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政
摘要:學生是社會消費中的特殊群體,他們缺乏正確、理智的價值判斷,喜歡接受新事物,自我意識強烈,消費行為完全是跟著感覺走。學生還受家長的溺愛,受到社會參照群體的影響,在消費中表現出炫耀性消費的特點,極大地妨礙了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文章就中學生炫耀性消費現象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希望能為中學生正確消費提供參考。
關鍵詞:炫耀性消費;消費觀念;消費教育;價值觀
炫耀性消費是人們通過消費讓他人看到自己的身份、權力、錢財,從而獲得他人的稱贊和自我滿足的消費行為,是想要超越他人、彰顯自己的一種欲望表現,目的是通過擁有他人不能占有的東西來尋找存在感。
一、中學生炫耀性消費的原因
(一)社會氛圍的影響
隨著GDP發展的減速提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日漸提高,許多國家的知名企業把中國定為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將高端、奢侈的產品不斷推進我國市場,使我國成為最大奢侈品消費國之一。炫耀性消費成為不同身份的人彰顯自己的重要途徑。一是先富起來的人們,其中處于社會底層的暴發戶、土豪們,想迫切改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讓他人明白自己的經濟實力,張揚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在消費上追崇名牌,買豪華別墅、頂級名車,出入高端酒樓,通過奢侈豪華刷存在感,引起人們的羨慕嫉妒恨。二是不少青年為了凸顯個性和自我價值,穿名牌、住公寓、喝咖啡,通過講究的生活環境來定性生活品質,炫耀自己的情調、時尚和品位。三是日常生活中,廣大市民通過鋪張的婚喪嫁娶消費來炫耀自己。學生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耳濡目染,必然會受到影響。
(二)校園環境的變質
學生受社會閱歷的限制,不具備判斷和控制消費的能力,卻又喜歡追趕潮流,消費時容易受外界的誘惑和影響。而學校認為消費是學生自己和家庭的私事,與校方無關,所以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消費教育,使學生在消費方面處于自我摸索的茫然狀態。雖然學校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引導學生勤勞節儉、艱苦奮斗,但這種方式說教比較明顯,不具有說服力,對引導學生消費觀念、行為的效果不佳。近些年,部分學校為招生不斷地擴建新區,大肆渲染學校的占地面積、氣派的教學樓和學生公寓、先進的實驗設備、完善的配套設施、優越的生活條件、完美的校園環境等外在因素,讓能進入該校就讀的學生的虛榮心暴增。與此同時,由于國家給予的資金有限,學校只能通過貸款來緩解校園建設導致的資金緊張,為了還貸以及支付高額的維護費用,有的學校將設施對學生和社會人員開放,并收取費用。因此,這也成了家庭富裕的學生炫耀自己的方式。
(三)家庭的溺愛
由于現在的中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更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即使家庭困難的父母也擔心孩子受委屈,常常省吃儉用甚至借錢也要讓孩子在學校過的風光體面。而很多父母又不讓孩子了解自家的經濟狀況,有時還用獎勵名牌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學習,讓孩子錯以為名牌就是能力的體現,養成追求名牌的習慣。還有的家長在年少時體驗過物質匱乏的滋味,隨著生活條件的優越,很多家長通過穿戴體面來補償過去受過的罪、吃過的苦,家長的這種炫耀性消費對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容易誤導孩子的消費意識和觀念。
(四)學生本人因素
青少年喜歡追趕潮流和追逐時尚,自我意識比較強,其觀念也容易受外界影響,通過炫耀性消費顯示品位,標識自我。有的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因為不受關注,自尊心受損,體驗到挫折感,為贏得同學的尊重會通過擺闊、新潮來尋找心理上的平衡,滿足自我實現的欲望。有的學生渴求有人分享自己的苦與樂,想搞好同學間的人際關系,在相處中為爭面子出手闊綽、肆意花錢,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二、中學生炫耀性消費的對策建議
(一)學校應發揮引導作用
學校是中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學校教育對中學生消費觀念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具體來說,學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對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勤勞節儉、杜絕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炫耀性消費卻與傳統美德背道相馳。因此,學校應通過教育,培養學生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道德品質,使學生樹立“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榮辱觀。同時,通過審美教育,讓學生認識內在品質的美、完善人格的美、青年充滿朝氣活力的美、豐富的知識內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華麗的外表只是表面。
