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根據在設備中事先輸入已經編程好的程序指令,設備無需人工全程操作自行進行生產工作的過程,即為自動化。而借助機械,使設備自行完成控制與自動化生產就是機械自動化。在科技不斷提升的社會背景下,機械自動化技術愈發成熟,在各個生產領域的應用也愈發廣泛。本文主要分析了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歷程與該技術在社會生產中的應用范圍,以及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虛擬化在機械制造領域中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機械制造;應用研究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永遠決定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在機械制造業領域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使其產業情況不斷發生改變。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損耗,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生產水平,促進機械制造業的蓬勃發展。現如今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無需大量人工手動操作,機械可按照既定要求自動進行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既節約了人力資源,又降低了勞動強度。因此,若想提高機械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減少其損耗,提高其產品質量,對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深入探索必不可少。
一、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的人們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發明創造出了不少裝置設備,如方便計時的銅壺漏滴、用來指引方向的指南針、提前地震示警的地動儀等等。他們還通過一些簡單機械原理發明出不少工具設備,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然而這些發明頂多算是對機械原理的靈活運用,還達不到自動化的范疇。
我國的機械自動化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清朝末年,那時候只是將一些簡單的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于生產勞動中,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各個企業,或者說是小作坊和工廠的生產效率,但當時機械生產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配合。第二個階段是則在改革開放后,此時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在社會各界的生產活動中得到了全面應用。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基礎上,我國的機械制造產業建立起了可變性機械自動化生產技術。這種自動化生產技術快速靈活的適應了我國生產發展需要,釋放了大量人工勞動力的同時,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現如今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中逐漸趨向于機電一體化,并且機械功能也越來越多元化,使其可以適應現今市場的需求。在社會追求效率不斷發展的未來,機械自動化技術必須不斷的更新進步,并應用到更多的企業生產領域中。
二、機械自動化技術在生產中的適用范圍
機械自動化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不僅涉及機械本身,如熱力發電機、機床等,還涉及到各種運載工具、交通技術、核反應技術等,甚至還涉及到視頻工程、材料工藝、建筑材料和造紙工藝等等。可以說,在各行各業,只要需要機械進行生產工作,都需要借助機械自動化技術來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
三、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方向
機械自動化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生產活動中的廣泛的應用,隨著計算機的興起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機械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集成系統的結合極大的提高了機械制造業自動化的發展速度。計算機技術的快速更新換代為機械自動化技術提供了最有效的技術支持。
如何利用機械自動化技術將機械制造業的生產過程集合化、柔性化、智能化和虛擬化,是我國機械制造業現在乃至將來繼續達成的目標。
(一)機械制造工程集成化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是由工程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制造劃分系統、質量系統、自動化系統等一系列看似毫無關聯實際有著密切聯系的子系統構成,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制造生產流程進行改進,加快了企業集成化的進度[1]。計算機與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深化研究,使借助其力量提高生產率的產業的發展速度快速提升。于此同時,與計算機相關的一系列輔助管理系統也在機械制造業中被應用。
(二)機械制造工程柔性化
機械制造工程的柔性化,就是指根據環境變化及時對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調整,優化企業成產操作,使其更加有規律。利用計算機對企業成產的制造、設計和應用進行一體化管理,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強化對企業生產信息的處理效果,降低企業生產費用,提高企業產業質量。在保證了企業生產效率的前提下,企業的產品性能更加優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由于機械自動化技術的靈活運用,大大的節約了人力勞動成本,減少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收到的傷害,大幅度的避免了一些事故的發生[2]。
(三)機械制造工程智能化
將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化技術有利于人機一體化的成功實現。通過將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人工智能等多種高科技技術結合到一起,輔助企業認知商品的生產和監測運作。當生產過程中發生某些緊急情況時,系統會提前進行警報,提醒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對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關閉或者部分關閉系統,并對故障部分進行修正,保證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永遠是最佳狀態。這減少了企業因故障造成的損失,降低人工損耗,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智能化系統擁有著大量的信息儲備和條理有序的組織系統,其設計的范圍隨著科技生產力的發展愈發廣闊,市場前景廣闊,值得我們深入探究[3]。
(四)機械制造工程虛擬化
企業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仿真計算技術、系統模型等,實現高科技技術如人工智能等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即為機械制造工程的虛擬化。將系統建模和計算機仿真技術等技術結合,通過對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進行設計與配比,提前預知生產過程中有幾率發生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或解決措施。實現機械制造的虛擬化可以縮短企業產品研發的周期,減少不合格產品的占比,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4]。
四、結束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是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劑,這一點在制造業特別是機械制造業中更為明顯。企業要抓緊時間抓住機遇,在相關領域培養出大量的人才,獲得更加先進的技術,才能使企業本身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隨著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大幅度提高,同時由于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也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俊,魏東,聶蕊.機械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7(2):00248-00248.
[2]金磊,賀俊.機械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5):00220-00220.
[3]張東杰,劉侃.探析機械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2):109-109.
[4]李超江.關于機械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2):00257-0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