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甩
摘要: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對培養孩子的思想品質以及行為習慣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學前教育也是孩子步入教育領域的初級階段。所以,我們需要貫徹落實好各項幼兒學前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并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本文主要結合前人已有的教學意見,對如何做好幼兒學前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開展;分析研究
一、前言
幼兒還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初期,這段期間孩子的身心變化比較快,同時他們容易被外界環境因素所影響。所以,在這段特殊的時間里,我們需要重視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盡可能為孩子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并讓孩子從小接受完善的知識學習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品質,這對孩子后期的學習和生活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還有很大的改進和優化空間,特別是在教育理念及方式上,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1]。所以,為了推進我國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發展,本文就如何做好幼兒學前教育工作做如下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出有效地教育措施及對策,從而提高我國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二、如何做好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分析研究
學前教育的對象主要是3—6周歲的兒童,主要的任務是對孩子展開一系列的保育及教育工作。這段時期是幼兒生活習慣及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不做好這段時期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孩子很容易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智力開發。可見,幼兒學前教育工作十分關鍵和重要。對于做好幼兒學前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研究:
(一)完善幼兒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
學前教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完善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才能為孩子帶來更多優質的教學項目,從而讓孩子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及技能,最終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回顧以往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大部分幼兒園主要是一些比較傳統的語言、音樂類的課程,而且上課的模式比較單板和枯燥,從而導致孩子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當前我們需要創新和優化傳統的學前教育課程,這樣才能為學生帶來有趣的教學內容。那么對于如何完善幼兒學前教育內容,筆者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我們以語言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模式,在語言教學中我們可以加入一些游戲內容,從而讓語言課程教學更加多樣化,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課堂的上課氣氛。比如,老師課前準備一些漢字卡片,然后讓學生們兩兩組成一個小組進行你畫我猜的游戲。一名學生觀看卡片里面的漢字內容,并用適當的語言進行描述,而另一名同學則負責猜出卡片所表達的漢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語言教學的氣氛,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適當加入一些課程游戲環節,有利于提升學前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學前教育的實踐性和探索性
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強,而且對外界的事物及環境也充滿了好奇心。當前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特性,適當帶領孩子體驗外部的社會環境,讓孩子親身接觸和體驗實際的生活,有利于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也有助于開拓孩子的學習視野,對開發孩子的智力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另外,在實踐操作中,也能鍛煉孩子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實踐探索習慣。
比如,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節日活動的機會,讓孩子參與到具體的學習實踐活動之中,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如每年的植樹節活動,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一些植樹活動。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老師可以帶孩子到校園的花圃或者小菜園等地,并給孩子分配一些植物的種子,從而讓孩子學會動手栽種植物。在栽種之前,老師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我們種的是什么植物?它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呢?這些植物對自然環境起到哪些幫助作用?通過一邊栽種植物,一邊向孩子提出問題,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讓孩子學習到許多日常科普知識,有利于激發孩子對自然科學的實踐和探索熱情。
(三)重視日常教學的交流和互動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利于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也有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并能夠及時地協助學生處理好學習問題,最終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在幼兒學前教育工作中,老師需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以促進學前教育的有效性教學。
比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走入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們一起傾心交談,分享一些生活上的小事等,從而降低孩子對老師的戒備心,讓孩子愿意與老師進行交流[2]。另外,當孩子出現不良的行為習慣時,如打架、斗嘴、說粗口等不良現象,老師應該積極地指出孩子行為的不足。這時,老師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與學生進行耐心的交流,并分析這種行為的不良影響,從而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促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和協調
學校可以搭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教學平臺,向學生家長及時發布一定時期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還可以積極接受廣大學生家長提出的教學意見,這樣可以有效地完善幼兒學前教育工作,以彌補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老師還可以組織本班級家長建立一個溝通群。在溝通群上,老師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一方面家長可以從老師那里得知孩子的學習近況,另一方面老師也能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問題,從而有效地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除此之外,在每個學期的學生家長會上,老師除了向學生家長介紹本校學期教育的綱要和教學內容,還需要重點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宣傳工作,并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相關的校內及校外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家長的重視性,并發揮家長的教育力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完善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方式及對策有很多,我們仍然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并總結教育工作當中的不足,才能尋求更多有效地學前教育工作方法,以促進幼兒學前教育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蘭俠. 淺談如何做好學前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工作[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9(15):249-249.
[2]劉顯琴. 淺談如何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 今古傳奇:文化評論, 2017,16(1):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