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君 樊曉磊
摘 要:對篦條糊堵原因進行了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對篦條結構改進、穩定混合料水份、增加鋪底料厚度、提高終點溫度、除塵灰均衡使用、集中清理糊堵篦條,采取相關措施后,篦條糊堵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
關鍵詞:燒結機;篦條糊堵;除塵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3.043
1 前言
近年來公司為適應環保要求、降低生產成本,加大了對固體廢氣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其中除塵灰主要由燒結機消化,同時為降低配礦成本,燒結以澳礦羅布河為主(≥30%配比),在微量元素不超標的情況下,搭配低價鐵料。部分鐵料粒度細、親水性差、造球困難、且S含量高。90㎡燒結機采用煙氣循環工藝,對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燒結礦質量有良好作用,機尾除塵灰每天大約消耗120噸(機頭除塵灰和高爐重力灰用量比較少),但篦條糊堵問題時有發生,使得燒結過程透氣性下降,總管負壓升高,由14Kpa升高到16Kpa,投料量減少,燒結礦產量、質量受到影響,并且主抽風機轉子出現震動,對設備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具體情況如下:
(1) 篦條與隔熱件接觸的地方先粘料,使得篦條底部與隔熱件的有效間隙越來越狹小;
(2)緊接著篦條兩端開始糊堵,然后向中間過度,且篦條表面
發白;
(3)篦條之間的縫隙有粘料,并且縫隙越小,越容易粘料,糊堵越頻繁;
(4)篦條糊死后,黏結力很大,人為處理勞動強度大。
2 篦條糊堵原因分析
燒結過程自上而下可分為:燒結礦帶、燃燒帶、預熱帶、干燥帶和過濕帶且燃燒帶和過濕帶阻力最大。隨著燒結過程的進行,過濕帶下移,冷凝水增多,使臺車篦條變的潮濕,混合料中無法被吸附造球的粉料和除塵灰,受風機風力作用,部分粘附在潮濕的篦條縫隙處,且無法被抽走。隨著燃燒帶下移,溫度升高,粘附在篦條縫隙處的粉料和除塵灰發生礦化反應,周而復始,最終使篦條發生糊堵。
3 解決措施
3.1 穩定混合料水份,減少過濕帶厚度
為使混合料水份穩定,要求班組長每班對混合料采樣兩次進行檢測,目前造球率≥65%,含水量8.5±0.3%。要求上下工序銜接好,配料出現斷料時,要第一時間通知看水工及時調整一混加水量,定期對看水工進行技能培訓,提高目測水份含量的技能。與此同時,對一混內加水進行蒸汽預熱,提高水溫,機頭混合料溫度≥56℃,過濕帶厚度減少,混合料透氣性良好。
3.2 機尾除塵灰均衡利用,延長配灰時間
機尾除塵灰具有粒度細、親水性差,黏附性能低的特點,一次性配比過大時,對混合機造球會有一定的影響,降低成球率。未被小球吸附的除塵灰,在燒結過程中同樣會惡化料層透氣性,因此在保證除塵灰不噴倉的情況下,目前機尾除塵灰配比穩定在2%,盡可能延長配灰時間。結合實際生產情況來看,混合料成球率、水份含量、主抽風箱負壓等各項工藝指標均正常,篦條糊堵情況也明顯減輕。
3.3 提高鋪底料厚度
鋪底料厚度由20mm提高到30mm,鋪底料厚度增加,對細粉料和除塵灰的過濾能力相應提高,減輕了除塵管道的磨損,提高了風機轉子的壽命。同時過濕層與篦條的距離延長,鋪底料對過濕層中的水份也起到了一定的吸附作用,減少了水份對篦條的潤濕程度,使得細料和除塵灰在篦條縫隙處不易粘結。
3.4 提高終點溫度,減少機尾臺車底部生料量
燒結終點溫度,是燒結生產的重要指標,終點溫度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燒結礦返礦率的大小。終點溫度低,機尾生料多,不但容易堵塞篦條,在皮帶機頭下料口粉塵量比較大,惡化工作環境,因此提高終點溫度,使機尾料層燒好燒透至關重要。終點溫度提高,臺車從機尾運行到機頭,篦條表面溫度升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過濕層的影響。終點下限溫度由300℃提高到320℃,并且每天安排工藝人員,對燒結機終點溫度曲線進行檢查,溫度低于下限要求超30min,下工藝考核。實踐證明,終點溫度的提高,篦條糊堵現象顯著減輕。
4 結語
通過采取穩定混合料水份、除塵灰均衡利用、增加鋪底料厚度、提高終點溫度、改進篦條構造、集中清理糊堵篦條等措施,我廠90㎡燒結機篦條糊堵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利用系數達到歷史較好水平,使得生產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薛俊虎.燒結生產技能知識問答[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02):153-183.
[2]曹東鵬.桂鑒俠.360㎡燒結機篦條糊堵原因及改進[J].河北冶金,2017(03):50-53.
[3]李強.亓玉輝等.解決燒結機篦條糊堵問題的實踐[J].燒結球團,2008,33(03):50-54.
作者簡介:楊國君(1975-),男,河北武安人,本科,燒機工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