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符忠
摘 要:結合已開通運營城際鐵路的客運市場現狀,對城際鐵路對公路客運業務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結合公路運輸的特點和優勢,對公路客運企業未來的發展對策提出改進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城際鐵路;公路客運業務;改進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3.226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區域城市群的出現,作為傳統中短途城際客運方式的公路客運難以有效地滿足日益增大的居民出行需求,在此背景下,城際鐵路應運而生。城際鐵路所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價格低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改變公路客運獨占市場份額的現狀,以往占據絕大市場份額的公路客運線路諸如京津、滬寧、成渝、廣珠等受到較大的沖擊,同時,隨著城際鐵路網絡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其可達性與影響力將逐步擴大,以公路客運為主導的中短途運輸行業在市場競爭中也將面臨挑戰。因此,立足于城際鐵路與公路的競爭態勢,科學分析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后對公路客運行業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制定公路客運的改進策略,對于公路客運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城際鐵路對公路客運影響
城際鐵路以直達運輸方式滿足城市間的大宗客運需求,對出行旅客而言,城際鐵路開通運營使得運輸方式的選擇更加多樣化,旅客最終的運輸方式選擇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出行特性。城際鐵路對公路客運的影響主要包括如下幾個特點:
1.1 因線路長短影響不同
旅客出行調查研究表明[1]:對于100km以內的運距,由于公路與城際鐵路在票價、運行時間、舒適性等方面差異較小,公路運輸尚可通過調整站點或線路維持市場份額;對于100km與200km之間的運距,城際鐵路已處于優勢服務范圍,公路運輸的市場份額明顯減少;對于超過200km的運距,城際鐵路運輸優勢更為明顯,公路運輸在時間、舒適度等方面無法和城際鐵路競爭。
1.2 因出行目的影響不同
相對于公路運輸而言,城際鐵路的單位運距費率較高,因此是公務出行及高端商務旅客的出行首選,而稍低端商務旅客及務工、部分旅游、探親和學生更傾向于選擇費用較低的公路運輸。尤其部分中低端旅客,由于知識層次有限,接受新的交通模式需要一定的時間。從國內已開通運營城際鐵路的地區可發現,諸如京津、滬寧、廣深線的高端客源,公路客運受到的沖擊較大,內地欠發達地區由于旅客消費層次較低,公路客運受影響程度較低。
1.3 對旅游包車影響較大
城際鐵路的線路及站點選擇多會靠近該地區的重要景點,城軌游已經成為目前較為新興的旅游項目,該項目大大降低了城際鐵路沿線的旅游用車及旅游包車率。旅游班車企業為了解決車輛閑置的問題,有意向團體游客包車行業轉化。
1.4 對客流高峰期影響較大
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年度的春運、暑運及節假日客流高峰,使得上述期間公路客運加班業務將大幅減少,同時,由于上述期間旅客大多是以組團出行的方式選擇交通方式,從而公路客運包車業務也大為減少。
2 公路客運發展對策分析
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將全面打破以公路客運為主的現狀,給客運行業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這要求公路客運企業對傳統的經營模式及理念上做出科學、有效的調整,充分發揮公路客運的優勢,從公路客運企業的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進行改進提升以應對城際鐵路的競爭。通過對公路客運行業發展經驗的研究,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2.1 行業聯合經營
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會吸引大量的客流,從而導致公路運輸企業部分運營線路、站點甚至整個企業的萎縮,面對城際鐵路的競爭優勢,僅依靠個別公路運輸企業的所掌握的市場是無法立足的,只有聯合公路運輸的各個企業,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機制,才能共同發展。
2.2 改變服務理念
城際鐵路的運輸方式特性決定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運量和時間上的優勢,公路客運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必須揚長避短。公路運輸的核心在與服務品質以及服務內容人性化,應該根據旅客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增值性服務,從而擴大市場份額。
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提高車站候車環境及車輛檔次,適當增加投資力度,淘汰過時、老舊的車站及班車,提高公路客運過程中的旅客舒適程度;二是以旅客需求為導向,結合各客運企業及運營班線的實際情況,開展“會員制模式”、“里程優惠模型”等營銷策略吸引長期客源。
2.3 改變經營策略
公路客運企業可以開拓城際鐵路影響力相對較弱的區域,在城際鐵路優勢確立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城際鐵路接駁的線路。由于城際鐵路的停靠站點大多位于城市的郊區,旅客出站后只能更換其他交通方式前往市區,那么城際鐵路車站換乘至市區的客流,可以通過新增構建接駁城際鐵路的末端運輸、直線運輸的班線運輸經營權。
3 結論
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城市之間以公路客運為主的狀態,導致公路客運市場大量客流的流失。為保持市場份額,公路客運行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改變傳統的思維,提升運輸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根據公路運輸的行業特點及優勢,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建議,旨在為公路企業管理部分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周厚文.區域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探討[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9,31(08):19-22.
[2]鳳彪.公路客運企業危機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市場,2010(4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