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旭陽
摘要:“政工”是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工作類型。近年來企業進行數次變革,激烈的市場競爭驅使企業強烈地追求利潤價值以獲得生存空間,造成政工似乎正在退出企業舞臺的錯覺,人們越來越忽視政工以及政工干部、政工師在企業中的作用。新時代企業政工人員如何開展工作,以呈現政工引導、服務、塑造價值,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國企,政工,價值
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習總書記鄭重宣誓中國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方位決定方略,黨的十九大帶來了新思想,也提出來新要求,廣大政工人員面對新情況,面臨著新挑戰,當然也伴隨著新機遇。國企政工應該抓住新機遇,改變固有思維的束縛,實現人生價值。
一、國企政工的概念
現代企業概念首先就是在以營利為目的的基礎上,以商品生產為主,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價值利益體。從根本上說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益以獲得生存。國有企業是指國家絕對控股或50%以上控股資本,政府意志領導企業行為,國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而政工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重要優勢。現代化建設要求國有企業不僅具有經營性公司從事經濟活動的含義,而且要作為社會組織,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發揮政工優勢,惠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果。
二、國企政工現狀及政工人員的價值
國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一直不斷革新,1994年我國正式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對國企經營機制形成了猛烈的沖擊,國家逐步走進現代化,高效化的時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不斷追求效率和利益,國企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變化,偏向企業的性質。企業文化開始以“效益第一,競爭激烈”為中心和主旋律,開始走市場化道路,很多企業無意中忽視了政治工作,認為政工部門是非經營性的,不創造價值,政工人員不作用于企業經濟效益,甚至因為政治工作的“虛”,在面對市場化競爭,“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成為最為快捷有效的形式,政工部門成為了部門合并,縮減的首要選擇,錯覺地認為政工人員是“不產生價值的族群”。并且企業調動員工積極性也多用行政和經濟獎懲手段,忽視了意識形態下思想政治工作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此潮流的影響下,目前政工人員在國企中有一種尷尬和無奈,企業政工人員配置比較缺乏,政工人員容易被精簡,思想政治工作走向形式化。總之政工崗位的不定性以及政工職工上升空間,導致越來越多政工人員轉崗,企業目前比較缺乏新時代的政工人員。
進入市場化時代,國有企業偏向盈利性的組織,而市場化的程度決定著企業能否適應競爭生存下去。但是當下社會人們的物質水平日益得到滿足,精神需求日益增長,更加重視人文素質、文化素養,文化建設必然要提上日程,成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企業凝聚員工合力,提高員工認同感的關鍵方式,它將日益成為一種生產資本。“企業應包含兩條產業鏈:一為物質產業鏈,一為精神價值產業鏈,也就是由意識形態創造的無形價值。”企業價值呈現的關鍵在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妥善進行,在于政工干部及職工正確引導,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讓廣大職工寄托共同奮斗的精神追求。
企業能否能夠有效穩定的運行,關鍵在于企業經營者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于建立健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政治思想工作是聚集企業職工合力的關鍵。政工人員是企業執行落實政策部署主力,是穩定市場化運行管理的需要,企業要正視政工的潤物無聲的意識作用,充分發揮其維護和諧穩定的軟實力作用。
企業的穩定和諧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政工體系,而政工人員如何走出固定思路,打破傳統,改變當下企業領導者和廣大職工對政工的錯覺認知,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和突破,打造企業文化,進而提升企業的影響力,獲得效益,這是我們政工人員努力的方向
三、國企政工的提升途徑
進入新時代,在企業改革如火如荼進程中,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文化、人才的競爭日益重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工人才的引進,思政工作的開展是企業提升聚合力的重要方式。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企業政工人員創新發展,是企業穩步推進的內驅力。因此應統籌兼顧,服務全局,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工人員都需要強化黨的思想認識,提升政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提高政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企業順利完成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留住人才的內在保障,是國企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保持穩定齊心協力發展的關鍵,也是當下國企如何平衡發展與穩定所迫切需要的力量。
(一)從全局發展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要求,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對國有企業政工干部開展工作提出來總的要求,要做到“四個堅持”,保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體現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提高企業效益,把政工成效轉化為企業創收優勢,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二)增強政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黨性強、有能力、肯干事”是政工人員的立身之本。政工人員必須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勇氣和責任,用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深化理論功底,提升政治覺悟;強化開展工作能力,做到具有“干一行滿一行”的深厚專業知識;“干一行會一行”的知行合一專業能力,“干一行,想一行”的敬業作風,“干一行,愛一行”的專業精神,做好專業化與知識化,實踐化與廣博化的融會貫通,能及時應對復雜多變的工作要求,不斷地創新價值。
(三)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企業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業務不可偏廢,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二者有機統一,相輔相成。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擔負著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的根本任務,只有政工人員妥善處理好涉及職工利益的問題,發揮好政工的溝通作用,密切聯系職工,才能更好地深化企業改革,保持企業穩定發展。因此政工人員要把好企業人選關,用好人,用對人;加強教育引導,教育引導職工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加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充分借用新媒體等宣傳手段展現政工文化的宣傳作用,強化渲染力,引導職工樹立共同的價值觀、企業文化精神和經營理念,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凝聚工作合力,真正發揮企業政工的強大聚合力作用。
(四)擴大政工的覆蓋面,進一步增強政工人員的干事能力,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完善政工人員選用機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共同量化,共同考核;鼓勵企業行政人員積極評職稱,從事政工工作;并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政工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職工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自覺地為新時代企業改革不懈奮斗。
(五)優化企業管理機制。轉變傳統思想,進行觀念創新,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及運行機制。加強量化考核,細化量化政工工作內容,實現精細量化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把意識形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體化、形象化,把單向傳輸思想政治工作變為共同探討學習,以增加思想含量,用新時期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九大精神指導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指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時代變遷,文化交流碰撞,造成人們思想觀念、工作需求都發生了轉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必然要求政工人員始終保持先進的思想,不斷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成為新時代的政工人員,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不可替代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