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凌
摘要:隨著公路事業的高速發展,基層公路站面臨的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引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打造一支現代化的集“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技術”三類于一體的綜合人才隊伍亟待解決。本文以儀征公路站為例,解析當前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提出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特別是行政執法類人才的思路、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人才;現狀;措施;建議
一、打造人才隊伍的思路及對策
行政執法工作不僅是公路工作的重心,更是展現公路部門良好社會服務形象的窗口,技術人才隊伍又決定著公路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專業化水平,因此打造高素質、善管理、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就尤為重要,要從理論結合實踐方面來培養人才,輔以良好的激勵機制和措施,充分發揮人才的引領作用。
(一)加強綜合素質修養
1、加強學術和經驗的交流。自2013年起,儀征公路站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三交流”活動,即大學生論文交流、中層干部業務交流、職工讀書心得交流,此項活動不僅是公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更成為培養理論水平更高、業務能力更強、綜合素質更硬的綜合人才的重要途徑。大學生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傳授專業知識,中層干部將總結出的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理論與實踐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升華,推動行政執法工作趨于規范化、專業技術趨于科學化、綜合管理趨于現代化,帶領公路部門各項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2、鼓勵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在職教育。制定在職學歷教育的獎勵辦法,專門對完成在職學歷教育的職工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目前儀征公路站所有職工學歷均已達到大專及以上。特別是部分年紀較大的執法人員,面對公路行業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自覺提高文化水平的自我要求,參加在職學歷的教育,用更專業的理論知識解決執法工作中的復雜問題,用更科學的思維方式提升路政管理水平。
3、強化業務技能培訓,做到內外兼修。對內集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定期組織參加公路行業專業知識講座,參加職業技能考試,解讀時事新政,聆聽文明禮儀知識,舉辦養護技術知識講座,通過全方位的業務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對外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融會貫通使用法律法規,適用條文準確,條理清晰,程序合法,做到行政執法有理、有據、有節、有度,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同時,大力倡導人才自學,在學中干、干中學,通過日常工作來檢驗學習效果,通過健全內控管理機制,建立考核、評查、監督機制,促使人才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的綜合管理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4、業務例會探討提升路政管理水平。儀征公路站路政管理部門創造性的建立路政每周工作例會制度,于每周五下午召開,主管與分管領導主持會議,路政管理股及路政業務股、法制辦全體人員參加。周例會除常規性的總結部署工作外,還對重大案件進行討論、研究、分析,執法人員相互學習交流業務知識,通過半年多的運行取得了顯著成效。執法人員之間既加強了業務溝通,全面掌握工作最新進度,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又能強化執法人員對工作的參與性與積極性,明確分工職責,防止各自為政現象,同時還拓寬了信息交流渠道,搭建同事間生活交流的橋梁,加深同事情感。
二、升行政執法水平
1、執法工作查處分離,有效整合執法人才力量。為了強化路政管理,規范執法流程,儀征公路站按照崗位職責對路政部門進行重新調整,劃分路政治超股和管理股。路政治超股負責公路超限運輸車輛查處、路政管理股負責公路行政許可辦理、路域環境管理及各類破壞公路路產案件查處等工作。路政管理股還下設國省干線巡查中隊、農村公路巡查中隊及路政案件辦理中心三部分。這樣不僅滿足路政案件查處分離原則,也使現有人員進一步得到整合。人員劃分以后整體力量非但沒有得到削弱,相反大家各司其職,工作積極性比以往更高。
2、展現人才聰明才智,自行研發路政案件提醒系統。針對路政案件不斷增多,執法車少人少,行政處罰案件從立案到結案時間跨度長,行政許可案件的辦理和延續工作量大的問題,領導班子商議由路政執法人員研究各類系統,借助先進經驗,苦思冥想、集思廣益,終于研發出一套《路政案件及行政許可提醒系統》。該系統涵蓋了儀征公路管轄所有路段的模塊式和地圖式界面,路政人員前期將以往多年行政許可和處罰案件的表格資料通過鏈接導入系統,就可以隨時隨地一目了然的了解處罰案件及許可案件的線路、地點樁號、單位等案件內容,有利于路政案件查處的跟蹤和許可延續的提醒,有助于及時發現并查處許可到期但未繼續辦理審批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好路產路權。
3、發揮專業水平解決執法難題,打通行政執法“最后一公里”。近兩年,儀征公路站注重引進高素質法律人才充實到一線執法隊伍中,充分發揮法律人才的專業水平,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行政處罰案件“執行難”問題。安排法律專業人才專題負責非訴執行案件,向法院具體咨詢強制案件執行實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嚴格遵照《行政處罰法》程序規定上門制作詢問筆錄,進行法律宣傳,對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一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最終由法院裁定迫使當事人履行義務,有效增強了公路行政執法的剛性和威懾力,打通了行政執法的“最后一公里”。
三、建立健全良好的培養激勵機制
1、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一是打破編制的束縛,使用有能力的編外人員,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不僅充實了執法隊伍力量,提高行政執法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更是留住編外人才的一個重要舉措。二是獎勵性績效的分配向執法一線傾斜,使執法人員得到與其工作強度、勞動貢獻相等的獎勵報酬,激發工作熱情,提高路政案件查處率。三是把立案查處案件和路域環境整治作為衡量路政執法水平高低的兩個標準,并嚴格要求每名執法人員對照標準開展日常工作,讓高水平、高標準執法成為路政工作常態。四是建立一帶一幫扶制度,以老帶新,手把手教新進人員如何巡查、如何做筆錄,言傳身教規范的案件處理流程,盡心盡力培養新進執法人才。
2、實施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激勵即打破平均主義,以獎勵性績效考核為基礎,以制訂獎懲辦法為依據,通過公平競爭,激發人才嶄露頭角,更好地體現自己的能力與專長。物質激勵是基礎,精神激勵則是內在動力。一是引導干部職工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確定自我的人生思想定位,不好高騖遠;二是加強人生磨練,積極組織職工參加體育運動、拓展訓練、趣味活動等,激勵職工勇度難關,不斷磨練自己堅強不屈的毅力;三是開闊胸襟。引導職工與他人發生矛盾和沖突或被人誤解時要善于保持心理平衡,主動與他人交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好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結語:總之,為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從基層公路部門人才隊伍的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人才理念,從招聘、培養、激勵等各方面來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引進、培養和塑造更多公路急需的人才,著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復合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