其次,加強中學生消費知識教育。通過對中學生進行消費常識教育、消費與市場理論教育、消費文明教育等,提高學生的理財意識,促其理性消費。即學生應對商品的價值、商品對自己的作用進行理性判斷,并結合自己的支付能力做出分析,不盲目跟隨,不受廣告誘惑,不對家庭造成負擔,考慮相應的社會責任,科學理性地進行消費。
再次,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是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校園文化更是對學生健康成長起引導、調適、發展等作用的群體文化,它以良好的教育環境為依托,以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全體師生的素質為內容,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該大力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其作用,對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引導。
(二)中學生自身的提升與修養
首先,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認識到,用消費來吸引別人的目光與關注,從而獲取存在感,這是一種精神空虛的表現,像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品德高尚的學生,他們無需去關注自己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他們只要一步步地前行,就能越來越接近人生的目標,這樣的人也會真正贏得他人的欽佩。對此,我們應該以這樣的學生為榜樣,用學習成績和高尚品格來充實自己,而非用金錢來滿足虛榮心,要刻苦學習,提升自我,做一名中學生該做的事。
其次,在如今互聯網金融高度發達的情況下,中學生也會進行網絡購物,我們也要學習一些互聯網金融知識,理性看待互聯網上的購物狂歡、折扣,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只購買自己所需。同時,也要與廣大同學們一起抵制過度消費行為,對于存在炫耀性消費的同學,也要主動勸阻和說服,共同營造樂學愛學的學習環境。
(三)優化家庭和社會環境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消費觀對子女會產生重要影響。很多學生之所以會出現炫耀性消費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的影響,或是缺乏正確的家庭消費教育。因此,我認為,家長應當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并時常對子女進行消費知識教育,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于缺乏消費知識的家長,中學生應主動向其宣傳盲目消費的危害,與家長共同營造理性消費的家庭環境,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
其次,在社會風氣的改善方面,社會媒體、政府應肩負起責任,加強對社會風氣的引導,多宣傳那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正面典型,批判鋪張浪費,盲目消費的負面典型,強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營造適度消費、量力消費的社會氛圍,為中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學校周邊商業場所、娛樂場所的審查,徹底取締學校周圍的不良經營商販,降低不健康文化娛樂場所對學生身心的影響,使學校周邊環境與校園環境互相協調,使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仍然能夠受到良好學習氛圍、道德氛圍的熏陶。
三、結語
由于學生缺乏對社會和生活的真正體驗,心理還不夠成熟,主要通過對名牌產品的向往和認同來達到炫耀性消費,以突顯自己價值觀的與眾不同,這給家庭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給學校教育和社會和諧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社會、學校和家長有必要承擔起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摒棄炫耀性的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浦艷,王賀峰,金曉彤.不同學科視閾下的炫耀性消費行為理論述評[J].現代經濟探討,2014(05).
[2]趙雪婷.透視中學生炫耀性消費及危害[J].現代商業,2017(02).
[3]郭曉晨.淺談炫耀性消費與奢侈品廣告傳播[J].新聞傳播,2016(07).
[4]張擎.基于消費者行為視角的炫耀性消費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21).
[5]張薇.參照群體對農村大學生炫耀性消費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06).
[6]周婉秋.追溯中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及引導——以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中學生為例[J].校園英語,2017(33).
[7]周憲林.家庭收入對中學生購買品牌運動鞋價格的影響探析——基于數學回歸分析的視角[J].中國市場,2017(16).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