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超,王 翹
(東北大學體育部,遼寧 沈陽 110000)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理念上由“以知為本”轉換為“以人為本”,教學的重點由教師的教轉換為學生的學,把“教師為主導”轉換為“學生為主體”。引導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運動的快樂,在快樂中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單調性和枯燥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在教師精心備課、用心上課的前提下,學生積極參與,縮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減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使得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師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多元化。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流程由教師的引導過程和學生的體驗過程雙層次的組成,這也是該教學方式的核心所在。在這2個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建立在教師的引導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有必要去精心設計每一節體育課的教案,按計劃開展。
由圖1可見,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分為上下2個部分,上部分為教師的教學引導式,下部分為學生的學習體驗式。其中,教師指導實踐作為引導式和體驗式的公用步驟,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習不斷地在體驗過程中得到技能上的提升和體能上的長進。以游戲為導入點,使學生之間的關系得到放松,尤其是男女同學之間的隔閡,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破冰過程,其目的就是促進同學之間的了解認識。在游戲過程中以分組的形式進行,一組就是一個隊,要由每隊內部商議選出最后的隊長、口號、隊名等并進行展示。通過引導體驗式中共有的分享討論,使教學內容一次次地被強化,從而也可以淡化過去的傳統套話的講解。
由圖2可見,教學的過程是單項的,而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及相互評價,學生的感受信息得不到反饋,教師的教學學生也只是單方向的輸入過程。
2.1 在課程的到導入中,傳統式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沒有這個過程,直接講解教學內容,而使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則會通過問題導入、游戲導入人物介紹導入。例如,羽毛去教學過程中,將對林丹等明星的介紹、羽毛球的了解提問、羽毛球投準游戲、追羽毛球的加速跑、上拋羽毛球做各種動作等內容導入到教學內容。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始終貫徹以興趣為基礎原則。

圖1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組成
2.2 在教案的設計上,傳統教學模式是單一方向輸入,而在引導體驗式的教學模式過程中,更加注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性地位,在課程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貫穿著學生的體驗,通過學生的體驗形成雙向的教學評價。
2.3 教學評價方面,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效果、學生掌握程度,而沒有考慮到教師本人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是否恰當。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中更加注重學生課后的感受以及對上課方式和方法的滿意程度,通過學生的反饋形成教師對課程的自我評價,對接下來課程的進行有相當大的幫助。
在高遠球技術教學前,教師需要寫好教案,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上課使用器材和器材。對準備活動可以設計成游戲模式,該游戲可以與羽毛球有關,也可與羽毛球無關。合理安排學習發高遠球的場地并及時通知學生。
將羽毛球擲 游戲導入到教學內容,學生每人手持一只羽毛球,分成小組,分別站在各自小組場地的投擲線上。教師發令后,各小組學生同時將羽毛球擲向對方場地,然后撿起本場地中的羽毛球,并在投擲線上繼續投擲,哪一組場地上的羽毛球少為勝。在高遠球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上手向遠處拋羽毛球的動作來體會擊打高遠球的最后鞭打發力和用力方向。學生初步體驗過以后,討論分析如何能擊打出高遠球。教師進一步講解示范,學生繼續練習拋球體驗,不斷熟練揮拍動作。
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輔助,順利完成教學內容;教師上課指導學生,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對教師上課方式的評價;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映,歸納總結信息,提出合理的計劃和建議。
由圖3、圖4可見,傳統式教學模式與引導評價式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高校中,學生自尊比較強,情感比較強烈,因此體育教育不僅僅是為了體育技能的教學,也存在情感互動,在情感交流上也能夠使他們對自己越來越自信,增強對今后各項羽毛球技術的學習自信,及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通過融洽的互評、合作和引導方式,使得三者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容易,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學生的技能得到進展,學生的情商得到升華,最終形成師生間的良好互動。

圖2 傳統式教學模式流程圖

圖3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情感交流圖

圖4 傳統教學模式情感交流圖
通過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學生在發高遠球、擊打高遠球、正手擊打高遠球 、反手挑球、正手搓球等技術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在動作難度相對較高的技術上更為明顯。興趣是體育教學的重點,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挑戰過程中享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通過對體育的感悟、反思和團隊中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體驗式的教學理念及學生對羽毛球興趣結合起來,便調動起了學生對羽毛球項目的興趣。高校學生畢業之后就要正式步入社會,學校有必要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上,通過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學,有利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就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及終體育思想的培養。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羽毛球教學實踐中有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當注重因地施教、因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有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創新出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還要提高自身責任感和學生在團隊競爭中的責任感,使學生充分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最終達到最優的教學目的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