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隨著我國服務業的興起,社會對于人才形態禮儀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形體禮儀課程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是每一個當代大學生所必需的技能,但該課程在建設過程中主要針對的還是偏空中乘務、空中保衛、安檢等服務類專業的學生,具體的課程設計依托于不同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需求來建設。鑒于此,本文將進一步探討高校場景化與職業化的形體禮儀課程建設,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理念以及課程設計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
關鍵詞:形體禮儀課程;課程設計;教學內容
前言:
就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來看,不光是應屆大學生的隊伍不斷擴大,同時社會對于大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此背景下,無論學生走上哪一條職業道路,要想在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得到單位領導以及單位同事的尊重與重視,除了需要其有優越的技能外,還需要其擁有一個良好的形體與禮儀道德。然而在傳統的高校教育中往往過分地強調知識理論的重要性,而忽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是十分不利的[1]。鑒于此,高校應當注重培育學生知識理論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對于學生職業禮儀能力的培養,為其日后踏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幫助其成為高水平、高技能地應用型人才。
一、課程設計的主導思想與建設思路
職業化的形體禮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航空服務類專業的學生,其中以空中乘務、空中保衛、安檢學生為主要。這類學生由于專業的特性,致使其日后的職業發展道路大多都是以空中服務、空中保衛和地面安檢等為主。這些崗位區別于程序員等職業,它要求從業人員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以及協調性,特別是對于空中乘務的學生而言,強健的腿部力量以及手部、頸部的協調對于其工作的良好開展具有重要作用[2]。而對于形體禮儀的總要求而言,首先需要學生能夠擁有職業化的面部表情以及站姿坐態;此外還需要其擁有健康的身體體魄以及心理狀態,從容面對工作各項適宜;最后良好的職業氣質以及團隊協調溝通能力也是該類學生所必不可少的職業素養。
在本文中所建設的場景化以及職業化的形體禮儀課程正是基于課程設計的主導思想而制定的,并且深度依托學生以及其職業發展的需求。鑒于此,該形體禮儀課程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首先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個人形體與形象,其次依據課程設計的內容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最后,課程設立的目標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的職業發展鋪平道路,還應當借此媒介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一)課程建設基礎
形體禮儀課程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故此高校不應對其予以偏見。首先在授課教師的安排上,必須要求授課教師具有對口的專業技能知識,且具有本碩及以上的學歷[3]。而授課的對象應當以空中乘務、空中保衛、安檢等服務類專業學生為主,并在學院開設選修課程,鼓勵學院各個專業學生積極報名選修。
課程開展保障:高校不予余力保障形體禮儀課程的良好運行,需要其進一步完善課程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形體訓練教室以及形體訓練器材等,都是保障課程良好運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元素,需要高校將基礎保障工作落實到位。
(二)教學方式構想
職業化的形體禮儀課程在開設的過程中,教室應當采用分類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運用總體教學以及個體教學想結合的方式,針對式地提高學生形體禮儀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主動與時代接軌,將互聯網運用到形體禮儀教學中,通過創建學習群(藍墨群)的方式,實時指導學生進行形體禮儀技能訓練。
(三)教學效果展望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形體禮儀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相信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形體禮儀的重要性以及正確優美體態所應掌握的技巧,促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主動調整自身坐、站與行的姿態,進而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內在與外在的美。除此之外,通過在課程中融入職業化的因素,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所需要學習的職業形體禮儀知識,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服務水平,幫助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課程教學內容構思
(一)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場景化與職業化的形體禮儀課程在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上,一定要注重內容的針對性,深度剖析服務業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素質與能力,保障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在具體的課程內容選取階段,學院需要深入調查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課程內容的選取立足于此。隨后課程內容的選取還需要緊密結合航空服務行業的發展變化,確保形體禮儀課程的開展能夠真正幫助學生適應行業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教學內容確立應當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理論教學部分,其二是實踐教學部分[4]。從這兩個大的部分中又能分配出眾多子部分,這樣一種理論聯系實踐、環環相扣、緊密不疏的教學模式,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以及綜合實踐能力。
(二)注重教學內容的適宜性
