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學生心理素養培養的最主要教育內容之一。積極心理學理論主要從人的內在潛能出發,通過采取積極的刺激,喚醒人的積極心理品質,以此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當前由于社會以及學校環境的復雜變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以及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基于此,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進行了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相關探討,首先肯定了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價值,在此基礎上就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提出了干預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
積極心理學自提出以來就得到了心理學界和教育界的極大關注,積極心理學的出現和興起打破了消極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的壟斷地位,同時也從關注人性、社會和生活的積極內容出發,豐富了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大學生心理危機,是國內外高校教育和心理學領域關注的重點課題,并且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越發富有的發展趨勢下,大學生心理危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狀態。這既是一個哲學解釋的問題,同時也是把新興的積極心理學應用到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探尋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現狀、
特點、根源、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積極心理學對于大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哲學啟示
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性,重視人的本身積極力量和潛能的發揮。它雖然是上世紀末西方心理學興起的學術思潮,同時其重視積極的精神力量發掘以及對于人類積極向好能力的肯定,由來已久,這既是心理學消極認識和積極認識交叉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人類哲學理論發展關注自我正能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社會越發發達,人類心理資源越發匱乏的哲學思考。它側重人的動機和潛能的研究,主張人自身具備足夠的積極力量能夠解決自身出現的一切心理問題。
這種研究側重和研究體系的不斷完善,既能夠滿足于現實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當前素質教育學生本位如何回歸的有力解決思路。具體到著重于自身積極因素的發掘,首先,強化對于學生積極情感的培育,消除心理危機常有的焦慮、抑郁和恐懼等情緒對于自身發展的限制和不利影響,同時也能夠通過大學生個體積極情緒的體驗讓高校教育教學更加民主化、平等化。其次,注重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教育。人格特征是自我心理成長的最重要影響因素,通過讓學生提高對于健康人格的認識,客觀真實的就自身存在的消極情緒和態度進行反思和糾正,擁有一個穩定、積極而完善的人格。讓大學生能夠從更客觀平衡的角度正確評價自己,走出消極評價的誤區,積極歸因。最后,積極心理學人性關懷的特征是對高校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改革的有力幫手。高校大學生正處在“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處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也是心理危機出現和頻發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問題本身來說既是學生對于自我認知和自我調節的問題,同時也是高校素質教育的問題,因此,要從希望與樂觀的觀念出發,豐富大學生在樂觀品質、抗挫折能力等方面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從輔導員、學生、授課教師、學校、家長等多個角度聯動合作,從積極引導到合理排解的方式出發,提高學生的幸福獲得感和對自己、社會的積極正確認識。
二、積極心理學納入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第一,確立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地位,明確積極的意義和目標,建立多層次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同時在學校公共課程教學規劃中,把積極心理學課程融入到新生基礎教育和大學生生涯指導規劃中來,并把積極心理學深入學習納入到學校選修課程體系中來。
第二,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咨詢方面的應用。積極心理學認為,單純從個體弱點和缺陷角度既不能夠有效的轉移個體的心理問題,同時在心理健康預防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由此,在心理治療策略上應該以關心、服務、信任、溝通等為主要方法,目的在于激發起來訪者內在的積極能量,把心理治療的重點放在來訪者潛在力量調動上,而不是關注疾病本身。從心理危機預防策略上,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心理檔案系統,并及時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跟蹤觀察和訪談。
第三,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既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同時也需要把積極的觀念融入到大學課堂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校園文化和教學管理上,如此,既要從教育觀念上進行革新,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引導作用,同時也是從工作和管理方法上的變革,關注問題,轉變問題的觀念,積極帶動全校資源,從希望和樂觀的角度解決問題。
結語
大學階段,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的重要成長時期,但是由于所處環境諸如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人際關系的變化,很容易因為一些性格、成長背景以及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此同時,隨著大學學習生活時光的飛逝,個人成長發展比如就業問題、考研問題以及情感問題等也將成為大學階段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心理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以及心理發展相對滯后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全面素質教育改革的落實,同時也為了緩解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嚴峻形勢,引入積極心理學,進行關于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我們心理工作者也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顧云海.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3):24+30.
[2]曹麗屏,周秉偉.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探索[J].職業,2018(12):119-120.
[3]李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J].數字通信世界,2018(03):283.
作者簡介:牟潔,女,1982.09,云南昆明,漢,研究方向:積極心理學、危機干預,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6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