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喬宇 秦浩
摘 要: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了電力行業的發展,智能變電站被廣泛的應用其中。作為智能變電站的維護人員,不僅要熟知其運行的技術,還應系統的分析智能變電站和常規變電站的差異,以為日后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進而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多年的工作經驗,對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運行維護的差異進行了如下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常規變電站;維護差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3.145
國家電網從電力供應安全、能源優化、更好為人民服務的目的出發,明確了“建設智能電網”的戰略。與此同時,計算機和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常規變電站正在逐漸的被智能化替代。本文對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運行維護的差異進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智能變電站的應用概況
相對于常規變電站來講,智能變電站發生了很大改變,主要表現在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應用上。在智能變電站運行中,電子互感器、交換機等相互配合,以此來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在智能變電站工作中,減少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變電站的安全性。
2 常規變電站和智能變電站的結構分析
2.1 常規變電站
站控層和間隔層在常規變電站網絡系統監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負責整個系統的監管工作。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在常規變電站的實際運行中,對變電站的監管不會按照統一的模式進行,但是變電站的信息獲得途徑比較廣,相對來說各個接口的兼容性比較差。所以,與變電站相匹配的各種自動化軟件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在變電站的保護和監控方面都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此外,常規變電站中的站控層主控都為一次設備,并附帶數據、操作站等;和站控層不同,大部分的間隔層都為二次性設備,主要包含IBD和監控設備等,其中二次電纜是連接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主要橋梁。由于設備數量多,維護人員很難掌控,容易導致二次電纜的重復連接。就實際情況來看,常規變電站內部的設備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其作用比較單一,難以實現信息的共享。
2.2 智能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是指采用先進的設備實現變電站內部信息的傳達,并通過運用先進的智能控制技術,實現變電站平穩運行的目的。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變電設備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信息化、自動化是智能變電站的基本條件,其信息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實現了從信息獲取到計量的完全自動化。在智能變電站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還可以根據電網連接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調控,以滿足電網連接的實際需要。此外,智能變電站在劃分上,除了與具備常規變電站的設備之外,還涉及到了過程層,主要包含一次設備、智能化的斷路器、變壓器等。
3 智能變電站和常規變電站日常維護差異
3.1 保護功能裝置差異
傳統變電站的保護裝置是用硬塊來連接的,運營商需要去實際操作。而智能變電站采用的是一個軟板結構,工作人員只要用鼠標輕輕在屏幕上一點,就能對其進行操控,進而實現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智能變電站的保護裝置完成了智能網絡設備、輔助設備,電纜和雙絞線的有效連接,并且做出了一些相應的改變。
3.2 開關的跳、合閘后臺控制系統的差異
在常規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發生故障之后,開關的跳、合閘是自動運行的,很難進行統一管理,這就嚴重影響了其他組建的正常工作,嚴重的甚至會停止組內其他一部分工作的正常運行。而智能變電站系統依據GOOSE技術將整個開關的跳、合閘設置成一個控制點,去調控整個電站系統的開關。這種保護不僅效果好,而且效率高。
3.3 二次設備巡查重點的差異
在常規變電站的巡查工作中,著重于一次設備的巡查,而二次設備的巡查沒有相匹配的軟件,導致了信息的滯后性。而智能變電站的數據分享則是依靠二次設備來完成的。線路保護、測控裝置可以使用一個單元獲取的數據進行巡查。測控裝置、線路保護等裝置的巡查可以在一次設備的巡查中完成,不是不巡查或巡查不到。這些設備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一次設備中解決,并且不會影響整個變電站的正常運行。
3.4 檢修狀態壓板的作用差異
在常規變電站的運行中,檢測壓板是起到的是一個屏蔽作用,不讓信息進行外傳,這可能會影響其他裝置的正常運行。而智能變電站通過在保護裝置、測控裝置設置硬壓板讓檢修狀態壓板得到了二次利用,進而改變了常規變電站的不足,避免了在檢修某處裝置時其他組件發生跳合閘的現象,保證了其正常的運行。
3.5 設備驗收過程的差異
在常規變電站的驗收工作中,主要對一次設備進行調試,二次設備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進行調試,這不僅加重了工人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設備的協調很難達到統一。為了保證設備操作的一致性,所有的二次設備都必須在場內完成調試工作,減少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3.6 GPRS對應的時間系統差異
在常規的變電站運行中,GPRS系統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確保站內時間的統一,及時解決出現的相關問題。而在智能變電站內,GPRS除了這個功能之外,還增加了一個額外的功能:保證站內時間的一致,這一功能的增加提高了站內故障處理的效率。此外,經過改進的GPRS系統還能實現區域站內信息的共享,進而能更好的監控區域內的電力。
4 結束語
現如今,全球能源、環境問題日漸凸顯。經濟的發展要改變其傳統的方式,依靠科技、信息的進步推動智能電網的不斷發展,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并且已經成為全球電力企業發展的共同選擇。在常規變電站和智能變電站的運行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日后的維護工作中,要對電力系統的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證變電站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陸超.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日常維護的差異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7).
[2]鄧子良.淺析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運行維護的差異[J].科技與創新,2014(23).
[3]馮正偉,楊鑫,何祥文.500kV常規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的探討[J].浙江電力,2015(01).
作者簡介:李鵬(1989-),男,山西朔州人,碩士,研究方向:電網智能故障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