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松 劉彥平
摘要: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作為全校范圍內公共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對全面提高大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與時俱進地建設好、管理好全校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是非常重要和意義重大的。在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本文就如何建設和管理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進行了初步研究。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管理
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 國家對教育信息化越來越重視,并且提出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 在高校中,公共計算機實驗室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之一,其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對實踐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以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的高校中如何建設好、管理好計算機實驗室,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
1.1 建設規劃
公共計算機實驗室面向全校師生,主要用于全校公共計算機類課程的實踐教學、各類考試、培訓以及提供社會性服務,承擔著全校公共計算機類課程幾十門,數量、規模都比較大。 因
此,在計算機實驗室的更新建設前期必須深入考慮需求,與時俱進地結合新技術做好規劃,確保建設成效,做到既滿足實際需求,又具有前瞻性,符合新時代的創新潮流,使其成為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沃土。
傳統中高配置結構建設模式在初期基本能滿足公共計算機類課程的實踐教學需求,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普遍對學生信息素養的不斷提高,這種建設規劃模式的不足也逐漸凸顯。例如,公共計算機類課程不斷更新發展,對計算機的配置要求不斷提高,現有高配置計算機性能略顯不足;全部采用傳統臺式機,隨著機器的老舊化,維護越來越困難,維護人員的工作量不斷提高,人手顯得明顯不足;同時,也面臨著計算機相關耗材不斷增多等問題。針對這些變化,必須研究新技術對相關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規劃作出合理的調整,使之更完善。
經過理論研究以及實地調研,當前的桌面虛擬化技術越來越成熟,因此,將桌面虛擬化技術作為公共計算機實驗室更新建設規劃的應用范疇。 在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總體建設規劃布局上,是保留大部分實驗室的傳統臺式計算機,并逐步更新提高臺式計算機的配置以適用課程的更新需求, 對小部分實驗室采用桌面虛擬化技術進行更新建設,同時再新建拓展虛擬桌面公共計算機實驗室,這樣就在新技術的應用推廣下整體形成了虛實結合的建設規劃模式。
1.2 建設實踐
當前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更新建設正是在虛實結合的建設規劃模式下逐步推進的。在滿足實際需求的前提下與公共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的研究中,考慮到桌面虛擬化技術在維護工作量少、耗材低、使用便捷、長遠使用成本低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優勢。同時,考慮到現有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需支持三維設計類課程上機操作的特殊要求,不太適宜采用桌面虛擬化技術進行更新建設,通過實地考察同類高校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并借鑒建設經驗以及建設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完善,最終進行更新建設。
1.3 建設成效
通過建設實踐,發現虛擬桌面公共計算機實驗室在維護、耗材、使用便捷性、總體效益等方面確實效果顯著,對計算機硬件配置一般需求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非常值得推廣。但這種新技術在實際應用上也是存在一些缺點。在應用新技術的同時也在提高、完善傳統臺式計算機的配置建設,采用相對知名品牌,并自帶穩定網絡同傳、具有硬件還原功能的商用臺式計算機對原設備進行更新,這有效彌補了虛擬桌面計算機實驗室在顯卡方面的弱點。這種虛實結合的建設模式能很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不足,達到整體最優,最終使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整體建設更科學且符合發展趨勢,富有成效。
二、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
2.1 制度的保障
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比較繁雜,相關設備使用率極高,用戶群大,需滿足全校師生的各種公共使用需求,并且要對教學、考試、培訓、科研、社會服務等提供及時、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須完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一系列相關管理制度,為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以井然有序、規范地使用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為中心目
標,針對學生、教師、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負責人等制定了《學生上機管理規定》、《教師使用實驗室管理規定》、《實驗室管理員崗位職責》、《實驗部主任崗位職責》。同時,也制定了《實驗室使用申請流程》、《實驗室日志登記制度》、《實驗室耗材登記冊》、《實驗室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相應的制度、流程或規范,責任到人,使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在完善的制度之下高效運轉。
2.2 運維的保障
在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中,運維工作是重中之重。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作為全校范圍內公共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科研,考試、對外服務的主要場所,;其所擁有的設備數量比較多,各種類型設備參數配置結構復雜,需安裝滿足各類功能需求的大量軟件。因此,必須要靠高效的運維予以保障。在技術方面,采用基于還原卡的EDU功能建立多套操作系統,采用網絡同傳技術實現快速、高效安裝上機環境,采用4G 技術建立實驗室的安全、無死角監控系統等進行運維;在實驗室日常運維方面,特別重視設備的保養與維護,嚴格執行相應的管理制度,每周安排統一維護時間,平時設備出現故障時,由任課教師及時通過運維軟件上報戓實驗室管理員隨時巡檢發現,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情況下進行及時維修;在實驗室設備資產、耗材管理方面,對各個公共計算機實驗室均指定相應的管理人員,明確所有設備專人專管,做到設備維護記錄完整,鍵盤、鼠標、內存等零部件不丟失,對相關耗材使用情況掌握到位,使每年上報的運維預算精準、科學。通過以上這樣全方位的運維工作,為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正常使用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障。
2.3 技術團隊的保障
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水平提升,與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能力提升是分不開的,他們工作在第一線,承擔著實驗室各類軟件、硬件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同時對上機人員給予指導,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實驗室技術團隊的建設,每年要有計劃地進行培訓,并鼓勵外出學習交流,獲得新的應用技術,更新理念,與時俱進地不斷提高其業務水平,從而給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帶來質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計算機實驗室在教育信息化中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總之,在當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潮流中,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對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要持續地深入探究,與時俱進,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才能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計算機實驗室應有的效用。
參考文獻:
[1]李想.高校關于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分析[J].數碼世界,2017(5):196.
[2]歐陽文文. 高職院校實施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174.
[3]蕭然. 當代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計劃[J].電子制作,20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