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善
成都高新區積極開展新經濟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2018年以來單獨新建黨組織9個,其中新潮傳媒、極米科技等7家“獨角獸”潛力企業率先建立黨組織,目前共建立“兩新”黨組織600個。針對新經濟組織實際情況,成都高新區探索“四眾”工作法,破除單個企業黨員少、活動形式單一的瓶頸,實現新經濟領域黨建創意、陣地、服務等要素共享互補。
針對新經濟組織較為集中的園區、商圈、樓宇等區域,采取區域共建、龍頭帶建、社企聯建等方式,大力推進新經濟領域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促進新經濟組織有場所議事。
一是區域共建。整合樓宇物業辦公室、經濟服務站等陣地,按照“一個陣地、多種資源、多項功能、集約服務”的原則,分別在天府新谷等12個專業園區、中航國際等7個較大樓宇建立集合式黨群服務中心,平均面積達500平方米,囊括企業招才、社保等20余項服務功能,實現黨群服務陣地“1個片區N個樓宇共享”,充分發揮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輻射作用。
二是龍頭帶建。通過龍頭企業黨組織“1+N”眾創帶建的方式,騰訊等32家較大規模新經濟企業,面向周邊新經濟企業開放共享自身黨群陣地,整合其他新經濟組織共享活動陣地168個,平均面積達200平方米,實現黨群服務陣地“1個樓宇N個企業共享”,可供轄區3000多家新經濟組織開展組織活動。
三是社企聯建。針對規模較小的新經濟組織,通過社企聯建,高標準打造了66個社區“陽光家園”,作為共享黨群活動陣地,面向28余家新經濟組織開放共享,兜底提供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訓、主題實踐活動等服務,達到共享轄區黨建資源、提供基礎黨建服務、傳遞溫馨黨建關懷、凝聚黨員力量的效果。通過開放社區“陽光家園”,實現新經濟組織的活動陣地社企共享。

天府新谷園區黨群服務中心
探索新經濟領域黨建資源“眾享”機制,強化統戰、工會、文明創建等黨群項目資金統籌使用力度,統一標志、銘牌,集約式建設黨群“大禮包”,實現企業與企業、政府與企業之間資源有效整合,推進新經濟組織資源共享。
一是共享產業發展資源。設立10億元規模的新經濟產業基金,建立政策資源池,梳理形成政策匯編,方便新經濟組織及時了解掌握;全面梳理高新區科研院所和實驗室、青年公寓、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資源,形成資源共享清單,切實滿足新經濟組織發展需要。將“黨建”納入政策性貸款評價體系,共計19家企業獲得“黨建”加分,成功獲得融資4850萬元。
二是共享企業間資源。通過黨組織牽線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促成新經濟組織進行資源對接、需求互補。動態更新轄區新經濟組織黨組織名錄,每半月編輯一期新經濟黨建工作簡報,暢通企業間的溝通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分別依托成都市互聯網協會、成都高新區互聯網文化協會建立黨組織,發揮協會樞紐在行業標準、市場開拓等方面的作用,對300余家會員企業開展工作覆蓋,為產業鏈上下游、樓宇上下樓企業間的合作搭建了平臺。
三是共享社會資源。成都高新區“兩新”工委牽頭,引進并匯集創新孵化、加速器等第三方資源,在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立黨組織64個,構建黨組織引領下的五大服務體系、八大服務平臺、十大服務鏈條,從新經濟組織稅務、社保、知識產權等方面,提供企業扶持、業務指導等資源嫁接,構建了涵蓋資金、技術、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拓展、國際化等方面完善的創新創業資源共享體系。
探索黨群服務中心“眾包”機制,整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服務抓手,發揮專職黨建指導員作用,探索新經濟組織黨員職工需求“服務眾包”。
一是優化政務全員服務。以大調研為契機,建立“兩新”工委成員聯系服務新經濟組織制度,以“服務企業”為出發點,成都高新區18個部門齊參與,組建90個調研小組,首批次上門走訪800余家新經濟領域企業,收集各類問題和訴求857個,建立問題訴求服務流轉機制,由成都高新區各部門公開回復,建立全員企業服務和新經濟企業專員服務工作機制,對新經濟領域潛在“獨角獸”企業給予從初創到成長壯大的全過程扶持。
二是擴大企業黨員互助服務。建強新經濟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根據新經濟組織員工年齡、職業、性別、興趣等,細分設置區域內公益服務崗位,每名黨員至少參與一個義務服務崗位的活動,列入黨員積分內容,強化新經濟組織黨員志愿服務功能。目前,已建立法律、婦女、文化等130余支志愿者服務隊,促成11家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組成的法制志愿聯盟為轄區新經濟組織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
三是強化社區兜底服務。著眼于新經濟組織黨員員工需要,通過推行“聯席會”“雙向領辦”等制度,把新經濟組織與社區黨建服務聯絡起來,引導新經濟組織把需要街道社區服務的事項交給社區黨組織領辦,社區黨組織與新經濟組織簽訂服務項目書139個,建立可共享的社會和公共服務資源動態管理清單142個。
針對行業互補、地域接近或黨員年齡接近、志趣相投的新經濟領域企業黨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產業鏈黨組織積極探索黨建活動“眾籌”,創新“黨建公積金”做法,破除單個企業黨員少、活動形式單一的瓶頸,實現黨組織活動創意、場地、經費等要素共享互補。
一是活動資金“眾籌”。除黨費全額返還外,成都高新區通過財政列支、黨費支持、企業捐助等途徑,籌集設立創意黨組織活動專項資金,對常態化開展、影響力較大的黨組織活動“眾籌”項目,由所在鄉鎮(街道)按10%~30%比例予以獎勵,實現黨組織活動經費共享互補。抓黨建、讓黨建的良好氛圍在新經濟組織中進一步形成,帶動50余家企業積極申請成立黨支部。
二是活動創意“眾籌”。在規范開展“三會一課”、固定黨日的基礎上,創新以公益志愿為主要內容的黨組織活動,由園區、樓宇黨組織或主導企業牽頭,集思廣益、聯合創新。目前,由國際招投標黨支部牽頭的云舞培訓、由釀藝電商黨支部牽頭的親子讀書沙龍等多項形式新穎的活動已成為熱門“眾籌”項目,通過“眾籌”開展活動30余次,受到年輕黨員和企業白領的好評。
三是活動參與“眾籌”。鼓勵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合自身實際,發揮技術平臺優勢,研發使用“指尖黨建”“智慧黨建”等平臺,構建“智慧黨建云”格局,進一步豐富黨員“陽光卡”功能,創新“開放式”“體驗式”“互動式”組織生活形式,賦予區域內工作、生活、學習的持證黨員就近參與組織生活,擴大活動參與群體,增強活動互動性。借助互聯網優勢,轄區新經濟組織廣泛開展了如“黨建鄰里節”“重返十八歲”“榜樣的力量”等一大批黨員群眾喜愛的活動。