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基于“五步導學”模式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開發了導學綱要,培養鍛煉了教師和學生隊伍,形成新授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三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檢驗與修正。
關鍵詞: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導學綱要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與喚醒!”我們也在理念上達成共識:“教師不是沉沉地背負學生走路,而是引領學生愉快地前行!”
為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一種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主、合作、探究三種學習方式的巨大作用,課題組成員在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教學模式——五步導學教學模式。
五步導學教學模式是以導學綱要為載體,教學以導為主,教師在提示、啟發、引導上下功夫,要少教多導,適時而導,引導學生善于自學,樂于合作,讓學生在“導”中自得?;居行У恼n堂教學模式是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必要保證。所以提出五步導學模式:(1)創設情境、明確目標;(2)自主學習、個性指導;(3)合作釋疑、互助研討;(4)精心點撥、啟發引導;(5)鞏固訓練、整理提高。
一、 化學教學模式的界定
化學教學模式是在某種教學理論指導下,所構成的具有一定化學教學結構、教學活動程序和教學功能的一種教學范型。
基于不同的教學指導思想來設計、實施化學教學活動,必然導致各種各樣的教學程序和策略,從而產生出不同的化學教學模式。
化學課型大體可以分為: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實驗課、選修課。從更具體的角度分,新授課還可以分為基本概念新授課、基礎理論新授課、元素化合物知識新授課、計算方法的新授課和實驗教學。我們課題組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主要研究新授課、單元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三種課型的教學模式。
二、 探索化學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 成立課題組,聘請專家顧問團隊
該課題組由14人組成,其中10人為碩士學歷,學科素養深厚,對科研有較高興趣和實踐能力,是一支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研究隊伍,同時邀請東北師大、吉林省教育學院的專家作為課題顧問。
(二) 確定研究方法和研究階段
通過專家建議和課題組商討,對于本課題研究采用(1)文獻資料法;(2)課堂觀察法;(3)案例研究法,通過多種研究方法綜合運用,使我們的研究過程既有理論支撐又有實踐探索。將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1)理論學習階段;(2)實踐實施探索階段;(3)成果梳理總結階段。
(三) 重溫經典理論,提升課題組成員理論素養
學習有效教學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做法,重溫新課程基本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人本學習理論、化學基本觀念等理論,重點是要把理論和五步導學法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找準我們研究的切入點。
(四) 學習優秀案例,探尋高效化學課堂的秘密
在理論學習基礎上,課題組成員收集全國和東北大區化學優質課和網絡化學優質教學資源,如教學錄像、教學案例、優秀教案、實驗改進和創新等,創建化學學科成員共享的資源庫。通過走出去利用課題組組會時間,進行優質課的觀摩、研討,通過大量的學習觀摩活動,使我們能夠找到優效課堂的一些共性和特征。
(五) 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不斷推進模式成型
課題組老師通過新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研討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友誼杯教學活動、送課下鄉、省市公開課等豐富的教學活動,積極實踐化學新授課、單元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三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在磨課、上課、反思中不斷研討和修改,逐漸達成共識。
三、 結論
通過研究,形成一套比較成型的化學學科導學綱要;培養鍛煉了兩支隊伍;確立了化學課堂教學的三種課型教學模式。
(1) 形成一套成型的導學綱要。實施五步導學的重要載體是導學綱要,導學綱要是在充分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開發出課堂教學的流程圖。市實驗中學化學教研組遵循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內容板塊化、難度層次化的基本思路,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解構和梳理。
(2) 培養鍛煉了兩支隊伍:教師隊伍和學生隊伍。通過課題研究,以研促教,加快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通過集體備課、大組教研、編寫導學綱要、三課兩壇活動,培養了一批業務素質優良、教育思想先進、教育能力出色的教師隊伍。
通過老師培訓、實踐觀摩、班會討論、小組例會等不同形式、多項活動使學生快速理解導學模式,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合作學習意識,提升展示評價,使呆板的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三年來學生高考成績逐年攀升,課堂表現自信、樂觀、積極,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從而構建高效快樂課堂,增效減負,為學生的終身幸福發展奠定了基礎。
(3) 基本形成化學教學三種課型的教學模式。歷經三年的反復實踐、研討,對于新授課、習題講評課和單元復習課三種課型的教學模式達成共識。
在新授課教學中,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多設置研討、展示、評價環節,以問題解決(驅動)為主要教學模式。即問題提出→搜集信息→設計解決思路→比較思路性→驗證。
在復習課教學中,學生課前自主梳理學過的知識、方法、思想,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梳理做過的錯題,并有針對地進行復習、總結。課上學生小組交流,取長補短,優秀小組通過實物展臺在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試卷講評課分為以下步驟:試題分析、答題分析、優秀試卷展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解決錯題→精心點撥、相互啟發解決疑難問題→知識遷移、變式訓練夯實重點問題→考后反思、整理提高,形成錯題集。
參考文獻:
[1]遲學為.高效教學模式構建的文化思考與行動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2(5).
[2]趙加琛,張成菊.“學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2(2).
[3]何彩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4]高樹忠,劉鳳玲.高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苗懷儀,中學高級教師,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