大影響,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發揚光大,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