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曉輝 張敏 莊麗莉
摘 要:本文闡述了銅轉爐余熱鍋爐汽包水位波動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原因,加設前饋條件改進水位三沖量控制,實現銅轉爐余熱鍋爐共用汽包水位自動控制。
關鍵詞:余熱鍋爐;共用汽包用;水位;三沖量;前饋條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3.012
0 前言
轉爐余熱鍋爐作為銅轉爐的配套設備,只能按照余熱煙氣被動組織生產。汽包水位是鍋爐運行安全性的重要評判參數之一,在轉爐吹煉狀態發生變化的時候,受轉爐煙氣的影響其呈現出急劇升高或下降的情況,采用常規的三沖量自動控制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兩臺銅轉爐余熱鍋爐共用一個汽包同時生產時表現的更為激烈。
1 余熱鍋爐工藝概況
我公司設置了200t/爐銅轉爐3臺,120t/爐銅轉爐2臺,其中將D#轉爐余熱鍋爐及A#轉爐余熱鍋爐建設為4.0MPa的強制循環余熱鍋爐,并兩臺余熱鍋爐共用一套汽水系統的形式,工藝流程簡圖見圖1。
2 汽包水位控制情況
2.1 汽包水位波動情況
單臺轉爐余熱鍋爐運行時,在轉爐連續吹煉階段,汽包水位能維持中水位運行。轉爐起吹后,汽包水位在20~30S內從零水位急劇升至+200mm~250mm,在5~10min內慢慢的回歸至中水位。在轉爐停吹時,水位急劇下降至-200~-250mm,在3~5min內慢慢的回歸至中水位。單臺轉爐余熱鍋爐平穩運行時,將另外一臺余熱鍋爐起吹,水位可以快速上升到+250mm~300mm,若此時其中一臺停吹的話,水位可以快速下降到-250mm~-300mm。汽包水位計的監控范圍是±300mm,偶爾超出量程時,操作人員無法判斷水位,從操作方法上規定嚴禁兩臺轉爐同時起吹和同時停吹。
若按照工業鍋爐水位控制要求,需要時時采取緊急停爐措施,考慮到轉爐鍋爐未配置過熱器,外供蒸汽僅做供熱使用,雖然水位波動較大,仍通過人員加強監控和在起吹前人工放水降低水位、停吹前提高汽包水位的方式維持運行,但對鍋爐的安全運行的威脅仍然存在。
2.2 三沖量水位控制情況
余熱鍋爐配置了DCS控制系統,汽包水位按照常規三沖量控制邏輯編寫,即以汽包水位為主,采用汽包給水流量、蒸汽流量進行修正來控制。自動控制投入運行后,設定汽包中水位為控制要求,在正常吹煉過程中能到達平穩控制,但在轉爐起吹、停吹時水位波動較大,難以滿足控制要求,需要切換為手動控制。
3 水位波動分析
3.1 余熱鍋爐熱源
轉爐余熱鍋爐設計時煙氣量61998m3/h,煙氣溫度740℃~870℃。銅轉爐將來自貧化電爐約65%含銅量的冰銅通過吹煉達到含銅量98%的品位,再送入陽極爐進行精煉,主要有加料(進冰銅)→造渣→放渣→出銅的操作步驟,伴隨有加溶劑、冷料、取樣等環節,使轉爐爐口多次搖開、合上。當爐口搖開停止吹煉時,且爐口敞開,進入煙道煙氣量很少,爐口合上吹煉時,煙氣量可達60000m3/h,溫度740℃以上。
3.2 水位波動分析
余熱鍋爐為飽和蒸汽形式,采用膜式壁受熱面構成煙道,內部設置凝渣管束、對流管束。在轉爐由停吹轉至吹煉后,煙氣量從零快速升至60000 m3/h,進口煙溫溫度從150℃以下很快提升至700℃以上,大量的熱量傳遞給水,飽和狀態下的循環水吸熱后產生汽水混合物,使循環水容積快速增大,引起汽包水位快速升高,待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蒸發量大于補給水量,水位慢慢趨于平穩。在轉爐由吹煉轉至停吹狀態時,由于煙氣量和熱量驟減,蒸發停滯導致水容積快速下降,汽包水位快速降低。
4 改進措施
4.1 單臺鍋爐改進措施
將轉爐起吹/停吹的信號引進余熱鍋爐DCS系統,該信號與汽包水位PID單沖量調節進行修正,設定起吹/停吹時的汽包水位相對“零位”,并設定一定的延時。例如在D#轉爐吹煉時,設定汽包水位“零位”在+80mm,PID調節維持水位在+80mm左右波動,當搖爐后水位急劇下降,保持+80mm的設定90S后,將水位“零位”改至-70mm對汽包水位進行自動控制。這樣是在轉爐停吹時先對鍋爐加一定的水,避免水容積降低造成嚴重缺水,90S后改為-70mm控制,避免鍋爐吹煉后,水容積增加引起汽包滿水。對于轉爐從停吹狀態轉為吹煉,設置方式一樣。
4.2 兩臺鍋爐運行改進措施
依照單臺鍋爐的解決思路,將A#、D#轉爐起吹/停吹信號進行邏輯求和運算后,對汽包水位調節PID進行修正,并對水位“零位”設定值和延時進行適當的修改,減少轉爐起吹/停吹對汽包水位的影響。
5 結束語
對轉爐余熱鍋爐汽包水位的自動控邏輯改進后,在余熱鍋爐汽包水位投入自動控制的時候,雖不能完全消除轉爐在起吹/停吹時候汽包水位波動的情況,但波動維持在±200mm范圍內,加上系統報警的設置及人員的監控,已經實現轉爐余熱鍋爐汽包水位的自動控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鍋爐運行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趙欽新.余熱鍋爐研究與設計[M].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09).
[2]樊泉桂,閻維平.鍋爐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3]孫長生等.鍋爐熱力過程控制系統[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6(02).
[4]中國恩菲工程公司.QCF61/870-12-4.0型余熱鍋爐設計說明書[S].
作者簡介:歐陽曉輝(1985-),男,云南永勝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熱能動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