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在對數學理解的同時,使其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鼓勵
下面,筆者就談談自己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的點滴認識:
一、 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形成獨立思考、主動提問的能力
愛因斯坦明確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被動的回答問題,問題是屬于教師的;只有主動地提出,才是學生思想深處的。突破難點不是由教師單槍匹馬地上陣,而是在教師的帶領下,由廣大學生沖鋒陷陣。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強調的那樣:“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學習和掌握知識變得輕松、毫無困難。恰恰相反,學生遇到困難并獨立克服這些困難的時候,他的才智才會得到發展?!币虼?,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由“不問”轉變為“敢問”“善問”。筆者認為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更大膽地提出問題,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課堂上筆者經常反復使用這樣的話:你能想到什么?你發現了什么?你能給以證明或說明嗎?你能舉例嗎?你能寫出來或說出來嗎?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補充等等調動學生參與的語言,徹底扭轉了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
例如筆者在“函數的圖像”的教學中,就設計了這樣一道例題:
甲乙兩人從A地出發,騎自行車在同一條路上行駛到B地,他們離出發地的距離s(千米)和行駛時間t(時)之間的函數關系的圖像如圖。
筆者先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圖像,并提出下列問題:
1. 甲函數圖像向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
2. 乙函數圖像向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
在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得出結論后,筆者先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鼓勵他們結合圖像提出更有深度和廣度的問題。
學生通過思考、與他人合作、交流提出了以下問題:
1. 甲和乙分別行駛了多少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多少小時?
3. 乙比甲晚出發了多少小時?
4. 相遇后甲的速度與乙的速度哪一個快?
課堂最后筆者讓學生總結如何結合具體情境,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有充分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學生也就能更好地獨立思考,就能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 結合學科特點,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
科學的思維方法很多,培養科學思維方法的渠道也是多樣的。筆者在課堂教學中,著重結合學科特點來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筆者常通過一題多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題設與結論的交換,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通過創設陷阱,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下面筆者就創設陷阱,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談談自己的做法。
如:筆者在教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提出一個問題: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4,另一邊是5,求周長是多少?
有的學生回答:4+4+5=13,筆者問:“為什么腰一定為4呢?”有些學生馬上意識到有兩種答案①4+4+5=13②5+5+4=14。筆者再發問:有一等腰三角形,已知一邊為4,另一邊為9,周長呢?這時出現兩種答案,一種是依樣畫葫蘆,馬上回答有兩個答案:4+4+9=17或9+4+9=22;另一種得出的答案是:9+9+4=22。筆者故意同意前一種做法,激起學生們的爭論。爭論中,使勝利的一方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使上當的一方吃一塹長一智,明白了題目中隱含著“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條件。因此,并不是任何線段都能組成三角形。這一堂課,通過設置陷阱,引起爭論,收到良好效果。
三、 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學習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互助學習法、小組競賽法、小組分層次學習法、小組表演與交流法等。
例如,在一次習題課上,筆者出了這樣一道題讓他們合作學習。
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E在BC上,點F在AD上,AF=CE,EF與對角線BD相交于點O,試說明點O是BD的中點。
筆者在巡視時發現某一小組的一個數學學困生(平時較內向,很少與同學做有效的交流)很快就能作出輔助線:連結BF、DE。但說理過程的條理不清楚。于是這小組中一位數學學得較好的同學就對他稍加指點,這位同學對此題又加以分析并很快地寫出說理過程,并在同組同學的鼓勵下上臺講解:
解:連結BF、DE,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D//BC,AD=BC?!逜F=CE,∴DF=BE。
即DF//BE,DF=BE。
∴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BO=DO,OF=OE,∴點O是BD的中點。
同學們對他的優秀表現給予掌聲鼓勵。筆者發現這位同學回小組后,臉上洋溢出了自信的微笑。后來,該生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加入到小組的討論,學習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教師不可以越俎代庖,而應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意識,把數學教學定位于“教會學生學習”?!拔磥淼奈拿げ辉偈遣蛔R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教師應構建好數學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獲得能力,求得發展,養成個性。
作者簡介:
江游,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翔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