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應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正確地指導學生。然而,就化學教學而言,要想保證學生及時、有效地掌握新知識,就必須開展趣味性實驗教學。趣味性實驗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較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并且還能夠確保他們準確、扎實地掌握知識。基于此,文中重點分析了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趣味化學實驗。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化學實驗;分析
初中化學教學的開展與實驗設計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實際教學中,設計部分易于操作、安全以及趣味性較強的小實驗,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思維觀察能力。因此,在實際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化學小實驗,從而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教學質量。
1.利用趣味化學實驗將課題引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雖然初中生在初三才開始學習化學這門學科,但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物質與實驗現象則是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因此,教師在最初開展化學教學前,應該設計一些趣味性化學實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可以促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課程。比方說,就第一節化學課而言,教師就可以利用“燒不壞的手帕”這一趣味性的實驗來開展教學:首先在一個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浸入手帕,然后使用坩堝鉗夾出手帕并且用火柴點燃,最后查看實驗結果。此時,學生會看到,盡管手帕起燃了,但是停止燃燒以后,手帕并未被燒毀。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藍瓶子實驗:首先將適量的葡萄糖水加進圓底燒杯中,然后再滴進幾滴 0.1%的亞甲基藍,亞甲基藍不宜過多,避免不易變色,接著,加入適量的NaOH,必須控制好NaOH的量[1]。最后搖晃燒杯,可以發現燒杯中的液體最初會變藍,大約幾分鐘后就會呈現無色,再次搖晃又會變藍。由此可見,第一項實驗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實際上就在日常生活中,第二項實驗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奇妙。
2.課外拓展化學實驗,優化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
要想保證化學學科實現趣味性教學,除了需要依靠課堂教學,還需要借助課外拓展實驗教學,以此來優化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時就可以將課外拓展實驗作為一項作業,從而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既可以讓其對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行全面了解,同時還有利于發展本身的能力。
比方說,教師講解完“酸與碳酸鈣發生反應”的有關知識內容以后,就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做用食醋去除水垢的化學實驗,從而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食醋中的酸可以同碳酸鈣發生反應,最終發揮出了去除作用,同時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再比方說,教師講解完“石墨能夠發揮出除銹潤滑作用”的有關知識內容以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使用鉛筆芯粉末解開銹鎖的實驗。基于對趣味性化學實驗的運用,既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明確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學習化學知識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處理平時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基于此,通過展示趣味性知識,不僅提升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而且還有助于他們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培養其各項基本能力,以此來推動自身的全面發展。
3.對趣味性化學實驗進行合理利用,將抽象轉化為形象
一般來講,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時,必然會需要記憶一些化學公式與實驗現象,從而既打消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嚴重地影響到了對結果的記憶。基于此,教師在講解此部分的知識內容時,可以應用化學實驗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有助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理解。比方說,學習化合反應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應用“滴水生紫煙”這一實驗,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鋅與碘以單質形式單獨放置在一起和再加入水以后的反應現象,讓他們明確化學反應的形式與方法。另外,在此章節中也可以加強學生對催化劑的理解,例如:在進行分解實驗時,教師就可以應用“火山噴發”的實驗讓學生對重鉻酸鉀分解時的實驗現象進行觀察,進而不僅可以讓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分解反應,而且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2]。
4.創新課堂教育教學模式,顛覆傳統的實驗思維
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往往在實驗室或者是教室中開展,盡管化學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教師未能對課堂教學進行巧妙運用,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的位置。因此,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加以靈活應用,可以將課堂教學轉移到操場上,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來顛覆傳統的實驗思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方說,在學習燃燒與滅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選擇一個微風的天氣,并且在空曠的土地上向學生講解燃料,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各種燃料的滅火器準備好,介紹完以后,教師點燃一小部分燃料,開始燃燒后采用不同的滅火器進行滅火,讓學生觀察哪種滅火器更適用于滅此種燃料,并且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等到實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在實驗中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最后,教師統一對燃料和滅火知識進行講解,并且告知學生哪種滅火器適用于哪種燃料。除此之外,教師講解完課堂知識以后,還可以滲透防火安全、如何使用滅火器以及火場逃生等方面的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對傳統實驗產生新的認知,從而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化學知識,而且還拓展了他們的思維空間。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效應用趣味性化學實驗,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從而為他們學習化學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在實際教學中,要想確保趣味化學實驗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就應該要求教師采用科學的方法設計化學實驗,保證其符合學生認知的前提下,展示出化學知識的魅力,進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探索化學知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旭偉.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2016(8):54-55.
[2]吉秋香.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7):40.
作者簡介:蘇林,男,廣西蒼梧人,廣西蒼梧縣沙頭鎮第二初級中學二級教師,從事中學化學學科教學,研究方向為化學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