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古代文化常識是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文化常識不但是對民族之根的繼承,也是對民族文化的發揚。縱觀高中語文2017年新課標,其中在古詩文閱讀理解部分新增了“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這一內容。也就是說,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不但要將古詩詞中的基礎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要將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文化的感召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如何進行古代文化常識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方法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下,文化的力量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愈加凸顯。傳統的以照本宣科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學生單單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是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將文化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文化的感召下,加深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并為其文化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們要如何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落實古代文化常識教學呢?
一、 立足課本,隨文講解
通過對所使用的教材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不乏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諸如第一冊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中蘇軾的《前赤壁賦》中就涉及了多種多樣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既然教材是我們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那么,在組織文化常識教學的時候,我們需要立足教材內容,在新知識講解的過程中,為學生補充一些文化常識內容,借此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古代文化,獲得文化的熏陶。
以《赤壁賦》為例,在組織該內容教學的時候,我就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對其加以補充。在課堂之初,我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題目進行分析,說一說“赤壁”在哪里,“賦”是什么。在談及“賦”的時候,學生發揮其已有的知識經驗,有的說:賦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有的說:賦一般以四、六字句為主;有的說:賦的辭藻較為華麗,善于用典……在學生的暢所欲言下,我會對其認知進行補充,諸如,賦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的特點,經歷的階段等,如此,在補充下使學生對賦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同時,我還會根據對賦的講解引導學生思考《赤壁賦》屬于什么賦?如此,學生在對文體理解的基礎上實現了學以致用。
二、 主題課堂,系統歸納
縱觀我們所使用的教材中所出現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其大都是以片段化的形式呈現在,較為分散。這對于學生系統地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內容是不利的。對此,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借助主題課堂的建構來將碎片化的古代文化常識知識系統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所謂的主題課堂主要是指在教學開展中,教師立足教學內容,向學生呈現一個明確的“主題”,在主題的引導下,學生借助多樣化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深層次的挖掘,借此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一般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詩歌、散文、小說等,這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主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立足所學的語文知識,對文體有關的知識進行總結與歸納。在課堂教學之初,我會借助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文體進行思考:在我們所學過的課文中,都涉及了哪些古代文體呢?古代詩歌可以劃分為哪些類別呢?這些類別之間存在著何種關系呢?它們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你對古代的小說有哪些了解呢?古代的小說又可以劃分為哪些類別呢?……如此,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諸如網絡、書籍等搜集與其有關的答案。答案搜集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學習古代文化常識的過程。而且,在學生搜集到有關的信息之后,鼓勵他們在小組之中進行交流討論,將所搜集的信息進行整理,以系統化的形式加以呈現。如此,在古代文化常識熏陶的基礎上,學生會自主地建立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引入生活,結合民俗
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對其進行靈活的運用。而且,我們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大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此,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想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我們需要深入到生活之中,從民俗中尋求文化知識。
比如,在《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這一首詩教學中,涉及了清明節的有關內容。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調動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清明節的由來、習俗等進行講述。如此方式,不僅可以實現文本內容的擴展,還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暢所欲言下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其由于生活經驗和語文認知有限的限制,可能無法對清明節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此時,我則針對學生講述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說明,使學生全面地認識到清明節的習俗以及這些世俗的演變,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等,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文化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古代文化常識內容,使學生在文化內容的講解下豐富知識儲備,為其文化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艷.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7.
[2]胡莉.高中古代文化常識的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7):27.
作者簡介:
劉雪林,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泗陽縣眾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