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節精彩的生物課堂,可以令學生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可以令學生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對此,本文主要對初中生物精彩課堂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幾點精彩的構建策略,以期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初中;精彩課堂;構建策略
生物知識對人類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課堂作為傳授生物知識的主要場所,必然要引起教師高度重視。基于此,生物教師作為學科負責人,一定要增強自身能力水平,加強生物課堂教學指導,以此構建精彩的生物課堂,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筆者擔任生物教師多年,一直致力于精彩課堂研究,今總結了幾點有效構建經驗,以期與諸位進行分享。
一、 創設恰當教學情境,增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情境導入法是現今較為成熟的一種教學方法,許多生物教師都曾在課堂上進行應用。但值得思考的是,這樣的導入方法到底發揮了多大功效呢?如何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應用價值呢?這拷問著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專家、學者和教師。筆者作為生物教師,也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眾所周知,生物知識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若能將生活實際與生物知識進行緊密聯系,并以此為學生創設相關教學情境,必然能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應用效果。例如,筆者在教學“血液”時,就會學生創設了生活導入情境,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回想入學體檢時進行抽血的經歷,并向學生展示了一張血液化驗單,以此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理。然后,筆者鼓勵學生充當體檢醫生的角色,根據化驗單信息,找出患者的病癥。并適時提醒道:要想通過數據信息判斷病癥,就必須掌握以下內容,如,血液中都包含什么成分;各成分具有何種功能;各成分的正常值為多少;成分缺少對應什么病癥等等。因為這些生物知識與學生健康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最后,在聯系體檢經歷和充當醫生角色后,學生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又如,在教學“細菌”時,筆者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導入情境。首先,筆者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饅頭發霉、蔬菜腐爛等常見現象,以此加強了課本與生活的聯系。其次,筆者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找出了身邊存在的細菌。如,有的學生想到了用來發酵啤酒的酵母菌;有的學生想到了致使肚子疼痛的大腸桿菌等等。這樣一來,不僅令學生意識到細菌的存在,還導入了課堂教學話題,更增強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凸顯了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二、 運用實驗教學方法,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教學法對學習生物具有獨特的影響意義。它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本知識,增強知識的學習印象;還可以激發學生多種感官并用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本領,自然利于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基于此,生物教師一定要有效運用實驗教學法。
隨著新課改的縱向深入,實驗能力已成為中考的重點考察內容。基于此,教師必然要予以重視和踐行,以此應用實驗教學方法,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做好實驗教學工作。例如,筆者在教學“觀察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時,若僅用多媒體圖片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細胞結構圖片,雖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卻很難令學生深入理解動植物的細胞結構,自然也無法快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難點。基于此,筆者帶領學生在生物實驗室中進行了探究實驗,并鼓勵學生親自上手,以此在實踐操作中,深化知識理解,加深知識印象。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掌握了顯微鏡取境安裝—對光—觀察—復原的使用步驟,還掌握了顯微鏡的使用技巧,更提升了個人實驗操作能力。此外,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學生在教師的強調下,也掌握了關于實驗的注意事項,而這正是本節內容的易錯點所在。而當學生真實觀察到細胞結構后,不僅進一步深化了知識理解,還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總之,實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途徑,它的目的并非僅僅在于驗證正確的生物結論,而是在實際操作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內化知識,以此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對此,教師一定要積極運用此種教學方法。
三、 實現信息教學常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教學已經為當前教育新常態。而生物教師要想構建一節精彩的課堂,必然要借助信息技術的輔助力量。對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知識能力,更加嫻熟地使用各種現代教學設備,以此為學生打造一節節精彩、高效的生物課堂,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令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了學生的學習途徑,使他們能隨時隨地利用網絡進行自學,不必再局限于教師課堂講授;現代信息技術降低了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學生能更清晰準確地看到抽象的生物知識等等。例如,筆者在教學“神經系統的組成”時,就利用多媒體降低了知識的理解難度。我們知道,關于神經系統的知識較為復雜抽象,尤其是突觸的結構和興奮的傳導方式。對此,筆者首先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了課堂導學案。其次,筆者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相關的視頻和圖片,以此將神經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功能等知識進行了一一介紹。這些視頻圖片以直觀、生動、可感的形式,具體模擬了神經系統的復雜結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筆者通過學習借鑒和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開展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并取得了一定成功。同時,筆者也鼓勵學生建立并使用了電子錯題集,以此提升了學生整理錯題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國部分學校已經初步實現信息教學常態化,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教學誤區,如,為了教師信息應用技能欠缺、師生過分依賴多媒體等等。因此,教師還要不斷努力,以此避免陷入教學誤區,為實現信息教學常態奠定基礎。
總之,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習價值。生物教師作為學科負責人,一定要順應時代發展,滿足新課改要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為學生構建精彩的生物課堂,以此來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洪新森.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4(04):140-141.
[2]張石強.利用多媒體優化初中生物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115.
[3]田春芳.初中生物教學創設情景的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72.
作者簡介:
李漫輝,廣東省普寧市,廣東省普寧市梅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