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旭 王悅祺 熱比古麗 徐亞
摘要:本課題根據了“上海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的主題“綠色環保、再生能源”要求進行的斯特林發動機設計和小車的設計。達到了能量轉換僅僅靠一種燃料連續燃燒的V型雙缸斯特林引擎裝置,基本機械結構自主設計,氣缸最大缸徑不超過Φ20mm,采用酒精加熱箱燃燒高純度乙醇來獲得能量。
關鍵詞:結構設計;斯特林發動機
一、斯特林發動機研究現狀
Kaushik對不可逆斯特林發動機進行了有限時間熱力學分析。分析指出,在不考慮各種損失和回熱器效率為1條件下 種循環的效率等于卡諾循環的效率,同時還指出了回熱器的效率不會影響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Halit 指出工質的泄露對斯特林發動機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Koi-chi建立以一個斯特林發動機原型為基礎,在標準狀態和無負載的情況下,用空氣作為工質進行試驗,最后得出:提高換熱器性能、降低機械損失對提高斯特林發動機的性能是十分有效的[1]。
二、斯特林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介紹
斯特林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斯特林發動機的氣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熱腔,另一部分叫做冷腔,介質在溫度較低的冷腔中被壓縮,隨后進入高溫熱腔被燃燒的燃料加熱,體積膨脹進行做工。燃料持續燃燒[3]。
斯特林循環的四個步驟:
①定溫壓縮過程:配氣機構運動到最高點位置,活塞則從下止點向上運動從而壓縮工作介質,工質經過冷卻系統時將相應的熱能通過空氣進一步釋放到空氣中,當發動機活塞運動到達它的上止點時壓縮過程至此結束。
②定容回熱過程:此時活塞位于最高點附近,氣門下行這樣使得冷艙內的氣體重新經過回流器返回帶加熱的熱艙,此時介質溫度相對較低,吸收熱艙內的熱量,溫度重新升高。
③定溫膨脹過程:配氣氣門迅速下行,工質被加熱器加熱溫度迅速上升,隨后再加熱腔中體積變大,壓力增高推動活塞向下移動,此時對外作功,輸出動力。
④定容儲熱進程:動力活塞保持起止點四周的位置,配氣活塞上行,介質經過加熱腔返回冷腔中,回熱器接收工質的熱量,介質溫度降低至冷腔溫度[9]。
三、斯特林引擎零部件介紹
1.發動機氣缸設計。本氣缸設計借鑒了已有單缸吸火斯特林發動機的氣缸,得出了現有的尺寸和材料選擇要求。氣缸的主要尺寸為外徑:35mm,內缸直徑:18mm,因為氣門的特殊性,它與氣缸的結合是光滑金屬面的接觸,所以在氣缸的一側銑出一個深度為7mm的平面,在該平面上,開一個長度為12mm寬度為6mm的腰孔,該孔為氣缸進氣口。斯特林氣缸采用了黃銅作為材料,進行設計加工,黃銅散熱條件好,易加工,缸體由一整塊黃銅切割成型缸體上切割7個深度為4mm,寬度為2.4的深槽,以提高散熱能力,如圖:
2.連桿設計。因為氣門屬于高速運動件,氣門機構其實是由及部分組合而成首先與活塞接觸的是氣門滑塊,該部分是由長度為16mm寬度為10mm的黃銅制作而成,與金屬片相連,該金屬片是鋼片具有彈性好,強度高的優點,鋼片的尺寸選擇要求不高,符合相應的主要零件尺寸就可以,與鋼片相連的是一根中控的高強度鋼管,該鋼管長度為28mm外置彈簧,內孔為3mm螺紋,鋼管下部鏈接的是滑塊,該滑塊起到導向作用,因此中間開有長度為16mm快讀為5mm的腰孔,方便主軸承的通過,所以氣門材料選擇要求高,本次設計采用低碳鋼、鈦合金等硬度大,耐磨性好的材料。如圖:
3.活塞及連桿設計。活塞連桿機構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活塞,活塞內襯,活塞銷和連桿組成,該活塞的設計與內燃機活塞完全不同,該活塞外徑為18mm與氣缸配合要求非常高,最大的不同是活塞的中間開有4mm的螺紋孔,用來連接活塞內襯,通過活塞內襯的旋入深度調整活塞的位置,活塞內部開有10mm的孔,連桿的設計依據活塞,選材上,使用強度較高的低碳鋼,長度為60mm厚度為3mm兩邊的開孔都是3mm,其中鏈接用的活塞銷使用的是低碳鋼材料,長度為9mm直徑為2mm,活塞內襯通過頂部的螺紋鏈接在活塞上。
四、斯特林引擎的組裝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零件設計,還有設計了其他零部件,如燃料箱的支架,曲柄機構,主軸承,適用于新型斯特林發動機的螺絲,固定氣缸、支架、氣門軸承的內螺絲等,因為篇幅有限,沒有一一描述設計過程,但是相應的三維模型已經建立,完成所有零件的三維建模以后,利用CATIA三維建模軟件中的裝配模塊,將所有的42個零件進行裝配,如圖
參考文獻:
[1]裴鑫智. 開展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的意義--以無碳小車的改進為例[D].山西太原,2015
[2]李寶華,胡志勇.在虛擬樣機下自卸汽車舉升機構仿真與優化設計.[D].內蒙古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9
[3]徐維錚,鄭衛剛,等.基于熱能和光能的野外發電裝置設計[M].湖北科技出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