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正法
摘 要 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對漢字的筆畫特點有了初步了解,對寫字方法有了初步體驗,寫字興趣濃厚。本人認為這時寫字教學的側重點應轉向字的間架結構,可以引導學生探究生字的間架結構。下面以新課程小學第一學段語文課本為依據,談談自己對字的間架結構的一點淺薄認識。字的間架結構很復雜,很難找到兩個不同字的間架結構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相似之處還是有的。
關鍵詞 低年級;寫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215-01
一、獨體字的間架結構
字由筆畫構成,用筆畫構字,筆畫與筆畫之間有相離、相接、相交的特點。
1.筆畫相離指字的筆畫之間互不相連。筆畫相離的字很多,可分為兩類:
異筆畫相離,如:川、八、兒……教寫這類字的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字的筆畫相離距離講究合理相宜;筆畫之間有高有低,并不是“一刀切”。
同筆畫相離,如:三、二、回……這些字中的橫、豎相離。教寫這些字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筆畫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但是,筆畫形狀略有變化,有的是筆畫長短變化,有的是筆畫正欹變化。教寫這些字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筆畫相離的距離遠近關系字的大小。
2.筆畫相接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端端相接,另一種是中端相接。
端端相接:廠、質、口、……這些字的前兩畫的端點互相連接。
中端相接,某字中某畫的中部連接著另一畫的端點,有以下幾種情形。
接點居某畫中心,如:田、王、工……
也有的字的筆畫接點不居中,而偏左右或偏上下的。
接點偏左,如:亡、瓦……;接點偏右,如:互……;接點偏上,如:含、合……;接點偏下,如:勾……
3.筆畫相交指一個字中幾種筆畫交叉著,也說交筆。交筆的情形也有多種。
從筆畫上講有:
橫豎相交,如:牛、干……;撇捺相交,如:義、又……;橫撇相交,如:大、九……;多筆相交,如:曲、費……;從交筆的位置上講,主要有以下幾種:
交筆偏中,如:中、羊……;交筆偏上,如:木、米……;交筆偏左,如:長、發……;交筆偏右,如:寸、斗……
教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交筆居中的不偏左、右、上、下;交筆偏左、右或上、下的,不要居中,否則寫出的字會變形。這方面與筆畫相接類似。
二、合體字的間架結構
合體字筆畫間不但有相離、相接、相交的特點,而且合體字往往由幾個部分組成,筆畫比獨體字多,結構也比獨體字復雜。
(一)上下結構字
上下結構字的間架結構特點有以下幾類:
上短下長字:兄、弟、藝……;上長下短字:然、杏、盞……;上窄下寬字:顯、呆、是……;上寬下窄字:雪、京……;上下相當字:望、獎……;中間較寬字:爭、景、奇……;上放含下字:夸、家……;中放含下字:養、琴、春……
教寫上下結構字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橫長豎短的特點,豎短橫才緊湊,寫出的上下結構字才不會超長;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橫畫多的字,橫與橫之間的參差變化,該長則長,該短則短。
(二)左右結構字
左右結構字的間架結構特點有以下幾類:
左窄右寬字:使、灑、脆……;左寬右窄字:刨、期、敲……;左右相當字:距、針、彩……;左短右長字:呼、玻、嶺……;左長右短字:粒、輕、和……
教寫左右結構字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豎長橫短的特點,橫短豎才緊湊,寫出的字才不會超寬;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左右結構字存在左右高低不等的特點。一般右上部分是橫折畫,那部分稍有下落。
(三)半包圍、全包圍結構字
外放內含字:圓、同……;半放半含字:慶、這、畫……
教寫這兩類字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外部“放”的部分筆畫要相對寫舒展一些,讓出空間來;被“含”的那部分筆畫需要相對緊湊一些,使放得進,含得住。
(四)合體字的筆畫分布
在合體字里,同一個字的不同部分,筆畫分布有疏有密。筆畫多的那部分筆畫分布相對密集,筆畫緊湊一些;筆畫少的那部分筆畫分布相對稀疏,筆畫舒展一些。小學生在第一學段要寫的字中,筆畫舒、緊主要有以下幾類:
上緊下舒字:類、晃、費……;上舒下緊字:蕩、奪、含……;左舒右緊字:滑、該、摸……;左緊右舒字:禮、欺、趴……;內緊外舒字:甸、建、凰……
三、幾點拙見
多數字的間架結構并不單純,特別是合體字,有的集“相離相交”于一身;有的集“舒緊寬窄”于一身,給低年級同學寫字帶來一定困難。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生字的間架結構,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小就知道寫字要注意寫字的法度,降低學生寫字的難度,提高寫字的質量。但是,教師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把每一個生字的間架結構都交給學生探究,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生字引導學生探究,用學生能聽懂的話講清字的間架結構特點,讓學生逐類旁通。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的寫字,哪怕一個字中只有一畫能看得過去,也要大加贊賞,讓學生在品嘗寫字的同時,也品嘗寫字成功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王玉平.談小學語文“五步一環”寫字教學法[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