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利
摘要:我國在近些年來的高校教育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與資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圖書館內的藏書數量,為學生擴展知識儲備以及專業課的學習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但是大多數圖書處于閑置狀態,在較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部分高校開始將圖書館向市民開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將圖書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并且促進了我國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思想理念建設。本文將從管理的角度探析高校圖書館對市民開放之后存在的問題以及創新性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對外開放;創新性管理
引言:
2014年浙江農林大學圖書館對諸暨市民全面開放,完全實現了“零門檻”進入,唯一的要求就是市民在閱覽的過程中保證書面的整潔,為全民終身教育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此之后多座高校的圖書館隨即開始向市民開放,為想要繼續學習的人們提供了場所。圖書館的性質一般來說應該是以公益性服務為標準的,因此其向廣大市民開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一、高校圖書館對市民開放的重要價值
高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一般情況下極為豐富,并且大多數的資源專業知識較強或者比較小眾而借閱量比較少而處于閑置的狀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實現圖書資源的現實價值。自從2014年浙江農林大學圖書館全面向市民開放之后為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在全國范圍內相繼出現了多座高校實行對外開放的制度,解決了當時情況下社會人員想要學習而沒有途徑的社會現狀,通過專業書籍的大量借閱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區域內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為全面提高社會的文化知識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方面為管理人員的工作提供了社會實踐的機會,不再局限于純粹的學生管理,有效地體現出了人才管理的優勢。近些年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人們對文化的需求程度與日俱增,而圖書資源極其豐富的高校圖書館還保持傳統的思想固步自封,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矛盾,而其對市民開放這一舉措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解決這一社會矛盾,從而促進了社會整體的高效、有序發展。
二、對市民開放之后在圖書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的制度不夠健全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根據在校學生進行制定的,但是在對市民開放之后沒有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從而在出現部分問題時不能采取正當有效的管理手段進行解決。例如部分市民不能靈活使用電子機器查找圖書,在尋找自己想要圖書的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于高校圖書館以前主要是針對在校學生進行管理的,而社會人員和學生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這就會為高校圖書館的管理造成比較大的阻礙,并且為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現在高校圖書館在管理方面的主要問題之一[1]。
(二)部分特色圖書管理不夠科學
一般情況下高校圖書館中都會收集和珍藏一些具有較高經濟價值或者學科指向性的古籍等特色圖書資源,這一類資源大多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比如《紅樓夢》帶有脂硯齋批注的古本,能夠為研究《紅樓夢》的人員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針對這些資源本校師生具有閱覽權限,但是基本上不會對外界開放,降低了這些具有特色的圖書資源能夠產生的實際社會價值,造成了當地市民對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特色圖書資源的了解和利用程度不足的現象。
(三)服務人員對市民的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
高校圖書館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嚴重,高校的師生認為圖書館應該只能為本校人員進行服務,不能作為公有財產供市民使用,而市民想要學習或者閱讀可以去校外的圖書館。這種思想狀況會在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表現出來,主要體現為圖書館服務人員對學生和市民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服務態度,對市民的尊重程度不夠,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暴力事件[2]。
三、針對存在的問題在管理方面的創新性改進
(一)完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制度
高校的圖書館在對市民開放之后管理人員首先需要進行創新性的改進措施就是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保證針對每名社會人員的差異性進行全方面地管理。例如社會中部分年齡較大的人民群眾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水平不高,不能借助電子產品進行相應圖書的查找,管理人員可以任用專門的服務人員對此類市民進行指導,或者張貼指引步驟實現檢索流程的完整進行[3]。
(二)適當對市民開放特色圖書的閱覽
高校圖書館的特色圖書一般都具有比較高的研究價值,應該適當為市民開放。在考慮到圖書的價值較高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安全問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可以在對市民開放的過程中辦理個人信息登記手續,在超過借閱時間或者圖書丟失等情況下能夠通過登記的信息進行追回,保證了在特色圖書發揮自身價值的基礎上對其安全做出了保障。
(三)加強對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管理
針對服務人員對閱讀人群采取不同的服務態度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讓其意識到閱讀人員之間沒有較大的差異性,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保持嚴謹的態度才能實現工作的價值。
(四)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全民終身學習
全民終身教育已經逐漸成為現階段社會主流的教育理念,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可以舉辦有價值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學生與市民之間的交流和學習,這樣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市民的學習熱情,并且為在校學生提供了社會經驗的學習途徑[4]。
四、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內的各類圖書資源在近年來呈現出不斷上升的增長趨勢,部分專業性較強或者研究難度較大的圖書資源本校學生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就造成了資源的利用率不能滿足現今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向市民進行開放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相關管理人員在實行這一舉措之后需要注意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強服務人員的思想管理,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措施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周文剛,林登平.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探索——以陽光學院圖書館為例[J].文獻信息論壇,2016 (2):31-35.
[2]郭詩陽.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研究——以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2):36-38.
[3]馮麗.高校圖書館文化創新的實踐與探索——以新疆農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4): 133-134.
[4]孫露文.數字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