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
摘要:內部控制對一個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新形勢下,高校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完善管理、深化改革以及夯實各項基礎工作的本質要求。文章從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出發,分析了目前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內部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對策
隨著2012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和2016年《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頒布,各高校都逐漸認識到內部控制建設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但隨著近年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經費規模的逐年增加,經濟活動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在高校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從高校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一、高校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內部控制建設作為一項重大的管理制度創新,是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推進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現代高校制度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高校積極開展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組織各個部門和人員實施控制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完全滿足高校經營管理的要求還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其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環境薄弱
高校領導對內部控制不太重視,缺乏了解,導致內部控制沒有在全校范圍內引起重視。片面以為主要是會計人員的的職責,導致高校內部控制意識整體薄弱;另外由于我國高校屬于事業單位,主要是以公共利益為辦學目標,構建實施內部控制是一個耗時的項目,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內部控制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各項目標,所以與企業相比,導致高校建設內部控制的動力不足。
(二)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
高校在運行過程中面臨各種風險,例如辦學定位風險、財務管理風險以及債務風險等,這就要求高校能及時有效的識別、分析并有效應對風險。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高校沒有開展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即便個別有開展的,也由于缺乏專門的熟悉國家有關政策和各項經濟活動流程特點的風險分析評估人員,也缺乏外援的相關技術指導。另外對于高校風險評估指標的設置,只是憑借管理人員自身經驗,僅僅關注量化的財務經營風險,而很少考慮難以量化的風險。
(三)控制活動不健全
控制活動是各項目標有效實現的基礎,應涵蓋到高校的各項業務活動層面,并涉及到授權審批、實物控制、職責分離、業績評價、信息處理等一系列內容。目前,高校還沒有設計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制度體系,主要是每個職能部門只是關注自己的業務內容,僅以自己的工作職責為出發點,各自為政設計業務制度,甚至部分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存在盲點,導致缺乏科學性和連貫性。
(四)信息系統與溝通渠道不暢
目前高校的信息溝通渠道還存在溝通不足的問題。從內部來說,各部門之間、管理層與基層教職工之間信息交流很少,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僅在業務相聯系時進行局部的電話溝通或郵件咨詢,導致許多應該有的政策和具體的實施程序并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其在內部控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被教職工了解;從外部來說,高校與上級主管部門、社會、家長的溝通不足,信息公開還不夠,特別是考試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標、校級領導干部社會兼職等事項還需進一步公開。
(五)監督評價不充分
高校從內部來說在機構設置上有紀檢、審計等內部監督機構,從外部來說有政府審計和教育主管機構的監督,但都難以形成實質上的有效監督。由于內部監督是在管理層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的,偏重于機構職能的履行,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未能對學校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充分監督。而外部更多側重于對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監督,忽略了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審計。
二、完善高校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控制環境對于高校非常重要,是否具有良好的控制環境直接決定了內部控制運行效果的好壞。只有具備適宜的控制環境,才能搞好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首先高校的管理層要重視內部控制。高校領導對內部控制的態度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成敗的重要因素。所以應積極促使管理層自發地關注內部控制的設計、重視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并對高校領導層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培訓活動,強調內部控制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內控意識。其次,各部門和其他教職工也要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不是僅靠靠學校領導、財務管理部門、審計等少數部門與工作人員的去完成。只有加強全員認識,從上至下層層重視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科學界定部門和不同人員在內部控制全過程中的作用和定位,讓內部控制觀念在高校全體成員中得到重視。
(二)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建立風險評估體系
高校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當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引發高校的危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高校應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從科研、基建等各項業務過程及時識別存在的風險,并對風險等級進行評估,對于重大風險積極應對。特別是高風險領域,要從前期調研、立項、招投標等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檢測風險,建立控制程序,預防各類腐敗和舞弊情況的發生。特別是科研經費的領域,要重點關注科研經費使用的規范性。
(三)完善高校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高校根據各項經濟業務管理的具體要求和高校實施內部控制的環境,整合各項政策和業務控制流程,建立適合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并全面提高內部控制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應該涵蓋高校各項相關經濟業務、管理崗位以及所有的員工。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門和院系部等,要針對相應的管理內容和項目,在人、財、物等方面,針對具體業務和管理內容,在各個關鍵點,切實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所有相關人員均應負責并維護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并接受該制度的制約和監督。其次內部控制制度應當保證單位內部管理結構、管理崗位的合理設置及其職責權限的合理劃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高校應在部門之間、工作人員之間、各崗位之間建立互相驗證、互相制約的內部牽制制度。
(四)完善信息傳遞機制
內部控制和信息是不可分的。任何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都是為了控制,任何控制都要憑借信息。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利用對高校的內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高校內部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多,而且經常需要同外部的信息進行交換和共享,只有保證信息獲取的及時性、信息處理的正確性和信息利用的高效性才能滿足高校內部控制的需要。因此要必須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信息基礎支持,利用管理信息化軟件,建立起網絡化的溝通渠道,從而實現管理的信息化。
(五)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的監督考核
各高校應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備的監督網絡和評價體系,在高校內部要充分發揮單位財會、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監督檢查作用,同時教育和財政等部門要將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情況納入到日常的工作范疇,制定監督考核辦法,定期對高校內控制度成效開展測評。具體可以采取穿行測試、實地查驗、問卷調查、抽樣和比較分析、專題討論等方法,定期不定期地對內控制度完善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隱患,并針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1]闞淑媛,楊紅艷.高校內部控制環境優化淺析[J].財會通訊(綜合),2012(1):107-108.
[2]李萬明,孫亞軍.高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構建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2012(5):76-77.
[3]高慶峰.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3(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