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摘 ?要]為了遵循物流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形勢,財務集中核算模式打破以一前以分散為特點的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利用電子化、自動化的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現代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不斷創新財務集中核算模式,改善財務信息與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細分問題。
[關鍵詞]物流企業 ?財務核算模式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251-01
財務集中核算模式側重于集權理念,通過集中核算、集中管控,提高企業的經營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開始向戰略投資方向傾注更多的資源,實現企業全方位發展。當然,財務集中核算雖然響應集權模式,并不意味著管理層把控所有的管理決策權,以集權為主體,在風險導向范圍內適當放權,這樣既有利于企業整體利益的實現,也能調動基層的熱情,為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共同協作。
一,優化機構及人員管理
為了改善物流企業財務核算模式存在的不足,企業應當實行財務機構扁平化管理,增強企業集中管控水平。減少信息、傳遞的時間,將企業的財務決策權集中到上級管理人員。同時,還應該在企業財務制度要求下,明確對財務崗位職責,加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管理,打造高素質、有遠見的戰略型復合人才隊伍。
財務機構扁平化。物流企業的下級分公司內部摒棄原有的財務部門,由總公司直接設立專門的財務部門來進行企業各項業務核算。通過這種扁平化的財務機構設置,分公司只需安排一名財務專員進行報賬工作,定期把分公司日常業務過程中的會計資料以及相關票據及時一地反映給上級財務部門,由上級財務部門直接統一、集中的辦理資金支付工作和會計處理。如果對于個別地區業務比較集中,可以考慮在財務部門下面成立一個區域性的財務處理中心。物流企業通過財務機構扁平化設置,重組機構,減少管理層級,實現營銷、管理、核算一體化,縮短管理鏈條,達到了核算、計劃財務等的業務集中,簡化辦事程序,優化辦事效率。同時,也直接減少了經營成本。
財務崗位及人員管理。物流企業在財務集中核算過程中,要將財務人員統一管理,對相應的崗位進行明晰的定位,詳細列出財務人員的工作細則以及管理條例。加強對財務核算中心的管制,對核算中心負責人、會計核算崗位、復核人員崗位、出納崗位以及檔案管理崗位都應進行單獨職責的安排。
二,資金集中核算
資金管理要采用事前預算、事中管控、事后分析的控制模式,通過前期制定合理的資金計劃,中期加強日常經營活動中資金的使用管理,后期對一資金的計劃與實際對比分析監督來加強資金的有效管理。物流企業的資金在集中核算過程中要按其用途分別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方面進行核算管理,利用現代互聯網電子信息平臺,特別是網絡銀行交易系統,將企業內部資金管理系統有效地建立起來,以集中核算的方式達成企業資金統一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的資金利用效率。
加強資金計劃性。企業財務部門一定要結合各地區分公司的實際經營能力和資金需求水平,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資金計劃。對于區域性財務處理中心,企業財務部門也要進行充分地調整,合理制定資金計劃。由于區域性的財務處理中心可以有部分財務核算權力,對資金集中核算的要求更加嚴格,需要嚴格按照總公司制定的資金計劃進行調配,保障企業資金使用過程的合理性。
統一資金的收支。物流企業在進行資金集中核算工作時,收入和支出雙管齊下,對企業內部的所有資金賬戶進行規整,全面控制資金流向,確保資金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物流企業尤其要關注營運環節的資金問題,對于存在資金沉淀的問題要及時跟進,力求資金保持較強的流動性和周轉水平。
三,會計集中核算
在企業會計管理過程中,會計集中核算己經發展成為比較先進的核算模式。它以財務集中管理為依托,摒棄原有的財務部門,由總公司直接設立專門的財務部門來進行企業各項業務核算,分公司只需安排一名財務專員進行報賬工作,定期把分公司日常業務過程中的會計資料以及相關票據及時地反映給上級財務部門,由上級財務部門直接統一、集中的辦理資金支付工作和會計處理。這種核算模式使得會計核算、監管統一化,強有力地改變了會計核算分散而產生的核算不規范、缺乏及時性等問題。
規范統一的會計核算口徑。物流企業總公司的財務部門應該在遵守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之上,制定詳細的會計政策,不斷細化核算制度,建立統一的核算要求,下級分公司安排一名會計專員負責對公司的會計核算體系、會計政策的運行進行跟蹤反饋,協助企業更好地確立統一的會計處理方式。
統一物流企業發票。到目前為止,物流企業還沒有自己的專用發票。物流企業若想健康。穩健地發展,與物流行業相關的發票應該進行整理歸集,并推行專用的物流行業發票。專用發票的使用將會給企業會計核算,特別納稅核算帶來強有力的優化。與此同時,由于物流企業的行業特點,物流企業經營范圍都是全國范圍內,很多時候一項經營活動是由多個分公司共同完成,因此,在對物流企業應繳稅額的核算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將統一繳納的范圍擴大,由總公司統一繳納。這項舉措將給物流企業減少大量的運營成本,而且更有利于我國物流行業的整體性發展。
四,預算集中管理
加強全面預算的編制及其考核。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通過預算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恰當的調配、管理和監督,它是企業協調各部門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日常經營活動的工具,是衡量業績的重要指標。要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首先廣泛搜集資料,了解企業實際經營狀況與盈利水平協把預測工作盡量做到合理。加強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企業的管理人員就要充分重視起來,把全面預算工作確實落實下去,實行責任制。強化物流企業全面預算,應該建立一個信息反饋系統,及時監控企業對全面預算的具體執行情況,通過整合相關數據和資料,與原定預算期望進行差額對比,定時舉辦預算執行力度的討論分析大會,發現偏差的原因,并找到更切合的方法解決并完善。還要搭建預算的考核與評估體系。
加強成本預算與資金預算的聯動性。物流企業的預算編制應該選擇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參與性編制方法,把企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日常活動現金流量作為重點關注內容,與資金集中管理有效結合起來。預算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實施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業收入的預算是否得體。而成本費用的預算在物流企業預算支出上是重要板塊,如果企業的收入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水平,它就很有可能決定企業的營業水平。
此外,強化財務分析及其風險監控。物流企業通過實行財務集中核算,可以及時地、充分地掌握企業內部全部財務及經營信息,對于之前各地分公司獨立進行會計處理,逐級上報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企業也不需要等待逐級匯總或合并會計報表的時間,總公司直接就能完成各地區會計報表的自動生成工作,工作流程越發便捷、有效,在減少財務人員工作量的同時,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與之前的財務分析相比,物流企業實施財務集中核算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經營者和信息決策者對企業經營成果有了全面了解,在立足于穩定盈利水平的基礎上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有效管控資金的使用情況,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李丹等,淺談國內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1,03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