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高中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學老師要結合化學這門學科的獨特特點,逐步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融入課堂教學中去,從而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高中化學教學過程除了需要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也應強化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是高中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理論性強,內涵豐富,其中蘊含著許多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聯系,而且化學教學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化學科研的整體水平。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課改的穩步推進,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創新與轉型,不僅要求學生們努力學習、掌握課本知識,還要求高中化學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們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進一步促進化學學科的發展。
一、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意義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和騰飛的助推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是推動整個教育事業以及社會發展進步的迫切需求。新課改對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做了明確說明:立足于高中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將培養高中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作為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學生們的素質教育。可見,高中化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良好平臺,高中化學老師要切實貫徹新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標準,培養學生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推進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進程,這對培養新世紀所需要的高素質化學人才有著巨大的意義。
二、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具體方法
創新不是喊口號,需要落到實處,而且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講究合理的方式方法。創新教育則是素質教育深化的表現,高中化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筆者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教學前線的高中化學老師,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具體方法:
(一) 培養學科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學習和創新的原動力。培養學生對高中化學學科的興趣是培養高中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前提和基礎,學生們只有對高中化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濃厚興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有可能激發出他們的創新潛能。反之,缺乏高中化學的學習興趣就會慢慢喪失學習動力和熱情,學生們就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針對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高中化學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提問環節,并注意設置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尖子生可以拔高問題的難度,以滿足他們的渴望挑戰的心理,而對于后進生,主要結合課本基礎知識和考試要點,幫助他們掌握。一般而言,“學源于思”。學生的思維活動都由問題引起,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系列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思考,當問題完美解決時,作為高中化學老師,要懂得用語言去贊美和鼓勵學生們,尤其對于后進生而言,偶爾課堂上的優秀表現能激發他們要去學好化學課程的斗志和信心,興趣也會油然而生。學生們一旦產生濃厚興趣,“教”“學”都會事半功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才能順利進行。
(二) 巧設教學情境,營造創新氛圍
環境與氛圍對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意識有著很大的影響,所謂“潤物細無聲”,當學生們長期處于某種特定的創新環境或氛圍里,一定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所以現代教育更加注重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的營造,高中化學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巧妙設置和運用教學情境,通過一定的教學情境將書本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老師可以在教學時穿插講述相關化學知識所伴隨的一系列社會文化和學科歷史的演變以及著名化學家們的逸聞趣事,或者化學家對某些化學元素孜孜不倦的探索經歷,這些看似與課本知識關系不大的精彩內容卻往往更能啟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讓所有高中生都明白,凡是取得成就的科學家都是通過艱辛的科研工作及永無止境的創新意識,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地成功。與此同時,適當導入包含趣味性和化學知識的故事,還能促進課堂輕松氛圍的產生,有利于師生間培養情感,也有利于緩解高中生因高考帶來的升學壓力,只有當高中生真正放下高考的壓力和心理包袱時,他們才有心思或精力去從事創新方面的探索。
(三) 借助創新實驗,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相較高中歷史等學科而言,其內容比較枯燥乏味,更多的是“冷冰冰”的化學方程式或化學元素周期表。因此,高中化學老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借助創新實驗,通過做實驗,讓深奧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在實驗過程中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意識,強化他們的實驗探索精神。在條件允許是,盡量將演示性實驗轉化為學生們的動手實驗,只有鼓勵學生們自己去動手、去探索,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通過親身實驗來實現思維的跳躍及創新。例如在教學“乙烯”性質相關知識時,通過乙烯讓溴水褪色的實驗來解釋整個加成反應,可以布置“乙烯和溴水的反應與乙烯和溴的加成反應,其產物是否相同?”的課后實驗,引導學生們交流討論和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們自己動手實驗的能力,老師這樣的安排過程同樣能起到培養學生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作用。在學生們完成相關實驗探索后,讓學生們總結實驗的心得,然后開展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重點鼓勵和表揚學生們在實驗過程中采用的富有創新思維的實驗步驟或操作流程,這些都是挖掘學生們創新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的關鍵所在。此外,高中化學老師如長期堅持這種教學方式還會大大提高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 結語
綜上,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應從多方面綜合進行,必須結合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及具體教學環境的變化,要用創新教育的思想觀念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不斷轉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教學目標,努力為學生們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創新氛圍。
參考文獻:
[1]陳立燈.淺析高中化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學教學參考,2015(20):91.
[2]周天志.新課改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探討[J].中外交流,2016(24):180.
[3]柏明光.中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策略研究——以中學化學教學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05:35-37.
[4]魯孟英.淺論高中化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考試周刊,2016(10):121,20.
作者簡介:
趙良慧,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