形體禮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需要充分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鑒于此,在形體禮儀課程教學內容的確立中,需要充分注重以下因素,力爭課程內容的選擇具有開放性以及靈活性的特征。依托現代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并結合現代服務行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高校應當深入推進課程改革進程,即從傳統的理論型人才培養轉變為以人為本、理論與實踐結合、工學并重以及素質優先的人才培養理念[5]。與此同時,深度融合專業教學與形體禮儀訓練,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充分發揮形體禮儀教學在高校教學體系以及綜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中的作用,促使高校形體禮儀課程真正成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鋪平道路。
(三)教學目標的設立
1、知識理論目標
形體禮儀課程在教學內容的分配上分為實踐教學內容以及理論教學內容。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希望其能夠熟知并掌握有關禮儀、形體與個人良好形象塑造的基礎知識;熟知并能夠運用形體改善的方式技巧;通過長期的形體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形體訓練的積極意義與人文內涵。
2、綜合能力目標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芭蕾舞基訓和古典舞基訓等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完善其個人形體形象,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需要其能夠深入了解形體訓練對于自身形象的優秀塑造作用,與此同時,學生還需要能夠自主地跟隨相關音樂進行形體訓練,在此期間勇于挑戰嘗試新動作,進而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新力。再者,形體禮儀課程的開展還需要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展現自身的風采,體現自身的形體美以及完成形體訓練動作后的喜悅之情,進而幫助學生提升對于形體訓練動作與音樂人文價值的理解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學生不斷協調訓練自身的形體,并積極與同學相互探討共同進步,有利于學生團體精神的塑造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學院在開設形體禮儀課程的同時,積極開展相關活動輔助課程的有序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對于節奏的把控感,進而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審美力。最后,學生通過體系化地形體禮儀課程學習,相信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在職業形體禮儀表現中的規范性,幫助其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
3、精神培養目標
形體禮儀課程的開設,不僅是對于學生身體形象的改變規范,還有利于學生精神素養的提升。在學習實踐中,學生能夠感悟到形體訓練動作與心靈優化的相融部分,進而幫助學生養成刻苦鉆研的精神,不斷探取有益的新知識以及新領域。在訓練過中,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愉悅地開展形體訓練活動,能夠促使學生真正地靜下心來去感悟生活之美,培育其文明美德,陶冶其情操,促進其發展。
三、課程實踐設計構想
(一)內外同行,助力課程開展高效
對于授課形式而言,我們團隊認為小班式的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與高效性。另外課程的安排應當注重學院與社會的接軌,采取以校為主、外出實踐優先的教學模式更能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
(二)創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創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可以主動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確保課程開展的時效性。再者,教師應當注重將理論教學聯系到實踐之中,將實踐教學放到專門的教學場地去開展。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場景創設的方式進行職場模擬,讓學生在模擬過程中感受職場氣氛,提高職業能力,促其發展。
(三)注重教材與內容的合理選用
形體禮儀課程的開展不光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形體美,實際上還為了幫助學生在日后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鑒于此,學院應當深刻認識到課程開設之目的,以及學生實際所需,將真實的工作內容納入到形體禮儀教學中[6]。在教材的選用上《民航服務人員形體訓練》這本教材更能與形體禮儀課程的教學目標相契合,教師應當依據教材與學生實際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致使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愈加趨于復合化與綜合化。高校通過開設形體禮儀課程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訓練形體的方式技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與職業能力,為其日后參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形象基礎,進而推動其個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丹. 禮儀形體訓練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 中國民族博覽, 2016(2):45-46.
[2]梁曉芳, 王玲玲. 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軌道交通服務禮儀課程建設[J]. 工業c, 2016(6):00319-00319.
[3]梁曉芳, 王玲玲. 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軌道交通服務禮儀課程建設[J]. 工業c, 2016(6):00319-00319.
[4]楊榮. 禮儀德育協同育人平臺建設系列研究之一——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現狀調查[J]. 新課程(下), 2016(6): 33-33.
[5]戴靜. 淺談高職院校開設形體禮儀課程的必要性[J]. 山東工業技術, 2016(20):225-225.
[6]陳炫兒. 論《形體與禮儀展示》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民族博覽, 2017(3):62-63.
項目名稱:場景化的形體與職業禮儀課程建設研究,項目編號:xhl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