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淦棟,李 華
(1.無錫市金星中學,江蘇 無錫 214024;2. 無錫市南長實驗中學,江蘇 無錫 214000)
幾乎所有學校都會在學期結束對每一位教師進行聽課工作的檢查。其主要流程:查看聽課本,計算聽課節數,查看記錄。而每學期10次或20次的聽課,是否對每位教師的業務水準起到促進作用,我們不得而知。甚至在公開課、展示課的評課現場,有相當多的教師對所觀摩課的好與壞、各個環節教學方法使用是否科學、教學目標是否有效達成等諸多問題說不清、道不明。尤其是年輕教師更缺乏聽評課科學的方法指導。體育學科教研存在同樣問題,且該學科具有操作中“說”與“做”反差較大的特點,即實踐性更強,所以聽評體育課要將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部分說明白,需要我們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
聽評一節體育課,我們通常會在聽課筆記本上非常認真、詳細地記錄課的流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等,而課后回憶,腦海中只剩下授課過程僅此而已,說不出課的亮點及存在問題。
確定一節體育課所涉及元素:教學目標、內容、資源、教師課堂掌控能力、應變能力、學科素養、學生理解能力、參與熱情、學習目標達成等等。對所需觀摩的課,我們都必須事先對執教老師、班級學生、教材內容特點作全面了解和適當研究,了解授課流程,明確聽評課路徑,即做好聽課前的準備、聽課中的記錄以及聽完課后的總結。
我們所關注的整個體育課堂內容豐富、教法學法多樣且變化多,如果想要顧及每個關鍵點難度較大,因此要求根據觀察點的品質、觀察目的和內容等事先確定方向。關注觀察點的品質,應具備表象、顯性、可操作性強等特點。我們日常聽評課看到更多的是教師、學生的外在表現,如教師的示范講解、學生的模仿練習、師生的問話交流等,我們不可能同時觀察到師生大腦的思維、內心的感受。由此定論,觀察點的確定必須是可觀察、可記錄、可用于交流研討的內容。可根據聽、授課教師不同的需求來確定觀察點。這隨處于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教師所關注的方向而定論。例如,剛剛入門的新教師,適合依據教學基本功掌握來定論;針對骨干教師而言,更多關注的是學科素養進一步提升、為教科研搜集可靠有用的數據來確定觀察點。再次,可根據教研組研討需要確定觀察點。例如,教研組擬針對階段性出現亟須解決的問題,或作為教師合作團隊共同研究解決的目標、研究主題,明確教研組教學方向、教學風格、改進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等。所以,觀察點的確定,應契合大家的需要而定。
例如,將體育教學“場地器材”作為聽評課觀察點范例研究。如今,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帶學校體育場地緊缺,學生人數多、上課班級數多、運動場地不足現象嚴重,且從日常管理中場地器械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過關、使用不安全、布局不合理、維護不到位等現象。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確定“體育課場地器材合理使用”作為觀察點,并進而細化從不同視角來確定:如體育教學一般會劃定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段式,可以在不同階段觀察教師使用場地、器材的情況。以作者所開設的2016年無錫市體育教師優秀課評比“足球腳內側踢球”(即“方格課堂:小場地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研究”示范課)為例,在僅有的2片籃球場地,46名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發揮場地器材的積極因素:在準備熱身部分利用繩梯、標志桶、障礙物等器械來提高學生的靈敏素質。在基本部分科學有效利用短繩、小球網、足球等器材組合制作成“手控足球”,有效控制訓練中足球滿場亂飛問題,并提高了學生的練習密度;利用“紙質腳印”做標識,提高了糾錯環節的教學效率;利用在小場地范圍內設置若干“標點球門”,讓學生分組來回穿越傳射,提高實戰意識。在結束部分采取散點隨音樂拉升+呼吸調整練習,釋放心情,陶冶情趣。
選用同類教材的教師很多,之所以本節課能夠脫穎而出(獲大市級一等獎),與執教者科學合理利用場地器材,制作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目標達成的輔助器械,更重要的是有意無意將這些元素凸顯,并自然成為聽評課專家觀察亮點有關。日常聽評課亦如此,當聽課教師將注意力聚焦于某一觀察點時,可以使觀察教學過程思路條線更加清晰、更容易發現亮點或問題所在。
觀察點確定,還必須借助觀察工具進行有效的觀察記錄。選擇怎樣的觀察工具,同樣要聯系觀察點的確定,如觀察整節課的“提問”,可區分教師提問還是學生提問,以提問數量來定量分析,也可以通過觀察提問內容來判斷學生認知層次做定性分析,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變化、數量來進行定量分析,依據這些教學手段所起到的教學效果,對于教學目標達成度做定性分析等。例如,“方格課堂:小場地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研究”示范課“趣味快速跑”。整節課教法學法變化多,學生也確實在變化中嘗試到了“趣味快速跑”所帶來的樂趣,就此設置觀察點,我們能夠定量分析:教學手段變化5種以上,教學手段變化的每一階段時間、運動負荷強度,每一階段之間教師所用語言銜接,對上一階段是否有適當評價;還有定性分析:內容豐富,學生參與度、興趣度高、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等等。我們可以利用觀察點設計觀察量表,見表1。除去根據需要設計各種觀察量表,還要依照體育學科特點開發創新觀察工具,如攝像、電腦記錄、錄音設備,甚至為了觀察較大規模的體育學科展示,啟用航拍技術等等。
4.1 聽評課觀察點的設置,具備一定的連續性,即課前觀察點的設定、課中觀察與記錄以及課后觀察數據的分析,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過程,不可孤立存在,否則將失去意義。
4.2 觀察點的設置,科學有效是前提,對于無論是被觀察者還是觀察者都應該在教學研究、提升課堂效率、教學目標達成等諸多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表1 對教師教學環節轉換的觀察量表
4.3 觀察點的設定,可以是預先不讓被觀察者知曉,目的在于讓執教老師排除干擾,使得教學實施更趨于自然真實;觀察點的設定也可以預先告知被觀察者,此操作主要是針對需要解決教學過程中具體存在的問題,使執教者在實際操作中給于重視。
4.4 采用多種觀察模式,如設置一個觀察點讓多個評課教師共同觀察,也可以讓多個教師各自認領不同觀察點等等,充分發揮團隊合作意識。
4.5 觀察點關注的是點,但最終匯聚分析的過程中,應多點綜合考量,切不可以點概面。
設置課堂觀察點,目的是指向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無論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課程資源的合理利用、課堂文化的形成,都最終是以有效教學作為落腳點。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對某位教師的課評判解釋的,我們所追求的聽評課過程應該一改以往的盲目、草率、不理智。我們追求有效課堂,就更需要科學有效的評課環節,這也是我們共同期待的。通過研究學習,我們可以使聽評課更顯專業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